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凉山: 以组织力提升攻坚力
2018-07-24 15:56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提升攻坚克难力

任永国 蒲博

安哈彝寨长板桥新村新生活

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2072个贫困村5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个深度贫困县全部“摘帽”……对于贫困问题最突出、致贫原因最复杂、脱贫任务最艰巨的凉山来说,如何确保这一任务的完成是组织工作面临的“时代之问”。
凉山州始终把党建工作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优秀干部资源向一线集聚、党建基础保障向一线调配,以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攻克深度贫困困局。

夯实组织基础  建强前沿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也是群众的主心骨。只有主心骨硬起来,贫困群众腰杆子才能挺起来。
凉山州部分地方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脱节,基层组织思路不清、责任不明,组织生活不规范,“抓常”“抓长”要求不落地,党员作用发挥不好等难题不同程度存在,成为党建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的“痛点”。
2017年8月,凉山州创新实施“筑底强基·凝聚民心”党建工程,通过抓实“党建月会”,有效解决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基层干部不会为不善为等难题。“以前知道党建工作很重要,也很想抓,但就是不会抓、抓不好,有了‘党建月会’,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很多乡镇党委书记感慨地说。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凉山州始终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创新开展“示范党委、红旗支部、星级党员”评选活动,到2020年评定100个“示范党委”、1000个“红旗支部”、10000名“星级党员”,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持续开展“分类提升大行动”,挂牌整顿22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解决基层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
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攻坚合力,凉山州对542个乡镇、3745个村党组织班子运行情况进行全覆盖分析研判,调整不适应、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120名,轮换第一书记433名。大力实施“千名好书记培养引领计划”,加大“万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建库管理村级后备干部1.5万余人。
针对基层一线干部能力素质不适应、不会为不善为等问题,州财政专项列支1500万元,对脱贫攻坚一线9800多名乡村干部进行全覆盖轮训,目前已培训1200余人。全面开展 “一线干部大比武”行动,分层次、多形式组织乡镇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等一线干部参加比武,评选“比武标兵”,充分检验一线干部对工作的熟悉情况、对贫困户的了解情况,各级干部攻坚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支部有力量,脱贫有希望。凉山州还自主研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记实系统,基层干部管理不力、覆盖不全、实效不够等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集结组织力量 汇集过硬攻坚合力
6月20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西昌市召开省综合帮扶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大会,3558名精兵强将组成的11支综合帮扶工作队奔赴凉山州,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
战鼓催征,军令如山。打攻坚战关键在人。凉山州始终围绕脱贫攻坚“头等大事”调兵遣将、排兵布阵,鲜明“重基层”“重实干”用人导向,相继出台在脱贫攻坚中全面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选用好干部、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等意见办法,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严格执行“凡提必下”制度,统筹州县干部资源,从安宁河流域统筹10名干部担任贫困县乡镇党委书记,从第一书记和乡镇事业干部等一线干部中遴选630多名乡镇副职,为重点乡镇配备370名脱贫攻坚、禁毒防艾专职副书记,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和驻村农技员7900多名,保证每个贫困村有3名以上脱贫攻坚专职干部,一线脱贫力量得到极大充实,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人才用在紧要处。
为支持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单位、外省地区、省直单位、省内地区通过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援藏援彝等方式向凉山州选派了大量的挂职干部人才,加上州内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禁毒防艾和计划生育专职副书记等,12000多名挂职干部人才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人才是凉山州当前最重要、最紧缺的战略资源。凉山州制发了《凉山州关于推进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的实施意见》和教育、卫生、农牧、林业等13支人才队伍振兴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的意见(试行)》和《关于推行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县管乡用”管理制度的意见(试行)》,2017年以来通过招录招聘、高校招引等方式,补充5000余名急需紧缺和专业技术人才下沉基层一线,脱贫攻坚一线人才短缺现状得到有效缓解。

突出组织引领 全面激发内生动力
 “永远不忘总书记对我的鼓励,我一定会通过扩大乌金猪养殖规模,带领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今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宣讲报告队到昭觉县哈甘乡开展宣讲,宣讲人洛古有格的结束语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凉山彝区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等问题交织共生,部分群众观念里的“穷根”根深蒂固,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少数地区甚至出现“干部拼命干,贫困户在看”的现象。对此,凉山州有着清醒的认识:只有坚持组织引领,“智志”双扶,培育内生动力,才是实现长久脱贫的关键。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为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知晓度、对党建工作的认同度、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凉山州在脱贫攻坚一线全面开展“讲党课、当先锋、聚民心”活动、推进“四好村”创建和“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深入实施“决战贫困·党员在行动”计划,支持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2500余个,通过支部领路、党员示范、群众互助,实现贫困村贫困党员率先脱贫,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2016年7月,凉山州率全省之先,在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挂牌开办农民夜校。短短一年时间,农民夜校覆盖全州3745个行政村,组织领导干部、技术专家、致富能手上台授课12.7万余场次、上门送学14.2万余场次,累计培训党员群众300余万人次。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为切实提高贫困群众致富奔康能力,增强改变贫困面貌决心信心,凉山州创新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整合各类资金3.8亿元,集中3年时间对全州1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开展素质提升全覆盖培训,目前已培训贫困群众4万余人。
针对贫困群众感恩奋进意识不强、脱贫奔康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凉山州全面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系列宣讲活动,组织600余名州县领导、7万余名党员干部、20余名参与总书记视察座谈的村民代表,走进高山沟谷、田间地头宣讲2万余场次,使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根本性转变。(作者单位:凉山州委组织部)(责编:刘艳梅)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