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构建“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新型基层治理体系
2018-06-06 16:45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何清华

近年来,通江县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基层党建内涵,走出一条符合实际、顺应要求、富有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强化党的领导,聚集基层治理力量。一是选优配强,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坚持从致富带头人中“选”、从复退军人和返乡人员中“挑”、从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提”的原则,不断强化村级班子建设,全县村干部群体呈现出“三增两减一降”趋势(年轻干部、妇女干部、高学历干部增加,干部总数、低学历干部减少,平均年龄下降)。二是整顿建强,不断提升组织服务功能。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升级”活动,采取党群部门帮软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经济部门帮弱村、涉农部门帮穷村的办法,让县级部门与后进村党组织“结对联姻”,共同提高。三是服务聚强,不断激活党员干事活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开展“双联双促”活动,推行“五评五比”党员先锋指数管理和“三块牌子”管党治村方略,激发党员发挥作用。

坚持民主决策,转变基层治理方式。一是培育村民参与治理的自主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班子、村民群众学习《村民自治法》,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利用新兴媒介,宣传村级民主治理的重大意义。二是引导村民追求向上向善的文明风气。利用清明会、坝坝宴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弘扬社会正能量。以法治长廊、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为载体,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三是鼓励村民创建规范有效的自治机制。健全完善 《党支部议事规则》 《村务公开制度》 《民主评议村干部》 等制度,探索出“双向承诺三步走”连带帮扶、“四办一跟踪”便民服务工作法等基层治理新经验,获得群众广泛认可。

完善村务监督,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创新村务监督领导体制。将村党组织与村监委会领导权分离,实行县、乡、村工作联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在乡镇纪委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对村务监督委员会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村党组织出面协调,改变原有的监督定位,由逆向监督向平行监督转变。二是强化村务监督队伍建设。将村“两委”换届与村监委会换届同步进行,通过设定最高年龄界限和最低文化程度等条件,不断提高选人用人标准。组织、民政部门将村监委会成员纳入村干部序列,享受“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待遇,县财政将村干部误工补贴纳入预算,并建立年度逐步增长机制。三是突出村务监督作用发挥。村监委会全程参与村“两委”班子的议事决策,特别是在干部培养、工程立项、“三资”管理等重大事项上,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实现无缝监督。

培育新型组织,健全基层治理体系。一是创新基层单元,激发农村自治活力。将行政村划分为许多小村落或小院落,每个村 (院) 落均制定自治章程,成立党小组,负责召集群众民主议事,形成“两级村民自治”的基层治理格局。二是整合乡土资本,重构传统价值体系。挖掘农耕文化中的互助合作内核和工业信息文化中的公平效率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融合,让现代的法律知识、价值追求与传统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协调发展。三是改革公共服务,探索多元协作模式。在主体多元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企业、民间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由市场提供环卫、安保等公共服务,以承包经营的方式由企业来组织实施邮政代办等业务,以财政贴息的方式引导金融系统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系中共通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编:刘艳梅)
编辑:易贝羽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