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2019-06-06 11:19来源:成都《先锋》杂志
张云飞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既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新中国70年辉煌的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可“行”!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我们才能真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从胜利走向胜利。

坚持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它是科学的唯物主义,始终坚持客观性原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条思想路线,为我们的事业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在反对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尤其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毛泽东创造性地用“实事求是”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正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我们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在胜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之后,从当时的实际出发,我们党认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全力以赴地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1978年之后,邓小平理论将解放思想纳入党的思想路线中。解放思想就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据此,我们将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推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面对世纪之交国内外的复杂形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与时俱进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规定之一。与时俱进,就是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据此,我们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科学发展观将求真务实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求真务实就是要将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有效地转化为科学的实践和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据此,经过艰苦奋斗,在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富起来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学习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学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这两条原理是统一的,归结为一点就是必须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这样,就进一步突出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科学判断国情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未改变。因此,必须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不动摇。这样,就坚持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唯物史观是群众史观。始终坚持人民性原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群众路线,为我们的事业明确了可靠的依靠力量。

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和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原理相结合,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路线。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凡是正确的领导都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结果。

邓小平理论提出,必须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情绪、代表群众利益,必须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集中群众的智慧、整合群众的力量。正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联产承包和乡镇企业等新生事物,开启了新时期的历程。199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发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科学发展观提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能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历史唯物论和历史唯心论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正是始终坚持依靠群众,我们才创造了中国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党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如何,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不能丢,必须将群众路线自觉地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当中。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贯彻群众路线的国家治理之道:坚持向人民群众问计来谋划国家治理的思路,坚持向人民群众讨教来查找国家治理存在的问题,坚持向人民群众问策来改进国家治理的措施,坚持由人民群众发力来落实国家治理的任务,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来衡量国家治理的成效。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效由人民评价。这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独立自主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它是科学的辩证思维,始终坚持具体性原则,是我们党的独立自主原则的哲学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原则,为我们的事业指明了正确的前进道路。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我们党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即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尤其是,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正是坚持这一科学原理和革命道路,我们才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新中国成立后,在艰辛探索建设道路的基础上,毛泽东指出,由于苏联逐步暴露出了其在建设社会主义上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走过了一些弯路,因此,必须引以为戒,少走弯路。进而,他提出,搞不清特殊规律就搞不清一般规律,要从研究特殊中间发现一般。正是这样具体地看待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问题,我们才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之后,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各方面的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经济建设、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有机地统一了起来,最终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重点论和全面论、一般性和具体性有机统一的典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关键是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首先要坚持民族文化自信,将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同时,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从哲学上来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坚持“特”。坚持“特”不是拒绝一般规律的例外,而是要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问题,坚持和完善中国道路。这就是要坚持民族性,即具体性。当然,突出民族性并不否认一般规律的科学性,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突出民族性并不排斥国际性。中国经验和全球治理能够良性互动。唯此,我们才能强起来。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具体性原则,坚持了独立自主。

综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尤其是,我们党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最为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科学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为我们事业的成功提供了科学的思想保证。

【本文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课题的阶段成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自成都《先锋》杂志



编辑:谢鑫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