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消除“眼球贫困”的沐川实践
2018-11-21 16:59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刘才能

沐川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把“绿色发展、生态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价值取向,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县、生态康养旅居地、生态脱贫示范区”目标,实施绿色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坚持三条路径 构建四项机制

沐川县以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巩固脱贫奔康的强力支撑,走出生态脱贫的路子。坚持三条路径。一是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引领生态脱贫观念,不断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的县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实现路径。二是建强“绿色银行”,奠定生态脱贫基础,持之以恒大规模开展“生态绿化、重塑山川”行动,锻造出蓝天、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三是发展绿色经济,强大生态脱贫支撑,以生态脱贫为抓手,坚持走现代林业、有机农业、生态养殖、农文旅融合、城乡一体并举之路。

构建四项机制。一是责任压实机制。由书记、县长任总指挥,构建四大战区脱贫攻坚作战体系,落实战区指挥长和县级领导任乡镇工作组组长负责制;构建并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片四包四全一统领”网格化工作机制。二是精准推进机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精准制定县、乡、村、户脱贫攻坚规划,分类推进“五个一批”精准措施。三是群众路线机制。全县党员干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争当脱贫攻坚全能手。四是稳定脱贫机制。坚持科学分类找准致贫原因,系统分析梳理形成长效帮扶机制,落实保基本的社会保障机制、保脱贫的收入增收机制、稳长远的巩固提升机制。

建强五类产业 落实六个保障

沐川县坚持把生态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强县之本、脱贫之基、奔康之源。一是构建产业体系。围绕林竹、茶叶、生态养殖、果蔬、中药材等五大特色产业,形成“五业六带百基地”的特色产业体系。二是做强产业规模。全县产业园区和基地总规模达到53万亩,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8家,农业小微加工企业54家,实现特色农业及融合发展综合年产值31.72亿元。三是强化助农增收。坚持把做大产业基地作为“摇钱树”,把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作为“领头羊”。

沐川县坚持把彻底解决住房危、道路破、就学难、看病贵、饮水差、无收入等困难摆在脱贫攻坚的首位。一是安全住房保障。全县共投入安全住房资金65013.7万元,新建和改建农房12025户,其中,易地扶贫搬迁2453户,危房改造和破旧房提升改造9554户,建设新村聚居点25个。二是公共服务保障。抓实抓细教育扶贫,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精准实施健康扶贫,累计投入资金2.85亿元改善提升医疗条件。三是政策兜底保障。按政策年投入1658万元,切实解决无劳动能力农村人口的生活困难,将10442名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兜底。四是就业扶持保障。扎实推动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定岗吸纳等措施,不断增加贫困劳动力就业收入。五是基础设施保障。开工建设仁沐新高速,加快建设沐五快速公路,构建绿色交通网。全面完成783公里农网升级改造,实现安全用电有保障。六是四项基金保障。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加强部门联动,补齐脱贫攻坚产业、教育、医疗三大短板。截至2018年4月底,沐川县“四项扶贫基金”累计规模达7964万元。
(作者系中共沐川县委副书记)(责编:范吴瑕)

竹林基地  供图 / 沐川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编辑:赵梅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