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的珙县样本
2019-04-10 09:48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文/郭晓鸣 廖祖君 张耀文

珙县位于乌蒙山扶贫开发片区,是我省贫困山区县的典型代表。2016年,在全县243个行政村中,“空壳村”达168个,占比高达69.14%。面临集体经济发展困难的客观现实和严峻挑战,珙县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到2018年,全县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0万元以上,初步实现全县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历史性突破。

寻找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以多种模式拓展为方向开辟收入来源。坚持以多维拓展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方向,为集体经济寻求新的收入来源渠道。具体而言,珙县探索形成了四种创新模式:一是量化入股模式。集体经济组织将产业扶持资金等财政资金或财政项目、村集体单独或联合投资建成的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折资,入股到新型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组织按股分红。二是服务创收模式。集体经济组织可为政府提供农业技术推广等社会化服务项目,也可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劳务用工等配套性服务,还可为农民提供产前农资供给、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加工销售等生产性服务。三是金融推动模式。整合涉农财政资金600万元设立农业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作为办理农商银行开发的“金猪贷”的风险补偿金基金。四是产业带动型。由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小型农产品加工、花卉苗木等产业,并进行自主运营,或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前端的设施建设及种苗栽培等,引进大户负责后期的运营管理,集体按股份分红或固定金额形成收益。

以资源外引内聚为关键释放发展潜能。通过用好财政、金融和社会资金“三种钱”,达到以政府资源撬动金融资源、以金融资源撬动社会资源的“双轮驱动”,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一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市财政设立的党建发展基金,扶持村集体参股或兴办的从事农牧业生产、乡村旅游的企业、合作社等。二是撬动金融资本投入。推进“政银担”合作项目,与农商银行合作设立“金猪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作为其风险补偿基金,到2018年10月,已收到申请贷款5802万元。三是促进社会资本投入。开展财政资产投资收益扶贫,促进社会资本流入。引进温氏集团、华西能源、亨博利牧业等多家重点龙头企业。四是促进内外部资源对接。构建“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农户/普通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大户”等经营模式,从而产生资源组合的裂变效应,激活沉睡的资源资产。

以党建示范引领为核心培育发展动能。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并汇聚和借助乡土精英的力量。一是创设党员合作社。创建135个以党员干部为核心骨干的党员合作社,以党员合作社为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实施载体。二是加强党员教育与激励。坚持思想教育与激励约束并重,并构建激励约束机制,将村党组织带领发展村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对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进行奖励。三是吸纳本土精英进入农村基层党组织。截至目前,共回引返乡创业人士322人,其中,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74人,有67人直接参与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以跨村联营合作为手段扩大发展空间。打破村域行政界限,探索多村抱团、异地发展等发展模式。一是推动集体经济联营合作。由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额出资作为股本金,成立乡镇一级集体经济组织。二是推动集体经济异地发展。按照“小的依托大的、差的依托好的”的思路,探索集体异地发展模式,以“强村带弱村”为手段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

以扶持政策创新为重点强化发展支撑。创新政策支持体系,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政策支持。一是设置专项扶持政策。探索了市级党建发展基金和县级农业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二是增强扶持政策协同性。将农村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完善和集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量化财政产业扶贫资金。三是构建综合性政策体系。出台专门意见,明确了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财政、土地、税费、金融共4大类,涉及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减免等12小项。

以配套制度建设为保障确保良性发展。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同步健全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制度,从而做到集体经济发展与改革深化、制度建设相互协同与支撑。一是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2017年,先期选择底洞镇小河村等3个典型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并将改革逐步扩散到全县范围。二是健全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制度。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同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行“一核查一登记一备案”制度。建立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确保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运行科学化、规范化。

创新价值的基本启示

珙县样本的探索实践成功回答了长期困扰的“贫困山区是否有必要发展集体经济”“是否能够发展集体经济”“如何加快发展集体经济”等三大重要问题,其经验启示值得其他地区尤其是同类型地区参考借鉴。

重构组织是贫困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以往的集体经济发展能人带动模式往往会存在能人资源稀缺、能人参与集体经济发展激励不足、内部人控制等三大缺陷。珙县的实践表明,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的能人带动模式,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合要素是贫困山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突破。贫困山区发展集体经济要走开放性的道路,必须注重外部要素的吸纳聚集,并使其与本地资源相融合,从而有效克服因分散化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要素短缺而无法实现对类型多样、总量富足但布局分散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困境,实现各类资源资产的资本化和效率化,彻底激活发展潜能。

拓展路径是贫困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必然选择。贫困山区往往不具备发展物业经济和物流经济的发展条件。而贫困山区农村集体经济要实现突破性发展,必须选择一条能够发挥比较优势和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通过多元模式拓展形成集体经营性收入的持续性来源渠道,要聚焦成长空间大、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

提供服务是贫困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方面。当前,贫困山区乡村正发生着产业整体升级、产业业态多元化、经营主体多元化三大转折性变化,从而导致集体经济组织“统”的需求得以增长,其在统筹安排、协调动员等方面的先天组织优势不断凸显,为多元经营主体提供服务可以成为贫困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方面。同时,集体经济组织还可以承接政府购买的公益性服务和为农户提供生产性服务。     
       
打破村界是贫困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路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原有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单元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为了充分整合资源和优势互补,打破行政区域的跨村联合和异地发展,往往能为农村集体经济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政策是贫困山区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保障。贫困山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在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基础上,构建多元政策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和系统性的政策支持体系。(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责编/谢鑫宇)
编辑:易贝羽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