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阳光问廉”问出风清气正
2019-06-05 17:22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文、图/王兆伟

“坐北朝南,站在政府立场考察民意;坐南朝北,站在百姓立场监督政府。”2017年,四川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创新出一种监督模式——“阳光问廉”。

对于“阳光问廉”的效果,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雁飞表示,“阳光问廉”通过曝光问题,让干部“出汗”、群众“解气”,要把“问廉”过程作为党员干部接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过程,真正达到问廉一件、警醒一线、教育一片的效果,推动工作责任落实、干部作风转变。

正风肃纪   一个“支点”撬动新格局

“去年我们在姜州镇民权村举办的‘阳光问廉坝坝会’,现场‘拷问’的是姜州镇和小坝乡。但干部的服务意识不强、作风不实等很多共性问题同样值得其他乡镇反思。”凉山州会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王建春说,会东县委、县纪委早就考虑到这一现状,于是提前约请其余18个乡镇的党委和纪委主要负责人前往现场观摩。

王建春说,“阳光问廉坝坝会”已经成为该县20个乡镇党委和纪委主要负责同志的集体学习会、反思会、办公会。

“以‘阳光问廉’为契机,我们问责了一批干部,整改了一批问题。”据巴中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贾璋炜介绍,2017年以来,该市“阳光问廉”共督促推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等10个领域的专项整治。

四川各地各级干部普遍认为,“阳光问廉”是一个支点,通过问题曝光,能撬动一类共性问题的解决。例如巴中市2017年第一期“阳光问廉”节目曝光了南江县正直镇宝石村“高压锅”支部书记问题后,当地随即探索建立了村级“微权力”清单管理制度。以清单为抓手,巴中积极推进村级小微权力监管改革,从源头上防止“微腐败”。

如果说“阳光问廉”走过的第一阶段是“破”的阶段,那么,如何“立”就成了新一阶段必须面临的问题。四川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纷纷进行探索。

“我们着力将‘阳光问廉’办成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尤其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月度轮训。”成都市纪委常委刘耘芸说,成都市的“阳光问廉”全媒体直播节目《成都面对面·监督问责第一线》保持着每月一期的频率。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对20个县(市、区)的首轮“巡礼”。各地以节目曝光的问题及其整改工作为抓手,推动了成都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巴中市2018年第二期“阳光问廉”节目曝光了南江县下两镇瓦坪村发展茶叶产业3年无成效的问题后,现场推介该县黑潭乡元顶村通过发展茶叶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事例,并集中推出拟受到表彰的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群体,引发场内外观众的良好反响和共鸣。

“作为革命老区,巴中全域脱贫压力很重。在‘阳光问廉’节目现场推介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很好地起到了引领带动全市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作用。”贾璋炜表示,“阳光问廉”的“阳光”就是应该起到“既树标杆、立榜样,又划底线、明规矩”的作用,实现“曝光一个典型、解决一类问题,树立一个标杆,带动一方风尚”的目标。

监督问责   从单向“拷问”变双向讨论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提出,“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几个月后,四川省纪委、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阳光问廉”工作的通知》,带有四川“麻辣烫”风味的监督模式正式诞生。

“麻辣”味道足不足,“烫”得够不够劲儿,仅仅依靠单向“拷问”还不够。于是,变单向“拷问”为双向讨论的“阳光问廉(问政)”新模式应运而生。

“以往的‘阳光问廉’,是将记者暗访到的问题在节目现场予以曝光,属于‘媒体监督’。而我们开展‘阳光问政’,是群众与干部坐下来‘面对面’讨论问题,是‘群众监督’。”南充市南部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赵平说,“这不仅拉近了干群距离,也达到了既曝光警示又当着群众面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他表示,南部县以干群讨论的形式开展“阳光问政面对面”活动,就是为了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争取把活动办成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化解矛盾的‘大平台’、整肃作风的‘大熔炉’”。

“阳光问廉”节目曝光的都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问责党员干部不是最终目的,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才是“阳光问廉”的真意所在。这正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题中之意。

“阳光问廉”节目开办几年来,四川各地在省纪委的指导下全力做好“问廉”的“后半篇”文章,对节目曝光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整改销号,既对问题整改情况跟踪回访,又对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将整改进行到底。几年来,通过“阳光问廉”,全省问责2218人,党纪政务处分1028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指数连续6年提升。

过去3年来,四川全省各地在探索中坚持、在坚持中深化,始终保持“阳光问廉”犀利“麻辣”的锐度、群众满意的温度,使“阳光问廉”成为群众监督高地和社会舆论磁场,问出了干部好作风,问出了群众获得感,干部群众普遍“点赞”。(责编/周盼)
编辑:易贝羽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