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信息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19-02-26 15:40来源:成都《先锋》杂志
雷晓鹏 何治利

成都,作为中国软件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具备促进信息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当前,成都市正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打造世界旅游名城,亟待以新的理念、新的作为,促进“信息+旅游”融合形成新业态,培育成都旅游科技型企业集群,培育引领旅游行业发展的独角兽企业,抢占旅游产业的价值链高端。

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易逝性、异质性和国际性等特性,这使得旅游业对信息交流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比其他行业更为迫切。过去20年,大量新的信息技术被运用于旅游业,旅游业作为一个开放的复合型产业系统,也为信息技术革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信息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成都具备人才资源富集、智慧旅游发展较好、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等优势,同时,还有政策的保驾护航。

信息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

积极利用成都巨大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及两者形成的海量数据,吸引有志于利用科技革新旅游产业的企业和团队,并在支持和满足这些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完成旅游业和以电子通信为代表的科技产业的融合,最终形成新的业态。要完成这一目标,应当将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科技需求视作融合发展的突破口。

旅游需求的分析。旅游产业是一种消费导向型产业,发展趋势始终以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为中心。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也为精准地捕捉每一类人甚至每一个人的旅游需求提供了可能。通常的以网站或者手机应用为入口,积累大数据从而进行分析用户“有钱、有闲、有动机”的程度,甚至预测用户的旅行偏好,只是进行旅游需求分析的一个常见通道。如果这一部分信息能够与旅游景区、出行情况,通过分析微信朋友圈分享、点赞的照片等细碎信息整合叠加,旅游需求分析无疑就无限度地逼近每一个真正计划出行的人,甚至比游客更知道世界上哪个地方更适合他(她)现在的需求。分析的结果既可以直接投入商业运用,也可以作为旅游产业的数据提供方,供下游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和政府使用。

旅游目的地的构建。现代旅游目的地的构建必须摆脱传统模式,充分运用信息产业的优势。一是在打造之前必须基于有效市场的范围,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这有赖于互联网提供的大规模统计分析的可能。二是在旅行目的地一草一木的塑造上,必须遵循“有利于凝视”的原则,让旅游目的地哪怕是一个垃圾箱、一堵墙,都让绝大部分目标群体有抑制不住拍照、发朋友圈的冲动。这其中需要大量基于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计算。

旅游符号的推广。典型的旅游符号不仅代表着旅游目的地,甚至是某一类旅游的代名词。比如,说起英国乡村,脑海中浮现一片宁静的田野风光,带花园的乡间小屋;说到德国,大概是群山间矗立的城堡,这些都是典型的旅游符号。旅游符号的推广是旅游供给引导需求的关键一步。在传统媒体逐渐衰落,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在电视广告、网站广告以外,有效整合微信、抖音、短视频、手机应用等新媒体形成旅游符号推广的合力,实际上也是旅游业和信息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旅游设施的互联。旅游设施的信息化联通是旅游现代化过程中应用科技最早的领域。旅游网站、租车平台、网上酒店预订、网上旅游攻略等完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基于网络的初步连接。但这样的连接存在着两个比较明显的缺陷:一是缺少异质性,只能大致满足需求,但无法精准地贴合每个游客的需求,毕竟网站需要普适尽量多的游客;二是旅游的内涵在逐步突破原有认知,比如有人觉得像普通市民一样生活才是感知一个城市的最好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旅游设施的互联需要新的广度和深度,呼唤着信息技术有新的应用方案。

信息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议

建立全国性的旅游数据交易平台。加强与国家、省级标准化组织的沟通与合作,结合旅游数据全周期管理及数据自身特点,搭建旅游数据标准化体系框架,制定基础数据采集格式及交换接口标准、数据处理及开放标准、数据交易及共享标准、数据平台及工具标准、数据管理及监控标准、数据安全及隐私标准、数据流通及应用标准等,探索建立全国性的旅游数据交易平台。一方面,完成智慧旅游标准的顶层设计,制定旅游数据资源目录、分类分级规范指南及共享交换机制,进一步规范涉旅数据的采集、加工、交换和应用。另一方面,完成智慧旅游应用标准规范制度,明确涉旅企业接入平台的要求,实现政府部门从“管理者”到“监督者”的转变。

依托四川景区数据资源招商引资。在成都所有景区内建立从门票到消费的电子数据采集渠道。同时,争取省上支持,在成都市布局建立覆盖四川省所有景区的数据仓库,统一保管存储来川游客的所有行程及消费数据。由市属国有企业或者专门部门负责数据资源的运营,并以此为依托吸引旅游科技型企业入驻成都。对入驻成都的旅游科技型企业给予开放数据平台支持等优惠政策,并协助其与景区、市内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逐步探索旅游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业态。

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生态圈发展。随着大众旅游的普及,旅游行业过去传统的线性的生产链走向没落,旅游产业生态圈兴起。旅游产业生态圈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产生、形成与发展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

由于对生态圈内核判断不同,行业巨头正试图从不同的途径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生态圈:一是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他们分别利用搜索、网商、社交的优势,试图建立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的旅游产业生态圈;二是以海航等为代表,打造资金要素为核心的生态圈模式。海航依靠本身的航空资源,与北京市政府成立10亿元北京旅游发展基金,正努力打造涵盖航空、金融、旅游、酒店、邮轮、互联网、景区的旅游全产业链。三是以中青旅等为代表,依托传统旅游业,投资酒店和景区,形成以资源要素为核心的生态圈模式。实际上,无论以何种要素作为构建生态圈的核心,都是以实现旅游资源、旅游人群和旅游消费的全面信息化为最终目标。因此,成都市要构建旅游产业生态圈,应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最大限度地积聚各类主体,增大旅游产业科技创新的“浓度”。

加强旅游科技人才保障。建立成都文旅产业发展专家智库,尽快立项研究促进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政策体系和生态圈要素,对全市旅游科技创新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原则,加强旅游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将高端旅游人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旅游人才服务和培养机制,举办旅游人才招聘活动,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探索建立政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依托成都市优质职教资源,加快建立一批校企合作、教学实习一体化的旅游科技培训基地。

(作者单位:雷晓鹏/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  何治利/成华区纪委监委)

转自成都《先锋》杂志



编辑:谢鑫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