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脱贫榜样的“小目标”——记脱贫不等不靠的阿木尔都
2018-10-12 15:06来源:四川日报
记者侯冲

【人物名片】

阿木尔都,凉山州甘洛县玉田镇觉铁村村民,首届“四川脱贫榜样”获得者。被识别为贫困户后,他不等不靠,通过在村里搞运输增加收入,随后又学习刷墙技术,月收入超过6000元,顺利脱贫。他有一个小目标,未来要做一名包工头,带领更多贫困乡亲脱贫致富。

【先锋事迹】

10月10日,记者在遂宁见到了阿木尔都。他身着彝族传统服饰,准备参加首届“四川脱贫榜样”颁奖仪式。曾经家徒四壁的贫困户,如今将站在聚光灯下,成为全省的脱贫榜样。

阿木尔都的脱贫故事,要从一辆三轮车说起。

“别个都出去打工,我只能留守种地。”阿木尔都回忆,由于妻子患病、孩子还小,曾经一家人只能苦守三四亩薄地度日。

穷则思变。觉铁村距离甘洛县县城有半小时左右车程,村民们常去县里购买种子、化肥等,常常是大包小包地挤客运汽车,非常不方便。

阿木尔都从中发现了商机。2015年,他购买了一辆电动三轮摩托车,跑起了运输。拉一头生猪10块钱,最多时一车拉四五头。“一年能挣几千块钱,还不耽误种地。”阿木尔都说,看到自己搞运输挣钱后,不少村民也买来了三轮摩托车。

县城跑得多了,眼界渐渐开阔起来。阿木尔都发现,县里盖新房,需要有人刮灰刷墙,是个挣钱的新门路。恰逢村里搞技能培训,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学习刷墙,半年后就跟着施工队揽活了。

“刷墙最难的是兑漆,最累的是抹灰。”阿木尔都话锋一转,憨憨笑起来:“最大的收获是挣钱多了!”几年下来,他几乎走遍了甘洛县县城和下辖乡镇,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

“我还刷了自己的新家。”阿木尔都指着手机里一张他正在刷墙的图片告诉记者,那是他居住的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

如今,阿木尔都一家养了50只鸡,7头猪,还种了核桃、樱桃等,妻子也在县里的加油站上班,一家人去年底顺利脱贫。虽然摘了“穷帽”,他也没忘记身边的“穷邻居”。今年2月,阿木尔都计划带着村里另外5户贫困户一起干刷墙的活。

本以为大家会一致响应,不曾想第一户就碰了钉子。“又爬高又下蹲的,那个钱我挣不了!”邻居木乃子打敲起退堂鼓。

“重活苦活我干,你挑轻松的,先干着试试。”几次登门劝说后,阿木尔都给木乃子打打了包票。大半年下来,一伙人在他的带领下刷了2万平方米的墙,挣了近10万元。

“榜样的作用,名副其实!”听说阿木尔都被评为“四川脱贫榜样”,木乃子打竖起大拇指。

最近,阿木尔都盘算着,要带领村里更多的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我也做个包工头!”

【记者手记】

脱贫需要什么心态?

“从贫困群众到脱贫榜样,你的心态是怎样的?”采访快结束时,记者抛出最后一个问题。

阿木尔都答得不好。他没上过学,不识字,归纳提炼并非所长。但在对他的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他不服输的精神。也许阿木尔都的脱贫心态可以归纳为两点:吃得了苦,看得长远。

抹灰刷墙并不轻松。搅拌沙子时扬起的灰尘,常常呛得他睁不开眼;每天枯燥地重复抬臂动作,有时躺在床上胳膊根本抬不起来。这些辛苦,阿木尔都一一“咽”下。在他看来,虽然国家帮扶力度很大,但如果贫困户吃不了苦,只想着靠政策脱贫,终不是长远之计。

谋长远,就要看得远。阿木尔都曾是村里第一个跑运输的人,当其他村民也买来三轮摩托车后,他又学习刷墙技术。当几名邻居在他的带领下收入翻倍时,他又谋划着怎么把工程做大,并定下要成为包工头的“小目标”。

这些想法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全,却为认认真真、脚踏实地的阿木尔都提供着脱贫奔康的不竭动力。

编辑:喻灵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