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太阳部落”的守望者
2019-11-20 17:47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文、图/王兆伟

石渠县纪检监察干部在长沙干玛乡入户查看过冬情况

“因为太阳离我们最近,生命才这样炽热,啊!扎溪卡……”

这是在石渠广为传唱的一首歌。被唤作“太阳部落”的扎溪卡,是石渠的藏语别称。在“太阳部落”里,有一群“雪域卫士”,他们年复一年地在那里坚守,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

9月,是高原上入户“探亲”为数不多的好时节。挑一个太阳当空的好日子,石渠县纪委监委的干部们牵着骏马准备下乡。马队向西北方向行进,海拔越来越高,巴颜喀拉山也越来越近。就在这时,一阵疾风冲下山岭,猛地“扑”向艰难前行的马队。人和马,不约而同都低下了头。还没缓过神来,接连不断的雪粒子便争先恐后砸向队伍。

马队前面的蒋李,是个90后藏族汉子。这个出生在新龙县的年轻人已经在石渠工作了6年多。作为石渠县纪委监委最年轻的干部之一,他每年大半时间不是在群众家里帮扶,就是行进在走村入户的路上。黝黑的脸庞、皴裂的面皮是6年工作生涯留给他的印迹。

“在藏区,最重的工作是民生,石渠县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职工与90余户农牧户结对认亲,用真心建立起干部与群众间的鱼水情。”石渠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巴宗说,蒋李对待与自己结对的3户“亲戚”就像血脉亲人一样。

参加工作以来,蒋李的足迹遍及石渠县169个村的山山水水。多少个严冬,蒋李和同事顶着零下30摄氏度的寒风,穿行几十公里雪地,到农牧民群众家中了解所需所急,为他们送去柴米油盐等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时候,手脚冻僵了,累得走不动了,但当牧民群众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共产党!亚莫热(好样的)!”时,蒋李和同事瞬间感到一切苦和累都值了。

“脚下沾上多少泥土,群众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石渠县纪委常委陈小燕道出了当地纪检监察干部的心声。这名奔波在“太阳部落”的铿锵玫瑰,用娇弱的身躯谱写着发光的巾帼芳华。2017年4月,一起案件交给了陈小燕。当时,石渠县依然被严寒笼罩。为了尽快查清案件,陈小燕和3名工作人员凌晨3点还在西区色须镇团结二村的牧场上找村民调查取证。寒风呼啸,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在屋里围着火炉取暖,工作人员却迈着僵硬的双腿在风雪中奔走;夜深人静,村民们已进入梦乡,工作人员还强撑着沉重的眼帘做调查笔录。克服了重重困难,破除了各种阻力,终于在掌握了有力证据后成功将案件告破,群众利益得以切实维护。

“时时思,不怕千万难;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石渠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林曾任石渠县纪委书记,面对毅然决然艰难前行的战友,这名“老纪检”心潮澎湃,“石渠县纪检监察干部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始终坚守风雪高原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地书写着对扎溪卡人民的忠诚。”

2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2.5万平方公里管辖面积,平均海拔4500多米,最低气温达零下46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成都平原的46%——这群“生命禁区”里的“雪域卫士”们,固执而顽强地坚守在四川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最为偏远的县,践行着纪检人的使命与担当。(责编/周盼) 

编辑:谢鑫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