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三个三”工作模式助力精准脱贫
2020-07-21 15:09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向虎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以下简称“医院党委”)坚决响应党的号召,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先后承担了阿坝州红原县邛溪镇热坤村、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柏林村、绵阳市盐亭县文通镇铁门村3个贫困村及绵阳市平武县锁江乡槐窝村、三台县老马镇老马村、游仙区太平镇福林村共计127户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和壤塘县人民医院、红原县人民医院、青川县人民医院、梓潼县人民医院4家基层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医院党委采取“三个保障、三个精准、三个到位”的“三个三”工作模式,因地制宜,全力开展个性化帮扶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二科主任、医学博士肖聪(左三)在红原县人民医院开展教学查房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员专家团队在红原县举行农牧民大型义诊咨询及大病集中诊治活动


完善工作机制,坚定落实“三个保障”

良好的工作机制是干好工作的必要保障,医院党委坚定落实“三个保障”,为结对帮扶夯实基础。

“书记带头”落实组织保障。成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定点帮扶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小组成员,实行院领导带头结对帮扶模式;党委书记、院长坚持每年至少深入帮扶单位和贫困户家中2次以上,其他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走访1次以上,通过督导检查和走访座谈,现场协调解决帮扶难题。

“项目管理”落实资金保障。结合帮扶对象实际需求,动态制订帮扶工作计划,采取项目化管理推进帮扶工作。近三年来,医院党委先后推行党建城乡结对共建、绵红医卫人才交流培训、医用设备捐赠、大病集中救治等帮扶项目26项,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37.8万元。

“政策激励”落实人力保障。坚持选派政治过硬、综合素质好的业务骨干承担对口支援任务及驻村帮扶工作,不折不扣落实派驻人员的生活补助、差旅费报销等政策,切实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将职工援藏、驻村、对口支援经历作为职级晋升的优先条件。近三年来, 全院有5名参与脱贫攻坚任务的职工被提拔为中层干部,4名表现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前评聘职称,20余人受到省、市各级表彰。

创新帮扶举措,坚持做到“三个精准”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医院党委坚持做到“三个精准”,使帮扶工作收到更好实效。

“一户一策”做到精准帮扶。对结对帮扶的127户贫困户,医院党委深入分析家庭致贫原因,实行“一户一策”针对性帮扶。平武县锁江乡槐窝村村民李小平(化名)全家有4口人,人年均纯收入仅1625元,母亲患有白内障、慢性支气管炎,妻子黄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女儿只有7岁。医院党委坚持定期派出专科医生为李奶奶送医送药,指导其做好慢性疾病管理;在黄某精神疾病发作期间,将其收入住院并全额减免住院费用;组织党、团员定期走访慰问,为其女儿捐书捐文具,同时鼓励李小平种植魔芋、厚朴增加收入,使李小平逐步过上了好日子。受益于“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医院结对帮扶的1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9年底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结对共建”做到精准着力。针对贫困村的帮扶,医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从医疗救助、健康宣教、爱心捐赠、援建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近三年来,医院党委班子成员多次带队,指导各党支部深入贫困村开展节日慰问、送医上门、农产品回购、建设爱心接力站等系列帮扶活动;为贫困户送去米、油、棉被等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10万余元;集中采购禽蛋、蔬菜、水果等各类农副产品,援建村组基础设施,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1.92万元,使3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因需施援”做到精准支援。采取“量身定制”模式培养人才、特色组团立项帮扶、捐赠医疗物资设备、开展远程诊疗服务等方式,大力提升对口支援医院“自身造血能力”。推出“师带徒”面对面、手把手教的培训模式,重点提高医务人员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危急重症的识别诊疗水平;创新推出组团立项帮扶,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任务派出诊疗团队聚力帮扶,帮助支援医院提升团队作战能力。派出医务科、护理部、信息中心等科室负责人及省级评审专家两批16人组成专项帮扶团队,指导帮助红原县人民医院顺利创建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并协助指导完成干部体检、“9+3”工程学生体检和干部职工心理减压等专项工作。2019年7月,派出肝胆外科、麻醉科、手术室、ICU专家团队,指导帮助红原县人民医院完成4例腹腔镜胆囊手术,实现了红原县微创外科手术 “零”的突破;向红原县人民医院捐赠监护仪、腹腔镜、鼻窦镜、纤维喉镜等价值15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并与红原县人民医院开通网络门诊,目前已让2655名红原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强化监督管理,坚决确保“三个到位”

为提升对口帮扶工作质量,医院党委坚决确保“三个到位”,强化监督管理。

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医院党委为驻村干部制定明确目标,细化帮扶责任,全力支持驻村干部工作,积极为村民搭建致富奔康平台。2019年4月,派驻红原县邛溪镇热坤村的驻村干部杨帛鑫带领村干部到绵阳市考察学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培养致富带头人的经验,让村干部在经营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深受启发。2019年7月,派驻三台县西平镇天岭村的驻村干部周莹通过朋友圈发动亲朋好友为天岭村销售藤椒,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万余元。2019年9月,派驻安州区秀水镇珍珠村的驻村干部李姝得知农户大米滞销后,及时协调医院组织职工开展“以购代捐”活动,集中购买大米1.62万斤,解决了农户的“急难愁盼”问题。

确保教育管理到位。医院党委在派驻人员集中帮扶地成立临时党支部,全面加强扶贫工作。当个别驻村干部因不适应藏区的生活工作环境,工作中出现畏难情绪时,医院党委书记组织临时党支部开展作风整顿,及时帮助职工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端正工作态度,增强脱贫攻坚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确保考核监督到位。为规范脱贫攻坚人员的管理,医院党委出台《关于加强外派工作人员管理的通知》,强化对参与援藏、驻村、对口支援等工作任务的外派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监督,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目标任务奖发放等待遇挂钩,并作为评先选优、职务续聘、提拔推荐和职称优先聘用的重要依据,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质量。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全面推行“三个三”工作模式以来,先后获得四川省对口帮扶贫困县先进集体,绵阳市援彝援藏、对口支援先进集体,绵阳市第三届“脱贫达人”贡献奖等荣誉。2019年底,医院结对帮扶的3个贫困村和1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作者系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本版供图/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责编/黄薇)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