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其他
叙永县:决战脱贫攻坚 推进基层治理
2020-08-17 10:20来源:四川党建网
叙永县地处川滇黔结合部,幅员面积2977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212个行政村、39个社区,总人口72.5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2014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村90个、贫困人口9.7万人,物质贫困与治理困境相伴而生。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叙永县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治理双面作战,通过“三强三治三下乡”决战脱贫攻坚,推进基层治理。

“三强”促乡村治理能力提升

建立“县级统筹、乡镇战区主战、村级攻坚队专攻、组上网格化管理、户上全覆盖帮扶”五级脱贫作战体系,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让队伍下沉一线,强镇、强村、强网格,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一是赋权强镇。县领导包保。从县级领导包保战区主战脱贫得到启示,由32名县领导包保乡镇重点工作,赋予目标考核、干部推荐权,解决乡镇部门配合“两张皮”,统筹不力问题。干部下沉。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乡镇班子由8人增至9-12人,党政综合办事机构由4个增至7个,县级派驻机构人员下沉,平均增加事业编制21个,解决乡村治理人少事多难题。“三边”倾斜。13名县委常委、20个县级大部门联系12个边远、边角、边界乡镇,在班子配备、公务员招录上倾斜。二是下沉一线强村。增派攻坚队专攻。在每村选派3名驻村工作队员基础上,精选机关骨干1423名,整合村干部1103人,按贫困村12人、非贫困村9人,组建全脱产攻坚小分队232个驻村,363名副科级领导全覆盖包村,解决村“两委”文化素质偏低、治理能力不强问题。推进村组改革。在2005年大幅合并的基础上,再减少建制村18个,拟调减村民小组164个,降低治理成本,壮大末梢力量。三是扩能强网格。沿用脱贫攻坚网格精细化管理,以30-50户为一个单元,划分1400余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机关干部、1名村干部、1名社长,每月遍访贫困户、重点户,每季度遍访所有农户,帮扶农事、代办事项、收集诉求,服务好“最后一公里”。

“三治”促乡村治理方式变革

围绕贫困治理主题,叙永县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治理方式转变。一是自治增活力。在脱贫计划制定、扶贫项目建设等过程中,敞开“三扇门”,让群众参与,实现乡村治理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议。敞开议事门。对低保评定、村级规划等事项,实行“四议四会”,即: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让群众说了算。敞开公示门。对群众关注的政策,实行“一户一张卡、一社一个群、一院一问答”,全面公开公示,让群众看得见。敞开监督门。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推选295名党员监督员,249名群众义务监督员,让群众监督干。

二是法治强保障。将普法与扶贫结合,依法落实扶贫政策,推动“法治下乡”,提升乡村治理新水平。用法治化解矛盾。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创新设立民族团结法庭,集中安置点或村寨设立巡回审判点7个、法官工作站5个、 “石榴籽”调解室9个,解决脱贫推进中民族地区矛盾突出问题。摩尼法庭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用法治凝聚共识。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开展普法宣传,发放“法治扶贫连心卡”20万张,群众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用法治保障秩序。配备“一村一警辅”,建成“雪亮工程”监控网络,让法治融入乡村,用法治约束行为,成为构建乡村生活秩序的基础规范。江门古寨安置点被评为全省“六无”社区。

三是德治扬正气。在物质扶贫的同时,扎实开展“两大行动”,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农村德治新生长。开展“四个主题”宣传行动。开展习惯、风气、感恩、法纪主题宣传,组织“畅享院坝·精准脱贫”等文艺汇演650场次,创建省级“四好村”33个,评选脱贫示范户100户,以群众身边人说身边事,提升乡村治理道德内涵。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建立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251个,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摒除“大操大办”等陋习,形成乡村治理道德新风尚。

“三下乡”促乡村治理基础拓展

通过脱贫攻坚,推动各种资源下沉,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解决乡村治理无事治、无力治、无人治的困境。一是推进公共服务“下乡”,让乡村“有事治”。“健康扶贫”让医疗服务更优质。针对农村预防保健意识差,因病致贫突出的问题,创新开展以全民预防保健为特色的健康扶贫,开展免费体检、分类管理、重点救助,提升医疗公共服务能力。截至目前,累计免费体检农村人口137万人次,精准管理1.48万人,工作做法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教育扶贫”让乡村教育更公平。实施教育扶贫“四个一”工程,提高每1名艰苦地区教师待遇,追踪确保每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资助每1名困难学生,让有条件的家庭有1名中职或大学生毕业就业,让乡村教育更加公平有质量。2017年,全省“全面改薄”现场会在叙召开;2018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分通过省政府验收。“延伸服务”让群众更满意。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村级脱贫指挥所和网格站延伸设点,代办群众大小事项。开发“脱贫APP”,收集群众诉求,帮助解决产业、就业等需求。

二是资金项目“下乡”,让乡村“有力治”。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110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340个,为乡村治理提供基本资源。补齐村基础短板。通村公路覆盖率从62%提升到100%,卫生室从22%提升到100%,文化室从46%提升到100%,建成文化院坝146个,为乡村治理公共服务提供有力保障,为乡村公共生活提供广阔空间。补齐乡镇基础短板。标准中心校达标率从17%提升到100%,卫生院从36%提升到100%,便民服务中心从24%提升到100%,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全面增强服务功能,让乡镇有能力治。

三是新型主体“下乡”,让乡村“有人治”。引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推动企业等参与乡村治理。企业带动致富。引进巨星等龙头企业45家,建设赤水河精品水果等“四大扶贫产业带”,培育致富带头人1210名,92家企业与105个村开展结对帮扶,参与贫困治理、企社共建,成为乡村公共秩序构建的重要主体。集体经济强化保障。实施项目化撬动,累计投入9451万元,扶持项目135个,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村均经营性收入从600元增加至19万元,增强了基层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实现权威重塑。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引导扶贫基金会、商会等,开展“扶贫助学”等公益活动,对接困难群体帮扶、推进社会风气转变、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成为乡村治理新主体。(叙永县委组织部  吴春霞/薛元超)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