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加快成都重庆毗邻城市 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0-09-07 16:21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谭友富 周绪华 焦渡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发展战略的不断升级,体现了国家对成渝地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视。作为“圈中人”,如何在新形势下找准定位,推进“干支联动”及“有效融入”,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业一体化建设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现代服务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特征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定位高度匹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成渝地区要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宜居地,助推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一极两中心两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成渝地区战略定位的清晰概括,也是成渝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导向。而现代服务业所具备的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密集等特点,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主引擎。据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省服务业所占GDP比重已从1978年的20.7%跃升至2019年的52.4%,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和推动“六稳”工作、实现“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同样,重庆也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与工业并重的历史转变。服务业已成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一大产业,而占据服务业核心地位的现代服务业就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

现代服务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凸显“硅谷效应”。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现代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服务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深刻调整与重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日益明显。现代服务业将直接服务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从而形成多层次、多支撑、多渠道、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成都重庆毗邻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产业发展增速提质进一步升级。“十三五”以来,成都、重庆毗邻城市现代服务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拉动各个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截至目前,绵阳、南充、宜宾等城市成功创建了省级重点推进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城市;泸州、眉山纳入第四批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泸州、遂宁、达州等城市正加速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成都、重庆毗邻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表现出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的发展态势。

产业协同发展合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成都、重庆毗邻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在跨区域协同合作方面有了进一步探索和成效。2018年12月,成都、德阳两地商务部门签订了《成德商务领域同城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2019年8月,成都市电子商务协会与眉山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签订了《关于推动成眉同城化电子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在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形势下,成渝两地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资源对接等方面强化合作,逐渐形成了先发优势带动、特色优势补位的产业协同发展合力。

产业集聚发展活力进一步体现。近年来,成都、重庆毗邻城市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大力推动并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活力和特色优势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涌现出了一批在推动创新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健全供应链体系、完善管理机制、优化服务平台等方面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的先进典型,为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区域协调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在川渝合作示范区——四川广安先行先试,探索构建“就近融入、左右逢源、干支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一是打好“对接牌”。加强与重庆、成都对接,缔结友好合作协议,形成干支联动“铁三角”。二是打好“园区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公园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承接产业转移。三是打好“共享牌”。加强对临界区域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事项的商讨对接;争取重庆开放政策延伸至广安,建设“无水港”;加强服务共享,实现异地医保联网报销;加强互联互通,将广安机场、高铁、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纳入《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

成都重庆毗邻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

强化统筹协调。两地联合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编制专项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毗邻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重心、发挥“长板”效应,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跨区域、跨行业间的优势互补。

优化产业体系。贯彻落实全省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毗邻城市实际,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协同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精心培育,引进实力强、影响大的主导产业品牌企业。加快模式创新,推动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共享,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动能。大力发展周末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打造宜居环境,遏制消费外流。

优化发展环境。省级层面修订完善现行奖励、扶持政策,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基金。各地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主管部门能力建设;加强基础服务、环境设施、交通网络、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挖掘本地独有资源、历史人文优势,推进国企改革等。探索构建现代服务业投入增长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激活和引导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支持“4+6”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市场主体和品牌培育。

加强人才保障。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有关社会机构的合作,有计划地引进省内外知名院校入驻或设立分校,培养一批高素质服务人才。鼓励服务业企业引进国内、国外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组织管理水平。建立现代服务业人才流动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推进协同发展。探索成都、重庆与毗邻城市对口合作共建模式,实现“就近融入、左右逢源、干支联动”。由省级层面统筹,以毗邻城市为出发点,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发展规划等因素,从成都、重庆分别选择一个县(市、区),结成协同发展“铁三角”。同时,毗邻城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下好交通“先手棋”,建好“配套园”“加工园”“飞地园”“后花园”。探索建立成渝地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信息互通和利益共享机制,加快商贸服务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完备统一的商贸服务交易信息大数据网络,实现成渝地区现代服务业合作信息共享,消除经济圈内服务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作者单位/谭友富 《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副总编辑;周绪华 广安市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焦渡 省社科联社科普及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 (责编/范吴瑕)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