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刘元顺:脱贫攻坚路上的跋涉者
2020-07-07 15:24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文/赵怡

刘元顺,1981年12月生,中共党员,阿坝州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副主任、农艺师,阿坝县垮沙乡羊高村驻村农技员,今年5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9年脱贫攻坚“五个一”优秀农技员。
战贫感言:我很庆幸,能亲身参与脱贫攻坚中,帮助羊高村走出贫穷的羁绊,走向富足路。

2017年,接到驻村任务后,阿坝州农业农村局驻阿坝县垮沙乡羊高村农技员刘元顺立即到车站买了一张前往阿坝县的车票。“下午2点到达阿坝县,那会儿天正下着雨。我在县城找了一辆面包车,没想到赴羊高村的道路比想象中还要曲折。”刘元顺回忆说,一路走走停停,羊高村距离县城仅60公里,居然用了5个多小时。

驻村以来,刘元顺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脱贫攻坚路上脚踏实地开展帮扶工作,积极为羊高村群众寻找致富的好路子,带领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快步前进。

刘元顺(右)在下乡路上 供图 / 阿坝州农业农村局

倾听群众声音 了解百姓期盼

羊高村是阿坝县最偏远的一个高山藏族村寨,平均海拔3200米,年平均气温5℃,全村51户233人,贫困户有19户81人。全村草场面积7.7万余亩,农业资源中耕地147亩,人均占有耕地0.6亩,其中种植业以青稞为主,养殖业以牦牛为主。

面临3200米的较高海拔,庞大的贫困群体……驻村伊始,刘元顺当即与县包村帮扶组工作人员一道,进村入户摸“家底”,为即将开展的技术扶贫、产业扶贫打基础。

2017年6月,初上羊高村,刘元顺一行人爬到半山时又累又渴,高原反应更是让人头疼气喘想要退缩。但看见村里的老人和孩子时,却让刘元顺这个身高1.8米的硬汉子掉下了心酸的眼泪,他因此更加坚定了一定要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念。

夜晚,帮扶组人员在村里共同打地铺睡觉。但刘元顺一夜无眠,他脑海里回想着白天摸底的情形,对羊高村农牧产业发展忧心忡忡。睡不着,他干脆起身打着电筒(因村里无电)整理当天的进村调查笔记,老百姓渴望的眼神和话语一一展现在面前——日格拉说:“娃娃大了不知道能做什么工作?”扎西姐说:“有没有更好的青稞种子,来年好下种提高产量”……更多村民则希望通村道路能够得到修缮……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刘元顺逐渐明白:驻村工作不能只凭自身专业来干,而要将村子的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开展。通过对基础信息进行整理,他在脑子里初步形成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的帮扶措施,“只有抽丝剥茧从细处入手,才能稳步发展农牧产业。”刘元顺说。

找到工作突破口 多方寻求技术支持

有了思路,工作就有了方向。

通过帮扶组在羊高村第一阶段进村入户了解贫困户生活情况后,刘元顺带领大家制订了三步帮扶计划:第一步,进村入户贴心开展联户联情;第二步,按季节开展农技帮扶服务;第三步,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推动羊高村脱贫攻坚工作。

从羊高村回到单位后,刘元顺在单位同事之间的QQ群、微信群中发起“爱心传递活动”,得到单位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募集到爱心衣物和儿童玩具共1100余件。得到暖心礼物的村民们纷纷笑着说:“卡卓(谢谢)、卡卓”,虽然语言不通,但刘元顺从他们的神情中能感受到村民的欣喜和感激之情。

群众的心暖了,工作就好开展。刘元顺和其他帮扶干部又开始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的主要原因,引导他们摒弃“等、靠、要”思想,树立勤劳致富观念。

根据当地资源、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刘元顺等人为羊高村更新农作物品种,还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量身订制”红皮大蒜种植计划,以期实现羊高村迈开村集体产业发展的步伐。他对接了州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青稞专家张云书,请专家为羊高村青稞及红皮大蒜新品种试验示范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又积极对接州、县农牧部门,为羊高村争取了马铃薯种薯1000公斤,以及豌豆、胡豆等蔬菜种子。

万事开头难。因偏远民族地区农牧民思想滞后,对新产业存在诸多顾虑,刘元顺带领帮扶干部多次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发动动员贫困户参加现场种植技术培训。2018年,试验的青稞新品种亩产达到200至250斤,与本地传统青稞品种对比,亩产提高近100斤,马铃薯等新品种种植也取得显著效果。“同时,我们也顺利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破零’——红皮大蒜试种取得成功,亩产干蒜达到700余斤,当年羊高村试种的10亩大蒜销售收入达到20万元。”刘元顺喜极而泣。

“大蒜种植的成功,给了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的信心。帮扶干部的付出,让我们决心要转变观念,一心跟着他们发展产业。”村民来戈玛目光坚毅。

旧貌换新颜 扎根基层践初心

三年来,刘元顺与帮扶干部一道深深扎根基层践行初心使命,通过对羊高村针对性地落地落实教育助学、医疗保障、产业扶持、就业促进、低保兜底等政策,做到帮扶措施精准、帮扶项目精准、帮扶成效精准。落实生态公益性岗位19个,成功实现每个贫困户家庭有1个劳动力成功就业,有效推动群众致富增收。

羊高村村民麦夺他家一家三口,就有两人患病,无法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2019年以前,全家主要靠“低保”和补助维持生活。刘元顺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与帮扶干部一起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为麦夺他家争取到1个公益性岗位就业名额。“2019年,我们家在刘老师的帮助下,家庭年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成功脱贫的麦夺他感激地说:“收入增加了,我们生活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家庭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太感谢他们了。”

在刘元顺等人的辛勤努力下,羊高村村级集体年收益得到显著提高,村民收入也得到大幅提升。截至2019年底,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4900多元。每次见到帮扶干部,曲生甲、来戈玛等村民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共产党好!帮扶干部好!”

 对此,刘元顺倍感欣慰,他说:“作为一名普通农技扶贫人员,自己仅仅尽了一份绵薄之力,却幸运地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幸福记忆的收获者。未来我还将继续扎根基层,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单位/阿坝州农业农村局)(责编/余娜)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