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国家和人民需要, 我们就要挺身而出”
2019-01-09 16:15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危难时刻,王仁坤深入一线,带领技术团队在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应急抢险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国家和人民需要,
我们就要挺身而出”
——记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仁坤 



“泄洪槽达到预计水流量,过流成功!”2018年11月12日, 断流超过200小时的金沙江上下游终于贯通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建成都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仁坤紧绷的神经稍稍得到了放松,随即,他又把目光投向了抢险指挥中心的大屏幕……

临危受命  赶赴抢险现场

2018年11月3日17时,金沙江“10·11白格堰塞湖”滑坡残留体高位滑塌,形成二次滑坡,此次堰塞体规模巨大,新增堰塞顺江长度273米、横河向长度195米,体积达1000万立方米,超出第一次堰塞体高度约36米,满蓄库容达到7.7亿立方米,是“10·11白格堰塞湖”的3倍,超过55个西湖水量。

因堰塞湖水位上涨,金沙江上游沿江房屋、道路、桥梁、耕地被淹没,下游沿江村镇和城市百姓生命财产、各级道路、各梯级电站水库及其他基础设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危急时刻,受四川和西藏党委政府的委派,中电建成都院义无反顾地接受了制订排险解决方案的重任。公司党委紧急研究部署,决定由有着丰富的大型水电工程设计、科研及理论经验,具有极强的解决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重大技术难题能力的王仁坤同志牵头主持此次抢险任务。

有着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王仁坤,先后主持了闻名世界的溪洛渡、二滩、锦屏三大国家巨型水电工程的总体设计工作,参与过“5·12”汶川特大地震唐家山堰塞湖工程排险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的制订,指挥过具体抢险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时间紧、任务重,王仁坤立即组建技术团队,连续作战10多个小时,带领团队连夜编制完成了《白格堰塞湖溃堰洪水分析及应急处置方案》。方案是否科学有效,还需要对现场有更直观的了解,他来不及休息,立即登上飞往稻城的航班,奔赴抢险第一现场。

经过7个小时的辗转颠簸,王仁坤终于抵达叶巴滩,还未放下行李,他就直接参加国家能源局金沙江“11·03白格堰塞湖”险情前线指挥部工作会议,分析堰塞湖险情、研究抢险方案。经会议研究讨论,王仁坤提出的开挖泄洪槽方案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被最终采纳。

会后,王仁坤赶回叶巴滩营地已是凌晨1点,还没来得及喝口热水暖暖身子的他就接到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通知,要求2018年11月6日7时提交大型设备挺进堰塞坝的详细陆路进场路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紧急撤离路线。这一夜,王仁坤彻夜未眠,满脑子都在思考解决方案。

工作中的王仁坤

实地调查  掌握一线险情

2018年11月6日5时,叶巴滩气温已是零下5度,王仁坤和技术团队早早集结在办公室开展方案研究。天刚亮,王仁坤便根据抢险需求,安排技术人员兵分两路挺进堰塞湖现场,进一步落实陆路进场通道条件,对滑坡后缘和堰塞坝开展风险调查评估,对大型机械设备进场通道进行实地调查。

快速上涨的堰塞湖水位让开挖泄槽刻不容缓。2018年11月7日晚,王仁坤带领团队通宵研究,提出了“观测—预警—撤离”的应对滑坡局部滑塌风险的防范措施,创新性提出了拦挡坎防护的思路。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王仁坤带领团队开展泄槽开挖方案的论证,形成开挖施工图等成果,并陆续提交到前线抢险指挥部,用于指导施工进度动态决策。

“抢险就是与时间赛跑。”王仁坤带领地质、水工、施工等专业组成的技术团队超前谋划,分析了间隔24天连续两次形成堰塞湖的机理,提出溃堰后河床残留堆积体清除的方案,为后续工作作好准备。

2018年11月12日5时,堰塞湖水开始进入泄槽渠口,这与王仁坤团队研究成果完全吻合。溃堰洪水奔流而下,堰塞库容稳定减少,溃坝风险解除。但此时的王仁坤并没有放松,他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再次挺进则巴,翻山越岭到白格堰塞现场,掌握白格堰塞湖溃堰后河床残留堆积体情况及白格滑坡开裂变形情况,为后续治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各方的齐心应战下,白格堰塞湖抢险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恪尽职守  忘我奉献显忠诚

危难时刻,王仁坤带领中电建成都院技术团队在白格堰塞湖抢险救灾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一时间判断出堰塞体的具体位置并预估灾情;第一时间派出专家奔赴堰塞体现场,前置观测及时分析,并作为抵达现场最快的专家组成员支援地方政府抢险救灾工作;第一时间通过深入论证预判溃堰灾情;第一时间提出人工干预方案以及具体工程措施;第一时间提出叶巴滩电站的减损和预警方案;第一时间将大量论证分析成果提交各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供决策参考……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王仁坤坚持深入一线的忘我奉献。面对众多褒奖和赞誉,他说:“国家有难,我们就要挺身而出,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行动的指向,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最基本的行动自觉。”
(供稿单位/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党支部)(责编/范吴瑕)




编辑:喻灵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