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成都: 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社区发展治理
2019-08-13 14:50来源:成都《先锋》杂志
何艳玲

当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成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发展、城市治理和社区治理等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要求,将社区发展治理作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以社区治理带动城市治理、社会治理,以打造和谐宜居品质社区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由维稳型的基层管理转向人本型的社区治理,为超大城市的社区治理体制建设贡献成都经验。

深刻理解社区发展治理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重头”。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不再是无序的扩张和蔓延,精细化、精准化的有效治理要求城市治理必须落在城市社区。社区是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的关键,城市发展中的关键要素是人,城市治理必须着眼于社区这一人群聚集的最小单元。

社区作为“一种有别于‘社会’的传统的、富有情谊的社会团体”,自诞生起便对改善城市生活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身社会人、农民工变身为新市民,社区进一步演化为城市治理的基础、社区居民的生活家园、党建引领的阵地和共建共享的平台,对提升城市宜居度和市民幸福度愈加重要。

在新时代,抓好了社区发展治理,也就抓住了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精准高效的城市治理必须聚焦在社区这一居民生存生活的共同体。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积极响应中央强调超大城市要把实现城市治理的重心放在社区的号召,积极为城市治理奉献成都智慧。

科学研判社区发展治理新挑战

近五年来,成都城市辖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飞速增长。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城市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城市发展风险本质是以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不对等,具体表现为产业与人口(人才)之间的不对等关系。二是从应急管理来看,城市风险主要表现为四类突发灾害: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后三类突发灾害在城市中更具典型性,严重影响城市居民安居乐业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防范城市发展风险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是从宏观层面使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城市治理与城市人口需求相配套。二是城市治理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应急管理措施和全过程的灾害预警管理机制,以实现城市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目标。 

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是解决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矛盾。人口是城市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城市治理必须对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关注,对人口数量的关注要求提供与人口总量相应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对人口质量的关注强调人才政策、对外合作,以及与人口发展匹配的产业结构。

因此,把握成都城市发展规律,必须回到对城市中的人的认识。社区治理对吸引人才、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产业,实现和谐宜居的公园城市有着重要的保障功能。新时代背景下,成都将社区发展治理作为城市的基础工作,以社区治理创新引领社会治理新常态,探索符合成都自身发展的社区治理路径和经验,是成都对当前城市发展治理痛点和难点的积极回应和勇敢尝试。

积极探索社区发展治理新亮点

在党建引领下将自主权还给基层,充分激发基层活力是具有突破性的成都社区治理经验。综合来看,成都社区发展治理有三大亮点:机制改革,以党建引领为主;社治推动城治,以社区治理撬动城市建设品质;共治共享,以社区营造为基点推动形成居民共同行动。

机制改革,以党建引领为主。成都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了党组织领导下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社区治理机制,聚民心、集众智、聚力量、为民谋福祉。一是发挥基层治理引领作用与优势,增强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健全全覆盖的组织网络,建立规范运行机制,创新形式多样的治理载体,完善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三是汇集“多元主体、多元平台、多元服务”的多元共治合力,关注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居民个体等各治理主体的能动作用,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发展治理能力。

社治推动城治,以社区治理撬动城市建设品质。成都完善以职能归位为重点的联动推进机制,构建新型社区发展治理格局。一是厘清基层行政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政府委托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职能边界,推进社区还权赋能,构建“政社互动”新模式。二是首创社区公共财政制度,普遍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提升社区公共服务专业化水平,提供精准高效的社区服务。三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老旧城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特色街区创建、社区服务提升、平安社区创建五大行动,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改革民生工程实施机制,增强市民获得感。

共治共享,以社区营造为基点推动形成居民共同行动。社区营造为先,推进社区民主建设,创新多元治理机制,提升基层社区活力。一是从居民自治的角度搭建起社区、院落双层自治组织体系,强调治理为民,实现了广泛的基层民主参与。二是创新专项资金民主管理机制,利用专项资金改善了社区基础设施,提升了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三是以“三社联动”进行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关注和响应社区居民的内在需求,将联动效应推广到社区保障、社区关怀、社区产业发展等关于社区生存和发展的领域;同时,引导居民组织化的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培养社区内部自组织,通过社区能人挖掘社区文化、社区产业等资源,建立起人与社区的紧密联系,提升城市社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让社区和乡村有温暖,有情怀。

社区发展治理启动以来,成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探索形成了温江区“社八件”、邛崃市“三问三审三投入”工作法、彭州市“五维共治”、成华区美好社区指数测评等一系列好做法好经验。未来成都社区发展治理关注如何扎根基层,利用联结机制,调动社区治理各项要素,实现精准的服务,共治共建共享,实现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愿景。

努力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新社区 

传统社区营造路径可以归结为“人文地产景”,即强调人口、文化、地域、产业和景观这五项社区营造内容。成都则提出构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形态,从“产、城、人”到“人、城、产”,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重视人在城市发展中的无可取代的核心地位,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以社区发展治理塑造城市新生活方式的关键是如何在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景观资源、地域资源情况下,实现城市产业与人口的协调发展。

当前成都的城市综合实力和人才吸引力日益凸显。人才是决定未来城市兴衰的关键,优厚的人才政策是城市留人的一个方面,而最终则应聚焦到人才对优质高效的职业发展和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诉求中,打造有吸引力的城,吸引有价值的人。成都发展66个产业功能区,通过打造对人才有吸引力的社区使人才聚集,成都社区治理将成为成都吸引、留住人才的关键。与此同时,要留住人才,必须定位和识别产业人群类型。精准定位产业人群的前提是精准定位产业,根据差异化的人群特征,围绕提升人才引进精准度和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理解人力资本发展全生命周期的需求,优化留住人才、培育人才、发展人才的服务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形成完整的人才链。成都从差异化的人本角度出发,建设集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型社区,既能满足高质量的产业需求,又能提供高品质的生活载体。因此,在如何留住人才方面,成都的回答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社区氛围,创造和谐宜居的高品质生活社区,宜居宜业,这样的城市社区正是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向往之地。

“所有的改变都只能在改变中发生”。短短几年时间,成都在城乡发展治理方面已经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成都社区治理创新的意义不只在于为中国改革奉献成都智慧,而在于改革和创新直指当下及未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即如何在社会矛盾胶着期更好地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持续发展。就此而言,成都社区发展治理创新已经凝练了丰富的全国样本要素!

作者系中山大学教授

转自成都《先锋》杂志
编辑:谢鑫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