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让干部在实践锻炼中 成长成才
2019-12-23 12:15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本刊记者 刘艳梅

实践锻炼是党员干部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年轻干部到基层“蹲苗壮骨”,不仅是新时代党的事业对年轻干部提出的要求,也是年轻干部促进自身成长的必由之路。

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干部?近年来,我省各地除了坚持运用在职教育、专题学习培训等理论武装手段外,还通过挂职、跟班、交流、轮岗等手段,为年轻干部搭建平台,将其放到一线实践锻炼,让其在实践中锤炼成为政治素质过硬、治理能力扎实的人才。


绵阳市参加“三同”教育实践的学员们帮助村民锄草 供图/绵阳市委党校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培养干部

“各小组除了看任务进度、工程质量以外,还要详细了解一下资金投入、档案管理等情况……”安排人督促全村危改进度、检查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到贫困户家中走访,一大早,通江县森林公安局派驻龙凤场镇方山子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宴啟杰就开始忙活了,处理起纷繁复杂的扶贫工作,这位90后小伙子驾轻就熟。

近年来,通江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主战场,以贫困村“五个一”和非贫困村“三个一”驻村帮扶工作为抓手,启动年轻干部“蹲苗”培养计划,从县、乡两级机关和县属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派35岁以下年轻干部进行驻村培养。如今,同宴啟杰一样,坚守在通江县扶贫一线的35岁以下年轻干部还有593名,占全县“三个一”“五个一”驻村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全部为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年龄最小的才21岁,90%以上均为各单位骨干。

“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年轻干部就要勇于在‘急、难、险、苦’的实践一线摸爬滚打,在矛盾问题集中、任务艰巨繁重、局面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锤炼,才能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基层治理能力。”通江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三同”教育实践中锤炼干部

10月24日下午,天空中飘着小雨,在三台县双乐乡王家堰村的稻鳅养殖基地的池塘里,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年轻人努力地帮当地老百姓捉鱼,感受收获的喜悦。原来,这群年轻人是来自绵阳市委党校第二期铸魂班暨第46期中青班(以下简称“铸魂班”)的学员。绵阳市委党校副校长刘仲平介绍:“为让学员体验基层生活,增进与群众血肉联系,提升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铸魂班48名学员分成两组,分别到三台县景福镇鲜家嘴村和双乐乡王家堰村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汇民智,集中三天时间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同’教育实践。”

实践出真知,锻炼长才干。绵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不少学员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和艰辛,但是参加工作后,在机关多、进农村少,坐办公室多、走基层少,客观上与群众产生了‘最后一公里’的距离。”

为真正让学员融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好群众,铸魂班所有学员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用真情互动,分组开展走访座谈、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参观考察、参与田间劳动,了解基层群众的真实想法和迫切需要。大家真切感受到村民勤劳、乐观的生活态度,切身体会到基层干部勇于担当、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党性修养,增强了宗旨意识。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体验式教学,深刻认识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眼睛向下”的意识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这次深入实际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深刻感受到这是从“宏观管理”到“微观改造”,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操作”,收获颇多,为今后转变工作作风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仲平表示:“开展‘三同’教育实践活动,是锻炼的过程,是收获的过程,更是学习的过程。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只有在加强学习中锤炼本领,在勤于学习中提升自我,在善于学习中不断进步,才能克服本领恐慌,才能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够答好时代之卷。”


绵阳市参加“三同”教育实践活动的学员们感受收获的喜悦 供图/绵阳市委党校


在交流任职“大熔炉”中锻造干部

“说实话,这次交流任职,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今年32岁的邓炳辉心里清楚,想要进一步成长,必须走出机关大门。所以,当资阳市委组织部发出交流任职的通知后,邓炳辉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成为今年全市16名双向交流任职干部中的一员,从市政府办秘书一科科长交流至雁江区任保和镇党委书记。

“要让年轻干部迅速成长起来,轮岗交流是一种有效方法。”资阳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资阳市创新开展市级部门正科级干部与乡镇党政正职双向交流任职,为年轻干部开辟锻炼成长新路径。“我们通过层层把关、择优筛选。最终确定8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党政‘一把手’和8名市级党群部门、经济部门的业务骨干‘科长’为‘换岗’对象。”

地域的转变,角色的转化,让这次交流任职的干部们找到了新的干事动力。张书毅是这次交流任职干部中年龄最大的,年近40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从乡镇一步跃进市级机关,从安岳县人和镇党委书记交流任资阳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社会事务局局长。此前,他已在乡镇工作了17年。张书毅坦言:“尽管自己有丰富的基层实践经历,但可能缺乏宏观视野,这次交流任职正是强弱项、补短板,努力提高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能力的好时机。”

对邓炳辉来说,主动投身于基层治理实践,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半年的实践锻炼,不仅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还让我对基层治理与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收获很多。”

为确保选出的干部“长得壮”,资阳出台《双向交流任职管理办法》,明确“双向交流干部”培养6项措施,建立交流干部成长档案,通过“导师”帮带、“双重考核”、设立组织部调研联系点等制度机制,全程跟踪培养,帮助干部尽快成长成才。“通过交流任职,机关干部真正破釜沉舟地到基层去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基层的年轻干部到市级机关开眼界、练本领、显身手。”资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取长补短,才更有利于年轻干部全面发展。”(责编/陈贤凤)

编辑:李凌志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