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发挥一流大学综合优势 助推成都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2020-06-30 16:47来源:成都《先锋》
李言荣

“十二五”期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加凸显了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近年来发展的实践证明,科技发展对一个国家和城市发展的贡献度在不断提升,成都市科技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64%,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处在国内城市的第一方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以色列已达到90%,英美德都达到了80%,一般发达国家也都超过了70%。可见,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度和引领作用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实一个城市的发展质量的高与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含量的多与少。而科技含量的多与少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人才数量,二是创新能力。其实这两个因素也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一所大学的本质就是源源不断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和不断创造新的知识,高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高校与地方经济结合还是比较弱的联接,没有形成强关联。面对国家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大背景,在蓉高校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打开校门、打开围墙,主动融入城市发展,成都就在眼前;关门办学、封闭发展,成都就是记忆。其实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有很多,但只有科技创新才是其核心竞争力,才是提高产业附加值的可持续增长的办法,血拼招商引资当然是有效的、但不一定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也进一步倒逼我国科技创新要提前加速,包括高校的科研规划、专业规划等,原先到本世纪中叶要完成的目标现在大多提前到2035年甚至是2030年就要实现。所以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科技创新要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世界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过去,高校主要在第一个面向上下功夫,但与国际前沿水平相比差距明显,而后两个面向最近越来越紧迫,这就需要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其实在过去150多年中,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科技与企业之间总结起来就是经历了四段关系,首先是科技顾问,就像我国改革开放初高校教授到企业兼职一样,后面是企业建实验室,到了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军方开始大规模支持企业研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主要是合同外包创新,分布在世界各地借脑借智。我国大多处于第二阶段即企业建实验室,只有华为等少数企业到了合同外包向全球借智的阶段。

其实,科技创新本身是有规律的,大概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条是往纵深走,另一条就是往交叉走。我们知道,越往纵深走越难,从上世纪初开始人们建立和发现的相对论、量子力学、DNA结构、信息论等四大基础科学理论,支撑了世界经济社会60多年的发展,但之后至今并没有什么重大理论上的发现和突破,主要还是像摩尔定律一样靠技术上的不断进步来支撑,其中科学突破的一个最大障碍就是学科专业越分越细。现在来看重要科学理论的突破、新的科学理论的产生越来越离不开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德国正在以工业应用为导向重组学科集群,斯坦福大学近二十年实施了一系列交叉创新计划,对硅谷的发展和世界科技进步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曾担任该校16年校长的汉尼斯曾说,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成立了不少交叉学院、交叉中心,近年来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不少国内高校也开始组建跨学科交叉中心。

一般来说,我们高校的学科都比较多,学术氛围自由,年轻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很适合做交叉创新。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科技的大趋势就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和万物交汇,这也需要更多的学科来交叉、来集成。四川大学作为一所文理工医都很齐全、发展比较均衡的大型综合性大学,在多学科交叉创新上完全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早在两年前,学校就与成都市签署了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助力成都新经济发展,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在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推动下,首先是通过共建三个具体项目来实施、来体现、来落实,目前这三个项目都已经正式开工建设。

一是共建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主要依托于川大拥有材料、化工、轻工、电子信息、计算机、制造、水利等完整工科体系的特色,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等三大领域,构建研发—转化—产业化全链条式的创新体系,重点是建立工业互联网“3+1”交叉研究中心,包括智慧水利、互联化工、泛在电力物联网以及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等。

二是共建前沿医学中心。华西医学本身有着非常好的基础,尤其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要充分发挥华西医学的优势,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医工结合,让工科来支撑办最好的医科。所以学校着力打造由“一心、一谷、一环”组成的前沿医学中心,在高新区建设产业极,在武侯区打造研究极,重点是建设体现医工结合的“三中心、一平台”,包括医学+信息、医学+材料、医学+制造,以及基于5G的医学服务转化平台,来推动医工融合项目的转化应用,努力打造以生物治疗、生物材料、智能医学为主的3个产值过千亿的健康产业集群。

三是共建开放性的人文自然博物馆。川大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突出的文博特色,学校人文博物馆馆藏文物8万余件,自然博物馆馆藏植物标本80万余份、动物标本14万余件,汇聚了文创、历史、考古、生命、化学等多学科,所以我们要把川大人文自然资源融入成都历史文化记忆,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开放性的大学博物馆,将其打造成为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新名片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新地标。

下一步,包括川大在内的在蓉高校将进一步助推成都科学城建设科研主阵地,助力成都打造新经济增长极。其实成渝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可以更好的倒逼我们用更高品质、更高标准以及更高的集成度和展示度,将成都的科技创新成果可视化。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方面要有承载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要设施和体现西部与区域特色的大科学装置,在科学城中布局必要的大科学设施与装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一两样“撒手锏”和“镇馆之宝”。另一方面就是要围绕成都“5+5+1”产业体系来建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盘活存量,主要是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来实现,目前全国高校科技成果绝大部分都没有实现转化,成都也需要科学城来加速和孵化。二是要开创新局,也就是要面向未来进行科技创新,例如围绕生命与健康领域,包括转化医学、创新药、公共卫生安全等,再比如信息与智能领域,包括电子信息、大型自主工业软件、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等,还有材料与能源领域,以及环境与生态领域,包括碳中和、天地反演一体化等能够体现西部特征的创新研究。

具体到川大来说,在助推成都科学城建设过程中,将重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把学校现有的近100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主动融入科学城建设,和政府一道助力集成和进一步提升功效,同时,争取国家布局新的大装置和大设施。目前川大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21个,包括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中心,还有60余个教育部、四川省、国家卫健委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尤其是拥有西部唯一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学城建设中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和共享。二是学校的“十四五”规划和面向2030年的科研规划要与科学城建设一起谋划。目前学校已和成都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等多次讨论对接谋划了一些大科学装置和拟创建一批国家科研平台。通过这些大科学装置和平台的建设,争取更多大项目,形成更大的团队,争取更多的成果转化落地,形成完整的创新链。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面向未来,四川大学将扎根天府大地,以多学科交叉技术转化中心为抓手,与成都深度融合发展,交叉赋能新经济、融合助力新发展,与四川高校一道助力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
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