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朱春林:致富领路人 群众贴心人
2020-07-07 15:15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文、图/谢鑫宇

朱春林,1991年11月生,中共党员,省委办公厅秘书处三级主任科员、屏山县书楼镇党委副书记、书楼镇桤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今年5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9年脱贫攻坚“五个一”优秀第一书记。
战贫感言:能为一方贫困百姓谋福祉,我感到很幸福。

盛夏时节,从宜宾市屏山县新县城出发,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书楼镇桤木村。进入村口,只见一条宽敞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马路两边一个个饱满的茵红李将枝条压弯了腰,一幅生机盎然的图景映入眼帘。

可在两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未硬化的道路、不成气候的产业……村庄“蝶变”的背后离不开村民眼中的“拼命三郎”——桤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朱春林。

朱春林(右二)和驻村干部对脱贫攻坚普查情况进行研判

让基础设施先行“脱贫”

2018年6月,省委办公厅秘书处三级主任科员朱春林请缨到一线扶贫。刚到桤木村,这个“90后”小伙子被震惊了:车只能开到离村口很远的地方,还需下车步行40多分钟才能进村。“刚下过暴雨,路面全是稀泥,根本没法走。”回忆起两年前夏天的一幕,朱春林印象颇深,从小在城市生活的他没想到桤木村的基础设施竟然会如此落后。

“这说明我来对地方了。”朱春林说,能有机会为一方百姓谋福祉是一件幸福的事。

入村第二天,当东方刚露出一丝鱼肚白,朱春林便忙碌起来。在村民刘清秀家中简单洗漱后,朱春林便召集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开会碰头,一一到村民家中走访收集意见,帮扶工作就这样在匆匆忙忙中展开了。

“希望能把村口到村里的水泥路修通。”走访过程中,这是村民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村民出行难题刻不容缓,朱春林第一时间向派员单位及对口帮扶单位反映协调。不久后,村(组)道路拓宽、入户路硬化等工程便紧锣密鼓地启动了。半年后,桤木村便修好了通村通组道路14.5公里、产业道路9公里、入户便民道路5.3公里,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当时,我们还心存怀疑,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能干事不?没想到还真为我们修好路了。”村民邓德学感慨,“朱书记当时来回跑烂路,筒靴都穿烂了两双”。

邓德学的话语间流露出当地村民对朱春林等扶贫干部的感激之情,但让村民感到高兴的事还不止修路这一件。在桤木村五组聚居点,村民朱大哥脸上笑容洋溢,与记者交谈甚欢:“我家以前在山上是土坯房,现在赶上新时代、遇上好政策,不仅搬迁到了公路沿线,而且花费一万元左右就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

2019年,占地900多平方米的新居拔地而起,村上共15户(含5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入住新居,大家纷纷为此点赞。

“小李子”挑起大产业

走进村民程乾国家中,院子干净明亮,柴火整齐堆放,10米开外还种植了几亩李子树,日子过得十分惬意。去年开始,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外出务工,而是打起了产业脱贫致富的“小算盘”。

“我去年栽的李子树,现在还没开始挂果,但看长势,明年收成不会少。”程乾国一脸微笑地说,如今,在家搞种植,比在外面打工强。

“说起这些,最要感谢的就是我们朱书记了,为了带动我们脱贫致富,他可谓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不管发生什么事,找他准能办好,他就是我们的‘贴心书记’。”程乾国介绍,桤木村原本就主要种植茵红李,但以往都是村民分散种植,在发展壮大产业上存在较多难题。

为此,朱春林和村干部一起想办法,将农技专家请到村上授课,并由村上统一购买树苗、肥料等,以保证茵红李种植品质。“现在只要开课,我就去学习。”在桤木村,和程乾国一样勤劳肯干的村民还有很多,“不能让朱书记白忙活,我们要好好巩固脱贫成效”。

“突出村上绿色产业扶贫的主要基调,我们确定了桤木村主要以发展茵红李、土鸡、高山蔬菜等种植养殖产业为主。”朱春林介绍,桤木村累计巩固发展茵红李1800余亩,2019年产量约420吨,产值约336万余元。

桤木村种植茵红李多年,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可农户家中散养的土鸡销售却成了难题。为此,朱春林及时联系了桤木村的对口帮扶单位省委办公厅、宜宾市工商联、屏山县邮政公司,采取以购代捐及“邮乐购”网络平台对农副产品进行售卖。

“去年我家养了20多只鸡,如果卖到市场上只能卖1000多元,卖给邮政公司却卖了2000多元。”村民陈永昌说,县邮政公司以略高于市场价购买他养殖的土鸡,他不用自己赶路去集镇售卖也能卖出好价钱。

“下一步,我们还准备丰富产业布局,制订了种植养殖并重的‘一园一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在巩固脱贫基础的情况下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对于桤木村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朱春林早已心中有数。

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刚到村上不久,朱春林便发现了村上干部年龄有些老化。“村组干部年龄偏大、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朱春林表示,待驻村干部撤离后,村上也该有年轻人来担当作为,带领大家更好地发展。于是,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朱春林将一部分精力花在建强基层组织,培养一支后备干部队伍上。

在疫情防控中,一个叫刘强的年轻党员引起了朱春林的注意。“我们经常能看见他在监控点值班,去重点地区返乡村民家中摸排、检测体温的时候,他也毫不含糊。”这样有责任心的年轻人不正是村“两委”需要的干部吗?经过组织考察,原本为桤木村公共安全协管员的刘强现已被吸纳进入村“两委”,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通过帮扶,村民不仅收入提高了,思想观念也转变了,现在很支持村上的工作。”朱春林感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扶贫干部的努力群众是能感知并予以回复的。

两年来,桤木村的变化村民们有目共睹,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有文化、政治素质好的年轻人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如今,桤木村已培养村级后备干部4名,培育种植养殖大户6户,一支带不走的“本土工作队”正在不断壮大。

“看着村子越来越好,我心里很高兴。”朱春林说,桤木村如同他的第二故乡,竭尽所能将它建设好是他和所有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职责所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则是他们的最终目标。(责编/黄薇)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