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突出优势特色 将新经济推向新高度
2020-05-06 11:41来源:成都《先锋》
陈迎春 李扬帆

2017年,成都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历经三年创新开拓,新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推动者。独角兽企业从0到6,新经济企业从18万家增至36万家,获得风险投资从40亿元增至520亿元,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为成都连续12个季度保持8%左右经济增速提供了强劲动能。3月31日,2020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发布会举行,宣布将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和1000个新产品,充分展示成都新经济的发展机遇和创新成果。展望成都新经济的发展前景,最重要的思路是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站在新高度谋划新经济的突破方向,进一步彰显成都优势特色,为成都新经济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

打通以“新应用场景”孕育重大原创成果的科技创新路径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的关键任务,也是成都发展新经济的首要路径。在过去一个时期,我国在应用型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重大原始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为欠缺。从当前我国的经济体量、科技发展水平以及面临的发展形势任务看,我国有能力孕育重大原创成果,也已进入了必须在原始创新上发力的阶段。

全球重大科技创新的源泉正在变得丰富多样,既有生物信息、量子计算这样从基础学科的理论中逐步推动和衍生而来的创新领域,也有可再生能源、虚拟制造技术等领域,是在明确的现实应用需求牵引下,先锁定创新的经济社会目标,而后逐步寻找相应理论基础和技术路径。我国在基础学科研究仍存有差距的时期,先进入一部分应用需求牵引的重大科技创新领域,符合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科研力量的规模和建制、多学科多领域协同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才和创新思维的活跃度等方面,具备传统优势;在承载长周期战略性科技创新任务中,拥有生活环境优势和成本优势;并且近年来在运用最新技术、营造新需求场景上,走在了全国前列。未来成都要成为引领我国科技领域重大原始创新的城市之一,就是要牢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瓶颈、技术难题,发挥成都特有优势,以新应用场景为突破口,集结一批能够担当长周期体系化研究的创新力量。

面向“十四五”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成都可以发挥产城融合、城乡协同的都市圈多元经济优势,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结合生产生活需求,营造新应用场景,在绿色智慧农业技术、中医药及传统养生方式的现代化技术、核能与新能源利用技术、储能和超导材料技术、泛在网络中的虚拟现实技术、空天技术及信息安全技术等一系列重点领域,积极培育和引进具备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和市场主体,支持具有指向意义的创新成果在成都率先测试和落地应用,在应用中发现新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积极建设能够承载孕育重大原始创新的软环境,加大在国内外人才引进政策、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组建、创新要素资源匹配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结合企业需求、场景设置,开展精细化定制化服务。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围绕各自优势领域,建立“开放实验室”“创客试验田”,进一步营造开放式创新氛围,激发基于应用场景的创新动力,促进新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间跃迁运用。

坚持将“绿色经济”树立为成都新经济的鲜明特色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都在收紧,人民群众对绿色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之一,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条件。绿色经济是成都新经济的六大形态之一,是成都在我国新经济领军城市中的比较优势。成都市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从城市发展的全局高度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坚持保护好、发挥好自然条件赋予成都的绿色禀赋,大力营造绿色生活空间,创造绿色消费场景,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绿色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绿色产业、绿色生产技术、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等不同维度,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绿色经济之“新”,不仅新在技术、产品和服务上,而且新在模式、理念和文化上。欧洲绿色经济的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归根结底是因为达成了“绿色共识”,把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置条件上,在各国间形成了强大的科技合力、制度同盟和文化认同。绿色经济要成为新时代成都发展新经济最亮眼的一张名片,需要在思想引领、观念革新和体制机制设计上取得新突破,从而调动绿色生产要素向成都集聚,让更多“绿色场景”“绿色应用”率先在成都开花结果。

绿色经济作为成都新经济的重要形态,需要突破发达国家已有的框架和模式,找到发展中国家之间可以达到的绿色经济新共识,探索与我国基本国情、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路径。一是在产业定位上,既要注重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绿色制造业,又要从巩固提升政府财力、支撑公园城市建设投入的角度,适当保留一部分规模化的基础产业,并通过技术工艺的绿色改造、合理的空间布局,以及“飞地经济”等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影响和能耗水平。二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依托轨道交通网络,将城市细分为若干功能片区,并对片区功能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匹配各类土地供给,促进职住平衡,减少长距离地面通勤需求。同时,抢抓“新基建”战略机遇,加大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等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三是在绿色消费场景和绿色生活理念的培育上,发挥都市农业优势,增加绿色农副产品供给,提升成都绿色食品品牌的知名度。打造“观赏+体验”的田园经济,鼓励城市居民到近郊乡村消费。积极引导市民采纳共享经济、资源循环利用、社区志愿劳动、居家康体保健、终身学习等绿色生活理念,在节俭中提高生活品位。

