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干部论坛
思想除旧、干部革新、人才促活 为融入成渝双圈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20-09-03 17:10来源:四川党建网
中共富顺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王国荣

当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已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肩负的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要加快推进内自同城化发展、促进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自贡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作出了“推动南翼跨越、再造产业自贡”的决定,并将其作为推进自贡老工业基地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战略引领。围绕市委发展要求,富顺也鲜明提出了高质量打造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先行区、特色产业强县、县域特色教育医卫高地、有影响力的中等城市“四个定位”。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于抓落实。要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借势而为、乘势而上,组织部门需要跳出组织看组织、立足组织看担当,以时不我待和只争朝夕的责任感,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点,为融入双圈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和干部人才支撑。

破除思想桎梏,推动行动敢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发展要突破,首先思想要“破”,先有思想的大解放,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我们坚持以理论学习凝聚思想共识、以讨论调研推动思想解放、以正向激励卸除思想包袱,着力解决干部思想上的“墨守成规”“畏首畏尾”“自我设限”等问题,把党员干部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上,形成大胆闯、大胆试、争一流的干事氛围。重点从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武装着手,办好读书班、专题研讨班,强化“赶考”意识;深化“富顺西湖大讲堂”,邀请成渝知名专家学者开设产业、项目、人才等专题讲座,增强“赶考”信心;开展“双圈建设如何看、怎么干、干什么”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提升思想站位,强化战略认同和政治认同。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抓好示范创建,优化带头人队伍,以组织力提升助力“弯道超车”。越是攻坚、越需向前,我们将推动双圈建设纳入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重要指标,加强干部心理资本建设,加大容错纠错,鼓励引导党员干部抢抓机遇,真抓实干。

补齐能力短板,实现素质大提升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我们着眼解决一些干部新理论不熟悉、不知如何解放思想和能力不足、业务不专等问题,实施“三个一批”行动,以能力提升促思想解放、观念更新,锻造一支融入成渝双圈建设的骨干队伍。一是战略培养一批。主动选派干部到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商务厅、交通运输厅等省直机关上挂锻炼,既培养干部也对接资源;定向选派干部到荣昌区、武侯区、宜宾市等签约城市和先进发达地区开展双向交流挂职,重点学习基层治理、产业和园区发展;有计划选派具有专业背景的干部到行业系统顶岗“热身”,提升专业能力;分批选派干部到双圈建设主阵地和项目、招商等一线实践历练。二是靶向选用一批。探索建立干部“大数据”平台,针对功能结构需求、职能职责定位、专业背景需要等进行重点分析,遴选一批懂规划建设、农旅融合、现代物流、项目投资、园区建设等方面的专业型干部;优先选拔双圈建设、“三抓联动”中涌现出来的敢担当、善作为、实绩好的干部。三是培训赋能一批。按照辐射双圈、川南一流标准推动县委党校分类建设,用好富顺“四张名片”,吸引外来办班;与省委党校、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院校联合开发一批精品课程和教学线路,提升培训供给质量。实施执政骨干递进培养富顺计划,围绕开放发展与区域融合、创新发展与产业转型等,重点开展年轻干部铸魂、一把手提能和专业化领导干部培养工程,全面提高专业素养和领导水平。

聚焦人才协同,助推发展促融合

富顺地处成渝交汇区,成渝大城市的“溢出效应”与人才“虹吸效应”交织叠加,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拿出更实举措、更好服务、更优环境,才能在双圈建设中抢占先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是以人才引进集聚创新活力。高层次人才对县域发展带动支撑作用强,但富顺整体比较优势不足的现状客观存在,需要“刚柔并济”才能吸引人才。依托建立的成都、重庆驻外人才工作站,梳理完善2300余名川渝地区富顺籍优秀人才信息,纳入“西湖英才库”,加强亲情联系、项目推介,助推“双招双引”。针对性推出“校友荟”活动,率先启动重庆、成都两站,促成人才合作项目7个落地富顺。常态化开展“富顺·西湖行”系列活动,邀请院士、专家到富顺指导调研,建立决策咨询智库,为富顺经济社会发展传经送宝。启动高端人才引进储备计划,成功引进11名硕士研究生;实施乡村振兴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培育3100余名农村实用人才。二是以校地合作助推产业发展。围绕产业发展同质化、品牌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项目化、实体化推动合作。借力“身边大学”作用,与四川轻化工大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立足特色农产品开发、品牌塑造,共建博士工作站,柔性引进博士10名、专家2名;围绕白酒产业提质,建设四川省酿酒专用粮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围绕服务企业发展,共建企业家发展中心;围绕创新创业,开展双创产业人才培养,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加大与西南大学、重庆畜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研所、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等校地院所实体化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品牌推广,共同打造“富顺稻梁”“富顺柑橘”等一批区域品牌。三是以服务保障营造发展氛围。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一流的人才环境,我们着力打造有温度的个性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互评认证体系、协同发展制度,推动地区、高校、企业等建立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人才合作机制,研究完善区域高精尖人才资源“共享互补”办法、人才服务跟随等制度,推动区域内人才有序流动、合作共赢。对重点骨干企业晨光院实施“一企一策”,急需紧缺人才可给予5-30万元安家补助。出台服务人才11条措施,帮助协调子女择校,配偶就业,免费参观县内景点、入住指定酒店、乘坐公交车、体检等,进一步增强政策吸引力和城市归属感、服务亲和力。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