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流动的“红马甲”:防控“疫”线的风景线
2020-02-25 16:29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守望相助】
同呼吸,共命运,在这场战“疫”中,没有人是旁观者。大家在不同的岗位,用不同的形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疫情暴发后,全省各地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勇敢地站出来;社区工作人员,舍小家顾大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解囊相助,积极捐款捐物,助力全国抗击疫情,共渡难关;普通群众也用自己的平凡之举,或坚守岗位,或出钱出力,给一线抗“疫”人员送去温暖和力量。他们的付出,凝聚起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有这样一支队伍,平时他们是普通市民,但当灾害来临,他们就化身“超人”,成为城市的守护者。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战“疫”路上,志愿者们用温暖无比的志愿服务筑起守护之墙,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志愿服务的力量。

“红色货郎”让疫情防控隔离不隔情

“如果您身边有来自武汉、湖北等疫区的人员,请不要冷眼相看。他们都是常年在外打拼的亲人和老乡。疫区归来不等于已感染。”最近,一封《隔离疫情我们不要隔离爱》的公开信在绵阳市游仙区广为流传。其中,特别能体现家乡人温暖的“5+1服务”,更是焐热了疫区返乡人员的心。
在抗击疫情战斗中,游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按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组建300余支党员干部“红色货郎”志愿服务队,全部下沉深入村(社区)宣传引导、排查防控。他们带头对疫区返乡人员开展“送口罩、送温度计、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处方的预防感冒中药、送防控知识、送代购居家观察短缺物品,若需要就诊还专车接送”的“5+1”志愿服务,上门为居家观察人员、行动不便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
贾小宇是盐泉镇防疫志愿者中的一员。他表示,湖北返乡人员除了自身防疫的压力,还担心遭乡亲们冷眼。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关心。1月29日这天,他开着自己的车来到花竹林村,给从湖北宜昌返乡的居家观察人员阮某一家送去了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物品。
志愿者上门服务缓解了社会焦虑情绪,湖北返乡人员得到周边乡亲的理解。忠兴镇木龙村村民万水平多次为武汉返乡居家观察的邻居送去蔬菜等生活物品。“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我就想尽一点心意,一起渡过难关!”万水平说。

“疫”线有支“红色娘子军”

 “有事没事都不要出门,自己就在家里待着;实在有事,出门把口罩戴好,几下做了就回去……”2月6日,在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三教村,接地气的疫情防控劝导声在村里回荡着。带着广播、拿着喇叭喊话的正是村里的“抗疫红色娘子军”志愿者。
为了让村民知晓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胡市镇三教村充分利用妇女的亲和力,组织了一支娘子军。 “特殊时期,我只是做了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向治燕是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正月初一,村里微信群招募抗“疫”志愿者的号召一出,就得到群里女同胞们的积极响应,一支由34名女同志组成的“抗疫红色娘子军”志愿服务队随后组建。她们分成3个小组,每天两班轮换,到16个村民小组,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解行人戴上口罩早点回家。
“每天这些妹妹都在路上,喊我们不要出门,出门戴口罩。”三教村村民赖廷珍说,即使在家门口择菜,她也要把口罩戴上。
从正月初二开始,这支“抗疫红色娘子军”每天都要走七八公里路进行流动宣传。“志愿者们深入到群众中,给群众做思想工作、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我们相信,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三教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妇联主席徐萍说。

志愿服务队里的“洋面孔”

26岁的法国小伙托马斯·德索尔刚从家乡科雷兹省返回成都没几天,就戴着防护口罩来到他所居住的成都市武侯区桐梓林社区做志愿者。1月31日上午,他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到一个外籍人士居住集中的小区开展上门访问。
第一天“上岗”的德索尔一开始还略显拘束,走访了几户后他逐渐对流程熟练起来:首先要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为他们测量体温;还要了解他们最近去过哪些地方,重点是有无湖北或武汉旅行史;最后要向他们宣传防疫知识,关心他们目前有无生活上的困难。
“我想我这张‘老外面孔’会让‘老外’们感觉更亲切、更友好。”在成都进行餐饮服务创业的德索尔表示,在成都已生活了4年的他非常关心社区事务,在当前特殊时期也希望能贡献一份力量来帮助在蓉外籍人士。
德索尔只是连日来参与桐梓林社区疫情防控排查的众多国际志愿者之一。桐梓林社区是成都市外籍人士最为集中的社区之一,生活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300名外籍人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基层防控和宣传中,许多外籍人士摇身一变成为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好帮手。
在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天华社区,同样有一支由12名双语国际志愿者和8名网格长组成的疫情防控国际志愿者队伍,发挥着积极作用。据了解,该社区目前居住有360名外籍人士,分散在29个小区。入户排查疫情,语言沟通不畅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天华社区通过微信群动员国际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排查小组。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社区的紧急动员,很快得到了国际志愿者们的积极响应,并快速组建起来。
入户排查前,天华社区统一对这支队伍进行了个人防护、体温测量、登记记录等岗前培训。在走访过程中,疫情防控小组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态度获得了国际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德夫·阿南德就走访了几十户家庭。谈到为什么愿意做社区防疫志愿者,德夫·阿南德表示,他自己也经历过入户调查,如果语言沟通不畅,很容易造成误会。他可以帮助外籍人士更好地了解成都的防疫措施。“成都是我的第二个家,参与这项工作也是我为这个‘家’应尽的责任。”(本刊综合) (责编/刘艳梅)
编辑:易贝羽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