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搬”来幸福送“迁”喜
2020-05-07 16:40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本刊编辑部

4月21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考察脱贫攻坚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搬迁户拉家常时说,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对今年全面完成现行扶贫指标充满信心的习近平总书记,更关心的是脱贫以后的稳定和长效机制问题。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的四川大小凉山——4月26日,昭觉县拉莫足球场,我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此现场分房,“医、教、研、康、养、游”配套一体化的现代新居,让昭觉县边远山村3900余户、1.8万余名贫困群众喜出望外、百感交集。这是我省开辟脱贫攻坚新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

“易地扶贫搬迁”直接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五年扶贫路,一路走来,脚步坚实而厚重:2016年全省开工建设25万套贫困人口住房,全面推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7年达州市召开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显示了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国靠前;2019年我省该项工作再度获得国务院表扬,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进入后续巩固和扶持阶段。

树挪死,人挪活。易地扶贫搬迁是对过去熟悉生活的艰难告别,同时也是对未来生活的重新开启。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大逻辑,我省易地搬迁的贫困户不仅搬新家,还要创新业、过上新生活。

“搬得出”是奠基工程。我省把易地搬迁的优先权给了住在极贫地区和自然灾害威胁严重地区的贫困户,把搬迁工程建设质量落实在住房、设施建设的每一处细节,政策扶持、政府开路,贫困户搬出祖居的穷窝,告别贫瘠荒芜、恶劣闭塞的生存环境,易地扶贫搬迁踏踏实实地迈出最关键的第一步。“稳得住”是安居工程。“拎包入住”式的搬迁,短期集中解决了扶贫的“硬环境”,但如何让搬迁户安心留下来?集中安置点的标准化配置、一站式便利服务、社区化管理使搬迁户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捷舒适,文教体卫等新时代文明之光也照进搬迁后的现实,迁居民众随即卸下“包袱”融入新环境。“能致富”是幸福工程。让搬迁户稳得住的是居而有业、富而有乐。我省正在通过拓展特色产业链,在劳务经济、就近就业、社保兜底等各种扶贫实招基础上打造升级版的安居乐业;通过建设村文化教育公共活动场地,涵养移民精神文化,提升迁居民众幸福指数,为幸福工程增彩添乐。

决战在即,决胜践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稳定趋好,映入我们眼帘的光鲜数据不断刷新着脱贫的进程。截至3月底,全省实现128万名搬迁群众“挪穷窝”,累计脱贫117万人。目前剩余搬迁建房扫尾任务的凉山州昭觉、布拖、金阳、美姑4个县今年6月底前将全面完成建设。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打开了一个迅捷而高效的脱贫通道,更让我们看到这个通道的外面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美丽世界和无限可能。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