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打造大健康产业人才高地 助力人才枢纽城市建设
2020-07-21 14:53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周振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成都市温江区围绕纵深推进成都医学城、温江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两个产业功能区建设,胸怀大局、服务大局,靶向发力,抓好人才引、育、用、留,打造大健康产业人才高地,努力为成都加快建设人才枢纽城市贡献温江力量。

聚焦服从服务大局,提升人力资源协同水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省委着眼全局、放眼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温江区围绕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探索人才跨区域共育共享模式,将重点构建更具支撑力的协同体系,切实以人力资源协同创新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以人才合作助力双城经济交融。温江区与重庆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探索构建柔性用人机制,搭建科研设备与技术服务共享平台、人才双向流动服务平台,为两地大健康产业发展强化人才支撑。以智力共享服务成都“主干”担当。鼓励温江区内专家与绵阳市人民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共建重点实验室、创新研发中心,共享智力资源。帮助色达县、兴文县等地,打造人才培养主题应用场景,提升党政人才、技能人才素质本领。以产业协同推动人才项目辐射周边。发挥生物医药产业链条长的优势,推行“研发在温江、生产在市州”的模式,引导高层次创业人才到周边市州建立生产基地,进行产业梯度转移。

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院校地企深度融合。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温江区紧盯高校院所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机制,将重点推动彼此结成“事业合伙人”,有机衔接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促进高校院所资源向产业功能区聚集。密切人员互动往来。借力“蓉漂”品牌,举办“校地人才交流合作周”,开展“园区进校区、师生进园区”活动,鼓励校、地、企三方人才双向兼职,拉紧合作纽带。联合培育专业人才。深化“企业提订单、院校开菜单、政府来买单”培养模式,鼓励高校调整学科设置政策,加大为企业储备对口专业学生力度。力促人才成果落地。深入推进22所知名高校合作协议落地生根,建设人类疾病基因研究等3个省重点实验室,打造上海交大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等项目转化平台,撬动市场力量建成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聚焦“高精尖缺”招引人才,健全落实政策服务体系。温江区紧扣“三医两养一高地”产业定位,着眼“高精尖缺”、突出行业领先,深入实施“百千万三医人才引进”工程,将重点聚焦城市长远战略和用人主体需求,提升人才工作质效,推动以产聚人、以人兴产、人产互融。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落地落实现有政策,加紧消除编制外紧缺高级专业人才、三医(医疗、医学、医药)高技能人才等重点群体人才政策盲区。优化联动引才机制。以打造全省三医人才输出地为目标,编制大健康产业人才引进规划,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联动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机构、业界大咖等多方力量,大力引进院士项目、海归项目和校友项目。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构建“行业主管部门定期收集——区人才办协调落实——业务部门限时办结”人才诉求响应闭环,打造“三医大讲堂”等学术讲坛品牌,提质升级三医人才小镇、国际化人才社区,做好大健康产业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作者系中共成都市温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责编/范吴瑕)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