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深山中的“背篓宣传员” ——记旺苍县万山乡蒙溪村老党员陈加谷
2020-03-05 16:25来源:四川党建网
文/青鹏     

一个平凡的党员,可能一生中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那些倾注在内心的红色基因,总会在危难之际显现出来。63岁的老党员陈加谷就是这样一个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之际,一个背篓,一台音箱,一双腿,有26年党龄的他,在蒙溪村的山川沟壑中丈量出了人生的高度。

疫情来临,他是“前行者”

夜晚的一场小雨将大山洗了个通透,山头的一层薄雾给大山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蒙溪村村民就居住在这深山中,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加上疫情的“阴云”笼罩,虽是春节期间,小山村却格外冷清。

“春节期间减少不必要的旅行和聚会,防止疫情扩散……”一道广播声由远及近,飘荡在这静谧的山林间。崎岖的山路又陡又滑,陈加谷的身影每天早晨九点都会准时出现在这条山路上,踩着横七竖八的乱石山路,老人走得是那样铿锵有力。

山村里常年居住的是老人和小孩,即使有“村村响”和村“两委”的宣传员,很多村民依然不重视疫情。“万一遭了咋整哦!”老人着急得直皱眉。看到村上放置的移动音箱,老人脸上的愁云瞬间散开了。“要是把这玩意儿背上挨家挨户地走,再给他们讲讲疫情防控的紧迫性,这样不就能引起全村人的重视了吗?”

老人跑到乡上要来了有声广播文件的U盘,带着宣传资料回到了家,将自家的移动音箱搬出来,用帕子擦了个透亮,充上电,就开始熟悉宣传资料,规划自己的行程。“早上走距离较远的4、5、6组,这样可以赶回来吃午饭;下午走距离较近的1、2、3、7组,抄小路离村民家也近,这样他们会听得更清楚。”灯光下,老人俨然成了一个迎接考试的“小学生”,专注而认真。

早晨,老人把音箱放进背篓,用废电线当绳子缠绕固定,戴上志愿者的小红帽和新买的口罩,穿上防雨的皮夹克和防滑的军用胶鞋,开始了“背篓宣传员”之旅。

遇见有民居的路段,他会放慢脚步,以便村民听到更多内容。“你爱拄着拐棍在外耍,这段时间,就待在屋头,勤洗手,手指缝缝都要洗干净。”在90岁老人陈其雨家里,陈加谷一字一顿地讲解着,还一边示范洗手方法。

返回时,雨渐渐大起来。为了保护好音响,陈加谷将伞向后倾斜以遮住音箱,飘来的雨沾满了胸前。“下着雨,你还坚持搞宣传?快进来烤火,热和下,我给你拿帕子擦下衣服!”隔着老远,村民何仕白就开始招呼他。他摆摆手婉拒,顺手递给他一张宣传单,隔着口罩对何仕白说:“好好看宣传单子,不走亲、不串门,疫情防控马虎不得!”说完,老人迎着雨丝再次踏上了行程,每天10公里的行程,老人就这样坚定地向前走着。

村民眼中,他是“引领者”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陈加谷的身影又准时出现在这条小路上。“我要坚持到这次疫情结束!”阳光下,老人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手臂上的“党员志愿服务队”袖章闪着光。

还记得陈加谷第一天背着音箱进村宣传,村民们就像看待一个怪人一样看待他的行为。小孩子在村里乱窜,老人走过去耐心地劝诫他们回家,孩子们吐吐舌头,头也不回地跑开了;几个村民没有戴口罩,聚在一起“扯闲篇”,老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们防疫紧迫性,几个人才悻悻地散开。

“乡里乡亲的,哪个遭了都不好!”陈加谷继续背着音箱,拿着宣传单,干起了“上门服务”,挨家挨户给村民讲防疫知识。在他的努力下,蒙溪村村民都主动配合起来,不集聚、不扎堆、勤洗手、不乱扔生活垃圾……村民的日常生活习惯逐渐规范科学起来。

“电视上说得很严重,但一直不晓得新冠肺炎究竟是咋回事,该咋个办。”陈其雨老人说,“还是听了陈加谷的宣传,我们才晓得怎么去防护自己”。

在村民的眼中,陈加谷俨然成为他们在这次防疫阻击战中的“引领者”,是他用知识带领他们走出了恐慌,用不懈的坚持增强了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作者单位:旺苍县委组织部)
编辑:黄敏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