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公民道德建设
2020-06-09 14:58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曾朝夕   杨雁晶   李悦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改进。


泸州市奥林匹克公园“文明自行车” 图/牟科(轩世界)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的道德失范现象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面对防疫物资紧缺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一些人不顾社会公德,唯利是图,通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诈骗等行为谋取利益,这样的行为不仅体现出其法治观念的严重缺失,也反映出个别公民缺乏是非观念、道德意识。

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防严控最紧要时期,仍有少部分人不听劝阻、不顾大局、不配合各项防疫措施,责任意识缺失:有些人刻意隐瞒旅居史、接触史;有些人违反相关规定强行冲关,拒绝接受检查、消毒、隔离等合理防疫措施,阻碍甚至殴打防疫工作人员;有些人甚至在已出现症状的情况下,仍继续在公共场所活动。这反映出部分人缺失社会责任意识,忽视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不少谣言相伴而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6.2%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中过谣言的招,73.5%的受访者认为谣言会扰乱社会秩序。造谣者的传播动机多样,如获取利益、发泄情绪等,这对统一全社会思想认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造成了不良影响。

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事件虽引发了公众对公共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但力度和程度尚显不足,部分公民仍然欠缺生态道德意识,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滥食野生动物、不讲个人卫生、不顾公共卫生安全等非法行为及陋习依旧存在。

公民承担道德责任对于抗疫的意义

控制疫情蔓延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也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危机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履行应尽的义务,对抗击疫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家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来应对,如果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够从抗击疫情的整体大局出发,缺乏对国家各项防控措施的配合,会大大增加国家抗疫的难度与成本。

1958年,毛泽东在江西省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后,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是对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毛泽东在诗的后记中写道:“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通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当认识到尊重生命、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等公民道德,不仅能成功控制疫情蔓延,提高抗疫效率,也能大大降低抗疫成本。

社会和谐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安定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面对抗击疫情中暴露出的问题,如果公众缺乏良好的道德品性和责任意识,那么这些矛盾就有可能会被激化。而当公众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担当起抗击疫情、化解矛盾的责任时,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各种风险便能有效降低,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才能得以维护。

道德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水平的提高、优秀道德品质的彰显将给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以强大的支撑。新冠肺炎疫情是全国人民共同面临的一次严峻挑战,全国人民用自己的道德责任感和行动,凝心聚力共同战斗,向世界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高度认同感,挑战便也成为了一次精神洗礼,其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可以激发人民强烈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民族认同感。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们应当反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深刻剖析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层次问题,积极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公民道德建设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需要全民参与、共同努力,在这样一个事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系统性工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各个环节,保证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向不偏离。

强化法治建设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保障作用。道德能够引导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但并不具有强制力,而法律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公民道德建设既要自律也要他律,在推行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加强法治建设,解决违反社会公德、影响社会稳定等突出问题。同时,对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的见利忘义、售假制假等行为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

强化新闻媒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舆论引导作用。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社会舆论引导,新闻媒体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大主流媒体充分发挥有效舆论引领作用。1月21日起,《人民日报》每天都会广泛刊登疫情消息;1月22日起,新华社每天刊发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评论员文章。这些新闻媒体广泛而深刻地宣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如广大医务工作者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同时也批评曝光各种道德失范行为,促使公众进行反思,引导人们树立崇高的道德追求。

让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成为道德建设主体。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公民道德意识强,国家道德建设就强。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引导极为关键。针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可以更多地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青少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同时,引导青少年适度参与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通过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公民的道德素养、文明水准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人性和道德,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公民道德建设,多途径、全方位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着力提升全民道德水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作者单位/曾朝夕 西南财经大学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杨雁晶 西南财经大学纪检监察办公室干事;李悦 四川农业大学学生)(责编/黄薇)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