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壮大全域文旅经济
2019-07-25 17:39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坚持特色发展,天府旅游名县深耕文旅资源,带动县域经济全面振兴

文/本刊记者 余娜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杜甫重游阆中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阆水歌》,千百年来被世人久久吟唱。

让杜甫念念不忘的阆中位于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有“阆苑仙境”之美誉。

近年来,阆中市凭借旅游资源优势,聚焦“旅游的龙头、对外的名片、发展的主力”的发展定位,坚持以文旅产业为龙头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推动阆中从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经济强市转变,努力走出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之路。

以问题为导向 突破瓶颈谋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之前,来阆中的游客“单日游”比例超过70%。“如何真正实现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对于多年来致力于以文旅产业为龙头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阆中人来说,是一个必须要突破的重大课题。

摆在阆中人眼前的现实条件,一边是资源丰富的最大优势,另一边则是业态单一的最大劣势。“阆中现已形成‘阆中古城、天宫风水、构溪湿地’三大核心景区,境内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阆中古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天宫院,有30处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节文化、科举文化、三国文化、风水文化在国际国内有着重大影响力。”阆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易良分析道,“但是,过去阆中旅游单核支撑、单一观光的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假日经济’特征明显,淡旺季分明,核心竞争品牌只有古城,旅游业态以观光为主,‘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体验产品很少,留不住人、更增加不了旅游消费”。

去年以来,阆中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和举措,确立了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瞄准“夜间旅游”这一薄弱短板,坚持突出全域、全时、全新发展理念,结合资源优势开发特色项目、打造精品线路、优化配套服务,努力破解游客旅游选择不多、停留时间不长等难题,全力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观光休闲向文旅融合并重转变、分散开发向整体打造转变。

规划布局 整合旅游资源

“针对过往文旅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古城景区单核驱动的不足,我们根据阆中山水格局和资源禀赋,规划了‘一核三区两带’的全域旅游格局,科学布局文旅项目。”易良介绍说,“一核”,即以阆中古城、嘉陵江山度假区为核心,建好核心旅游圈;“三区”,即在构溪河湿地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区、在沙溪金沙湾建设康养文化度假区、在天宫院片区建设风水文化体验区;“两带”,即依托嘉陵江建设沿江生态旅游带、依托山水资源建设城郊30分钟乡村休闲旅游带。

围绕“一核三区两带”全域旅游格局,阆中市突出管理体制大改革、旅游项目大推进、矩阵宣传大营销、城乡互补大联动,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组建运行。同时,阆中水城、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大文旅项目加快推进,首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古城端午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活动接连开展……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如火如荼、持续火爆,带动了餐饮住宿、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产业快速发展。

在与阆中古城一街之隔的丝厂、绸厂原址,投资40亿元的阆中市“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已经启动,这里将打造占地5.8万平方米的西城1966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创园集美食、娱乐、购物、文化体验于一体,将于今年年底对公众开放一期项目。西城1966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办公室主任邵大庆介绍:“通过文创园的打造,我们可以把阆中丝厂、绸厂的传统工业文化传承下去,进一步丰富阆中市的旅游业态。项目完成后,预计一年营业额超过3亿元。”

扩大开放格局 做大分好蛋糕

位于阆中城区西北方向的枣碧乡,过去因没有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以及畜禽养殖污水直排河流,生态环境频频亮起“红灯”。

去年,枣碧乡建起了污水处理站,生活废水通过专用污水收集管网统一进入污水处理站,经过一系列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彻底解决了生活污水直排污染环境的问题。环境有了大幅改观后,枣碧乡借势大力发展以竹筏漂流为主的水上旅游和香桃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地,被游客称为“阆中小九寨”。

“阆中推进全域旅游格局的目的是始终坚持一桌席共分享,推动惠民利民政策落地落实。”阆中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李成介绍说,“围绕阆中古城精心打造城郊30分钟旅游圈,在城市周边布局了‘东柑、西椒、南果、北药’四大产业片区,既‘卖花’又卖果,不但大大拓展了阆中的旅游半径,又为农民增收致富铺就了奔康路”。

据了解,在“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方面,阆中市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推动“旅游+生态”,启动古城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扩能、场镇污水处理厂和乡镇垃圾分片热分解处理项目,主城区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5天。推动“旅游+民生”,借力文旅产业链延伸教育、医疗、康养等领域,进一步整合全市文教体育、医疗康养资源要素,让市民享受更加优质的民生保障和服务。

“同时,我们依托文旅发展优势,在联席会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四个方面,深化与南部、仪陇、苍溪等周边县协同发展,签订《阆(中)苍(溪)南(部)区域协同发展规划合作框架协议》等4个合作协议。”易良表示,通过定期召开区域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加强区域重大项目对接,加强区域合作信息和资源共享,推动文旅产业向阆中、仪陇集中,特色农业向苍溪集中,机械制造业及粮油产业向南部集中,促进了产业集群成链发展。   

2018年阆中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0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3.6亿元,带动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35.1亿元;其中,游客平均停留时长增加1.3倍,夜游经济对旅游收入贡献率超过20%。(责编/冯雅可)

记者手记:

漫步阆中古城,当地历史积淀与人间烟火相融一体。
阆中人是奋进的,他们并没有死守古城资源。自确立旅游兴市发展战略以来,历届阆中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换届不换方向,换人不换思路”,围绕旅游建城市、围绕旅游兴产业、围绕旅游惠民生,以旅游为龙头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今年4月,阆中市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并跻身2018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阆中实践证明,走好特色发展之路,最关键的是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同时,抓发展绝不能“任性”,一旦找准方向选定了道路,就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不断夯实基础、厚植优势、形成特色。
编辑:易贝羽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