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党员亮证 群众称秤
2019-02-22 16:55来源:成都《先锋》杂志
——双流区积极探索党的建设向党员群众生活领域延伸

王毅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视察时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双流区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党员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时组织针脚“稀”、党员淬火“弱”、群众打秤“软”的实际,坚持党员亮证、群众称秤,聚焦“8小时外”,积极探索党的建设向党员群众生活领域延伸,持续补齐党建短板、改善党建“刚需”,实现党员干部“炼金”、人民群众“聚拢”、基层组织“活泛”的生动局面。

组织建设:变“固定搭配”为“灵活调配”,润物无声领着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政治引领先行,突出领域特征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努力做到哪里有党员群众生活,哪里就有战斗堡垒。

一是把握“建制性”特征优化村级党组织。根据人口分布、服务半径、发展重心等实际,优化调整村(社区)规模,重构建制村(社区)134个,促进村(社区)空间规划、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同步健全村级党组织体系,在村(社区)优化设置党委94个、总支37个、支部416个,按照“地缘”“业缘”“趣缘”等设立片区、楼栋、产业、趣味党小组988个,织密画细村级党组织网格。建立村级党员干部“8小时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走访联系群众3万人次、服务群众4300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400余个。二是把握“功能性”特征建强区域党组织。分类对城乡结合部、新兴领域、社区发展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区域精准“把脉”,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把产业相连、行业相近、资源相承、需求相似的党员组织在一起,按照供给型、消费型、服务型等类别,建立产业园区综合党委、双创人才党支部、产业协会党支部等功能型党组织27个,实现党组织纵横交错、相互补充、矩阵式发展。黄龙溪古镇依托景区管理局,吸纳社区、学校、卫生院、商会、社工组织等景区内党组织组建景区党总支,推进景区共驻共建,提升服务游客休闲娱乐的能级水平。三是把握“流动性”特征创设新兴党组织。根据人群流动规律,瞄准人员聚集度高、流动性大的地方建立党组织,覆盖党员群众流动的生活空间。探索在城市商圈、专业集市、物业管理区域、互联网企业建立新兴党组织72个。在8个商品房小区试点建立“党组织+业主大会和业主代表大会+业委会+监委会”的“1+211”机制,实现居民群众“零上访”。

党员干部:变“闻令而动”为“主动亮旗”,同频共振带着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党员先锋亮旗,着眼转变方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做到哪里有党员群众生活,哪里就有党员现身。

一是立足群众关切开展志愿服务“送温暖”。制定实施《党员分类积分量化管理办法》,创新承诺践诺、评星定级等有效做法,大力开展“心映党旗·奉献空港”党员志愿服务行动,每名党员紧紧围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子女、残疾人等群众生活需求,自觉认领服务项目和岗位,开展志愿服务。全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10余支、服务居民群众3.1万人次,协和街道“五微五员”、黄甲志愿者服务中心“项目化”方式开展志愿服务的经验做法受到中央文明办、国家民政部充分肯定。二是立足示范带动创造美好生活“谱新篇”。制定实施《困难党员帮扶救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分别从区级层面设立100万元,各镇(街道)设立不少于10万元,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基金,大力走访慰问老党员、帮扶生活困难党员;深入实施“155精准扶贫党员示范工程”,先后投入资金120万元,培育扶持7个脱贫示范项目和50户党员脱贫示范户,推进党员示范创造美好生活。在全区党员干部家庭广泛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管好家属和子女,通过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家庭生活影响亲属、带动身边人。三是立足守护家园主动回归社区“作贡献”。针对党员干部下班后大量流入居住小区的实际,鼓励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兼任居住地村(社区)、商品房小区党组织职务,量身设岗定责4200个,促进党员干部不再局限于“8小时内”服务,工作之余主动回归居住地社区、居住小区“报到”,打破单位、地域、身份,积极贡献资源和智慧,投身参与居住地社区和居住小区服务6300人次,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党的观念,发挥先锋作用,与居民群众建立深情厚谊。

服务群众: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管”,同心同向携着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党建服务暖心,促使城乡居民群众铭记党恩、与党同行,努力做到哪里有党员群众生活,哪里就有党旗飘扬。

一是着眼全时段服务群众畅通诉求渠道“有处说”。建立领导干部带头联系、党代表示范联系、党员干部普遍联系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与职工和基层群众结对2.1万对,制作发放联系卡3万份,通过茶余饭后家访、看望、慰问等活动,常态化收集解决职工群众困难和生活需求1.5万个。创新开通“83721000”24小时“一键通”服务电话,实现群众生活服务、咨询、投诉等需求“拨三七二十一灵灵灵”,受理群众来信来电5.3万件,办结群众满意率达98%。制发“中国社区”红马甲1400套,基层群众随处可见“红马甲”开展服务的身影。二是着眼全方位服务群众随地随处感知“有温度”。聚焦群众吃穿住用行等重点生活领域,推进市场商户、超市影院、餐饮酒店、公交地铁党员设岗“亮身份”,设立爱心座位、爱心通道,开展“红色电影展映周”活动;依托国有企业、“两新”组织实施党员先锋服务联盟暨“红海棠”行动,开通“S71路”红色公交。四川金恒德公司评选挂牌“党员诚信商户”20户,40余名党员经营户提出“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倡议,带动1000多户商家自觉诚信经营、合法经营。三是着眼全行业服务群众丰富文化生活“有精神”。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农民工等群体,探索开展党工群共建活动,不断满足各类群体下班后对学习、娱乐等生活需求。组织创新创业人才开展“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革命老区行”等活动,举办“不忘初心感党恩、英才风华映空港”迎新春文艺晚会,提升人才获得感和归属感。依托在建工地打造“党员之家”“职工之家”“民工夜校”,建设“农民工书屋”,展播红色电影,举办“党旗工地飘”系列活动,丰富文体生活,让广大农民工感受党的温暖。

(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治委主任)

转自成都《先锋》杂志







编辑:谢鑫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