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未雨绸缪 着力“四合” 做好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2020-07-22 11:20来源:四川党建网
自今年3月全省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全省已基本完成村级建制改革前期工作,并成功挂牌运行,达到预期目标。总体来看,改革推进平稳有序,无疑是一个良好开端。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言下之意,“成功的另一半”就是要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做到未雨绸缪,提前预判涉改村在改革运行后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方能正确应对,科学处置,全力为2021年村“两委”集中换届奠定坚实的基础。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需提前预判到的“四类问题”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前期任务完成后,当前应重点关注涉改村的人、事、物运转情况,逐村研判运行中产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不回避、不遮掩,尤其要在面上把握、点上发力,析其表现、剖其根源。

地合事不合,各顾各家。具体表现为,涉改的村组地域合了、村名改了、牌子挂了、临时村“两委”班子搭建了,但事项未理清、流程未理顺。临时村“两委”成员和组干部,相互间有的不认识不熟悉、有的对撤并前对方的村情、民情、户情不清楚、有的对对方村产业、生态、民风、基层治理等方面发展优劣不了解,有的村干部不认识村民、村民不认识村干部。一定程度上存在村干部干原村的事,村民办事也是各找原村的干部,事没整合、山河依旧,仍是各顾各家。

事合人不合,各自为政。具体表现为,多个村合并后,根据规定,村干部各自离任了一批、留任了一批、也新任了一批。离任的有的心不甘情不愿,对村上的事漠不关心,个别甚至与村上唱“对台戏”;留任的有的因职务调整、富村被“分一杯羹”等,心里不通不畅,对村上的事“爱理不理”“喊一下动一下”;新任的有的不熟悉村情民情、不晓办事流程、不懂群众工作方法,存在“想理理不好”“想管管不好”“想办办不好”的现状,三股力量各自为政。

人合力不合,各行其道。具体表现为,力量分散,“殊途不能同归”。村“两委”成员能“同在一个屋檐下”相处共事,村务事项也理清理顺,分工明了确保有人干事,但通力配合不畅导致遇事不能集体商量、议事决事不关己不发言,我行我素、各行其道,“楚河汉界”分得清清楚楚。一些处于“两可”之间的事,就会产生“踢皮球”的现象,一些关系发展的大事项、中心工作、上级交办临时紧要任务,往往不能集中大家之智、众人之力,或者各讲各的,不能形成共识。

力合心不合,貌合神离。具体表现为,心不往一处想,智不往一处谋,劲不往一处使。单个看,个顶个的能干,合拢来,似乎没了主见。临时村“两委”班子带头人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在班子和村民中影响力不够,导致临时村“两委”执行力、带动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大打折扣,遇事各唱各的调,你走“阳关道”、他走“独木桥”,费尽心力,办事结果却适得其反。另外,合并村在最初运转时,责任机制、办事机制、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导致心不合的主要因素。

对症处方促“物理变化”产生“化学反应”

针对问题,处变不惊,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对症处方、确保在“物理变化”的基础上真正产生“化学反应”,催生“1+1>2”的效应。

“敲门”认得人,“开门”理清事,促事合,让办事效率高起来。先“敲门”认得人,各镇应向涉改村派驻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包村领导、驻村干部,组织带领临时村“两委”成员和组干部,带着责任进组入户、带着感情挨家“敲门”,逐户了解每户家庭的“人员结构、劳动力状况、经济收入、所思所盼、困难问题、意见建议”,形成“户档案”,让每个村干部了然于胸,增进干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其次“开门”理清事,村组干部之间要敞开心扉、出于公心,专题召开“村务事项梳理分析会”,不论事之难易、大小、远近,逐项逐条梳理、分类、汇总形成“公共、政务、基础设施”三个大类服务事项,并敞开“大门”,分别征询村民小组、聚居院落、党小组、乡绅贤达、离任村组干部、在外有识之士等类别人员意见建议,争取全体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事合,让办事效率高起来。

严管“留任”、团结“离任”、培育“新任”,促人合,让所有干部动起来。严管“留任”,一定要让留任村干部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务必把思想做通、道理讲清、政策道明,全面提高留任村干部的政治执行力,以满满的正能量,激发斗志、做出表率、鼓舞来者。团结“离任”,对调整改革中正常离任的村干部,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合理分流安置,保留过渡期正常报酬待遇,不能一“离”了之。尤其要将“尊重”置于行动之中,经常嘘寒问暖、关心关爱,征求发展改革意见建议,让其有用武之地,体现其价值。培育“新任”,新任的村干部大多精力旺盛、理念超前,但缺乏经验方法、眼高手低,易急于求成而不成、丧失斗志。因此,要抓紧时间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以老带新“一帮一”等形式,在实践中教方法、在压任务时出主意,促其尽快进入角色。

既要分工明确,也要通力合作,促力合,让集体力量强起来。分工明确是基础,在前期村务事项完全理清的基础上,临时村“两委”成员要根据职务职能权责,主动认领工作事项,认真厘清权责范围、细心弄清办事程序,全面搞懂“三农”政策,确保手中事、职责内的事办得来、办得好,群众满意认可。通力合作是关键,对涉及“两可”的事项,班子成员要悉心研究,合力办理;对中心工作、重要事项、棘手问题,靠个人之力无法推行或解决的,必须群策群力,互帮互助,合力克之,必要时寻求上级帮助;对村民需代办的紧急事项,村干部要学会事事能办、人人能办,不因A不在而搁置,B要能顶上去,形成通力合作的良好状态,任何人切不可置身事外、置之不理。

建章立规矩,制度管人事,促心合,让干群思想凝聚起来。镇级层面,首先谈开心结,要专门针对涉改村制定有针对性的定期谈心谈话制度,随时掌握村民、党员、村组干部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疏通思想,化解矛盾。其次建立机制,要指导涉改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涵盖党务、村务、财务和民生事项办理、群众工作纪律等。再次加强培训,要对临时村“两委”成员开展履职专题培训和业务常态化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工作素养和工作能力,促其尽快转变角色,发挥作用。村级层面,建立分组包片机制,要针对所辖组、户分布情况,建立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机制,每月定期入户走访,并通过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小组等渠道,了解民情民意,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建立会商机制,要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基础上,建立每月分析研判会商机制,村“两委”成员及各组组长逐个通报上月工作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困难、搜集的社情民意,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以汲取众智众力、共享工作方法、互学共进。同心同向、同心同德,最终才能达到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真正催生“1+1>2”的效应。(内江市市中区委党校 陈 炼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