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八面来风
2018-06-06 14:53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明知山有虎,不向虎山行

邵火焰

古罗马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两条大河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它们穿过崇山峻岭,来到沙漠的边缘。它们一筹莫展,讨论着该怎么办。其中一条河说:“我一定要流过去,找到大海。”另一条河则说:“不如回去再等机会,如果前进,可能还没有流出沙漠就干涸了。”结果一条河执着前进,干涸在了沙漠里,另一条河则回到了源头,等到了良机,最终流向了大海。
瑞典人克洛普是一个登山爱好者。1996年春,他骑自行车从瑞典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脚下,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峰。但在距离峰顶仅剩下300米时,他果断决定返身下山。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在于,他预定的返回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仅需45分钟就能登顶,但那样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却无法认同他的决定,不想前功尽弃,毅然向上攀登。虽然他们大多数到达了顶峰,但已经错过了安全返回的时间,最终全部葬身在暴风雪中,让人扼腕叹息。而克洛普经过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在第二次攀登中轻松地登上了峰顶。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曾是很励志的一句俗语,激励人们面对困境迎难而上。但其实很多时候,特别是在人生遭遇困境之时,“明知山有虎,不向虎山行”也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在人生的旅途上,一旦遭遇不可扭转的困境时,不要一味地继续向前,要及时醒悟,寻找绝处逢生的新出路。适时的“不向虎山行”并不是退缩,而是一种冷静的智慧,一种成熟的象征。方向错了及时回头,方法错了另辟蹊径,时间错了马上调整对的时间,这些看似“迎难而下”,实则是重振旗鼓走向成功的开始。(摘自《思维与智慧》)


成为“确实了不起”的人
 
莫言

不久前,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作了一个演讲。在演讲中我说:“我们不可能都变成马云、比尔·盖茨。当然,马云、比尔·盖茨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他们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我的这段讲话被一家媒体做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诺奖得主莫言:“马云、比尔·盖茨没啥了不起”》。
其实最同意我这几句话的,很可能是马云和比尔·盖茨。因为真正了不起的人,从来都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没什么了不起”。而只有那些“没什么了不起”的人,才会狂妄地认为自己了不起。
我当过20多年兵,当兵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据说是拿破仑说的。其实这句话是片面的,如果所有的士兵都成了将军,谁来冲锋陷阵?一将功成万骨枯,当了将军的士兵是极少数,构成一支军队成分的大多数是根本不做将军梦的士兵。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未必就不是好士兵。后来有人告诉我,拿破仑的原话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当不好士兵的士兵绝对当不好将军。”拿破仑的意思是鼓励士兵要有理想,有抱负,但同时也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一个社会里,有将军必有士兵,有老板必有员工,有领导必有下属。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概也是如此。这就是说,要踏踏实实地从最普通、最琐碎的工作干起。我们希望大家创新、创业,做大事、发大财,但毕竟最终能做成大事、发大财的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是在普通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着。这样的人是支撑社会的最坚实的基础。(本文为莫言在汕头大学2017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有删减) 


敬畏食物

张炜

现在有些学问高深的人,也注意从最基本的传统经典开始学习,并用在教育下一代方面。像一些家训,一些幼年启蒙读物,有的需要摒弃,也有的可以借鉴。传统经典里面对一些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是过于严格了,但想一想有的是巩固文明的,有的是意旨深远的,都可以从伟大的民族精神中追根溯源。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何等的好!有了这样的思维,再去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文明传统,不得不产生敬畏。
但是,现在这种敬畏我们不但没有了,而且相去甚远,连个踪影都看不到了。我们现在是怎样的?单讲吃饭,刚刚有点东西可以挥霍了,有些场合就像当年的慈禧太后用餐差不多,奢侈到吓人的程度。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那段饿死千千万万的人和吃树皮、观音土的历史,它近得就像刚刚转身,还没有来得及走远,这边就如此穷奢极欲起来。
一个人能吃多少?不过是那么一点点,可是菜要一道接一道上,桌子比乒乓球台还要大,最后吃掉的还不到十分之一,绝大部分都要扔掉。
对食物的敬畏就是对生命的敬畏。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它们都要损失掉自己的生命来到人的面前,变成食物,让我们果腹。想一想这是多么重大的事情。一根黄瓜、一个地瓜、一条鱼、一只羊……它们终止了自己的生命,变成了人的食物。
该不该敬畏食物?我们明白了这些,才会理解西方常常出现的场景:吃饭前群体祈祷并感谢上帝赐予食物,还有那些宗教人士,他们宰杀生灵的时候,会轻念一句话,然后再做,这里面表现了多少的无奈和悲哀。(摘自《南方周末》)(本版插图/杨永)(责编:蒋筱青)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