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其他
聚力推动“三区三带”党建共建 引领下好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先手棋
2020-07-06 16:54来源:成都《先锋》
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组织三处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决策部署,成都市委组织部着眼以党建搭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主动联系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等地组织部门,以铁路港经开区、成都天府新区和成都东部新区为主导,聚力加强成德临港产业发展带、成眉创新经济发展带、成资临空经济发展带党建共建,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促进成德眉资地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协作,为唱好“双城记”、下好“先手棋”提供助力。

发起建立党建联盟,搭建协作平台促互融

坚持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紧跟省委、市委战略构想,围绕“三区三带”分别建立党建联盟,全力破除突破行政边界、行业壁垒,为各类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交流互动提供舞台。

加强主体覆盖,突出“多样性”。“三区三带”党建联盟目前主要以成德眉资4市12区县为腹地,有效覆盖19余个产业功能区(园区)、150余个街道(乡镇),吸纳100余家龙头企业、20余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加入,涉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物流配送、贸易零售等诸多行业领域,初步形成了“区域为主、行业为辅,多点支撑、全面覆盖”的联盟组织体系。

聚焦主线任务,突出“成长性”。党建联盟以党建引领产业生态圈建设、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以及农民工党建等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推动落实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重点任务制定计划、策划活动、开展工作,积极引导资源要素跨区域高效整合,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创新主题活动,突出“开放性”。党建联盟坚持“党建搭台、经济唱戏”,遵循“市场法则、商业逻辑”,着眼“取长补短、抱团发展”,采取“转转会”“轮值制”等方式每季度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通过举办主题党日、开展竞进拉练、开发教育资源和学习沙龙、论坛峰会、推介招募等方式载体,引导产业发展带各类组织强化组织联系、情感认同和日常交流,让“好邻居”成为“好伙伴”。

彰显主流价值,突出“文化性”。党建联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认同,以“务实高效、平等友善、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等为要义,塑造积极健康的联盟气质。鼓励成员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汲取党建文化、传统文化和天府文化营养,形成独具特色的单位文化和精神内核,不断提升凝聚力、向心力。

构建毗邻党建机制,完善制度设计求长效

坚持有效衔接、长期合作,充分学习借鉴上海、浙江等地先进经验,结合成都都市圈特点,重点围绕“三区三带”等成德眉资毗邻地区探索搭建党建共建机制,推动形成区域发展治理共同体。

建立区域协商合作机制。分别组建产业发展带党建联席会议,负责研究制定党建共建重点工作任务,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相关事宜,协调解决交流合作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推动区(市)县对应职能部门采取干部互派学习、交流挂职、定期沟通等方式,加强彼此了解和日常联系,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落实、起效见效。

建立企业组合帮带机制。按照产业发展带细分领域建立若干个党建“朋友圈”,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协议、公约、承诺等方式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深度合作、互利互惠的战略集群。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强强联合”“以大带小”和“上下游协同”等方式,建立产业链发展联盟,充分发挥带动集成作用,共同提升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风险挑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建立项目合作推进机制。运用项目管理方式,建立闭环式合作项目运行机制,围绕重点任务,构建“需求发布、项目发布、签约共建、定期会商、合力投入、验收评估”完整工作链条。整合多地宣传推广平台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聚焦共建活动、区域动态和企业信息进行宣传发布,着力营造市场关注、企业欢迎、群众参与的社会氛围。

建立日常运行保障机制。推动产业发展带各级各类党群服务阵地相互开放,推广成都市新兴领域“蓉城驿站”建设标准和经验,引入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参与服务阵地日常运营,减少维护费用,提升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带动各地党建工作经费、群团项目经费、社区运行经费和基层工作力量向产业发展带倾斜投入,确保党建共建有力有效。

发挥党建引领优势,聚焦发展大局促共赢

坚持赋能增效、助推发展,以“三区三带”为支点推动产业生态圈强链补链,促进党建优势转化为实物成果,为产业发展带建设强大“红色引擎”。

坚持发展共促,引领产业协同。推动政务服务、“双创”服务、金融服务、营销服务、就业服务等一体化平台建设,建立产业发展带机会清单定期发布机制,共同举办人力资源协同产业发展系列招聘会,营造市场主体无差别、均等化参与区域发展健康环境。推动建立多地招商引资合作机制,形成信息互通、项目互荐、整体联动、梯次承接良好格局。目前,产业发展带龙头企业已签订项目合作协议27个。

坚持人才共育,引领队伍培养。探索“三区三带”高层次人才有序流动和公共服务保障机制,组织产业发展带用人单位联合发布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邀请相关城市参加“蓉漂人才荟”等招才引智活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基层治理人才、党政干部人才交流互动,探索联合办学教育培训模式,开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大讲堂,不断提升骨干队伍专业化能力。

坚持服务共享,引领宜居配套。推动健全发展带交通网络,相互开放运营车辆服务区域,连通公交线路,开设公交快线,畅通群众日常交往通道。推动多地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保、养老和环保等领域深化合作,从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入手,共创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基层共治,引领社会建设。积极推广成都市“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和近3年来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典型经验,结合疫情防控,加强产业发展带相邻乡镇(街道)、村(社区)实现信息互通、人员共管。共同开展全省“两新联万村”活动,引导“两新”组织与对口联系村(社区)双向联接、双向融合、双向互动,为社区场景营造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提供助力。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