激发就业和消费潜力,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内需驱动型“新经济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遇到重重阻力和风险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将对全球宏观经济造成持续影响,要求我国适应新形势要求,加快建立内需驱动型的经济结构,逐步降低对外部资源、技术和市场的依赖。在这一时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成渝地区在发展空间、人口分布、资源能源供给、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完备性等方面均具备内生驱动发展的基本条件,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内需驱动型转变的示范区域。成都新经济的发展,可以在“结构之新”的层面有所突破,借助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传统发展要素进行重组,形成新的发展动力,一方面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部要素资源,另一方面又巩固提升本地闭环的消费中心和产业生态圈,增强应对外部冲击的抵御力。

在生产要素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建立内需驱动型的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充分而有效的就业,促进收入分配的相对均衡协调,让生产效率的增长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社会消费能力的提升。我国即将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服务业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方向。成都不断丰富新经济形态、不断丰富新的应用场景,以服务业为重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来,成都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每年保持在25万人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保持稳定,为进一步激活内需、优化经济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一个时期,成都将以新场景、新需求、新业态为催化剂,强化人口适度集聚、消费市场繁荣、地方财力增强、城市服务能力提升的正向循环机制,不断增强内需驱动发展的能力。在“十四五”期间,积极对标世界城市,着力提升成都总部经济的发展能级,带动财务法律、管理咨询、投融资中介、知识产权交易等高附加值专业服务行业达到国际水准,有效扩大上中等收入人群占比,特别是要培育造就年轻一代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引领整个都市圈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档升级。以发展高水平多样化的本地消费为目标,促进信息消费、服务消费,发展高附加值的精品物业、定制化家政服务和学龄教育培训服务。发挥公园城市优势,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将闲暇时间、公共空间充分转化为消费时空,组成由知识经济、休闲经济、夜间经济、美丽经济、老龄经济等元素构成的“成都特色经济”,形成全天候就业和消费的都市经济场景。充分调动市民的创业增收意愿,开拓在线就业、多点执业、兼职务工、临时替岗、社区服务等渠道,将更多市民纳入充分就业、积极消费的大都市生活圈。

塑造植根于城市文化积淀的流量经济,并培育形成“经典经济”

当今世界仍然是不同文明相互借鉴、不同价值观对撞交融、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间竞争合作的多元化多极化世界。对新时代的中国而言,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所在。要让“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成为全球共识,需要努力增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全球认同感。城市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中心城市往往汇集了民族文化积淀的精髓。相比于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而言,文化中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更高一筹。近年来,成都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机遇,培育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的流量经济、网红经济,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这是成都新经济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贡献、对城市中长期发展前景的可靠保障。

一曲《成都》能够唱红大江南北、走遍大街小巷,表明流量经济并不是浮于空中、召之即来的,而是深深植根于城市的文化积淀。成都近年来在音乐创作、网络文学、动漫游戏等领域能够取得卓越成就,离不开创作者们对城市环境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品味,以及对家人、朋友、社区的感念。在各种各样的成都作品中,能够读出人们对天府文化的骄傲传承,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同。未来一个时期成都流量经济的发展,不仅要继续用好网络平台,扩大传播效应,还要坚持静水流深、打造经典,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流量经济的基础上培育“经典经济”,是成都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的重要方向。随着文艺创作者由“聚在成都”慢慢过渡到“留在成都”“恋于成都”,成都创作圈对于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将不断加深,成都作品中的“成都元素”也将持续增多。音乐、小说、漫画、游戏中的成都,可以将真实的成都升华为经典的成都,吸引更多人来到成都,放大流量经济效应。成都可以研究制定相关鼓励政策,通过吸引名家大师、提供开放式创作空间等方式,进一步活跃文创气氛。在把握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特点、尊重文化产业市场规律、努力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鼓励长期投入、塑造经典,在作品中写历史,把历史写进作品。对于增加城市品牌价值的文创作品,乃至将成都载入经典的名作,可给予与作品社会价值相对应的奖励。

作者
陈迎春  国研经济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
李扬帆  国研经济研究院研究主管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