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
2018-05-22 17:20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5月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信念。当此重要节点,我的脑海里又一次浮现瞻仰马克思故居的难忘情景。

追寻信仰之源,是我的夙愿

记得2011年7月下旬的一天,我在德国考察的行程中,专门去特里尔市瞻仰了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故居。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学习考察。

德国这个哲学的国度,向来不缺思想家。德国人素以严谨、尚学、思辨著称,哲学大师灿若星辰。除伟大的马克思、恩格斯外,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康德、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唯意志论创始人叔本华、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生命哲学奠基人狄尔泰、现代哲学开创者尼采、分析哲学创始人维特根斯坦、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海德格尔等,每一位都是发出耀眼光芒的思想巨星。

诞生于特里尔的马克思,吸收黑格尔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合理内核,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集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于一体的集大成者,更是被另一位革命导师恩格斯称赞为“首先是一位革命家”。到德国马克思故里考察,追寻信仰之源,是我的一个愿望。

这一愿望源于我上大学期间的思想收获。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开启的火热年代。1983年3月的一天,我们收看了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会的电视直播。记得胡耀邦在大会上发表题为 《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 的讲话,其中讲到: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向马克思请教,认真学习他的著作,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现在查阅资料得知,那一天是3月13日,第二天便是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纪念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那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还播放了电视连续剧 《卡尔·马克思的青年时代》,电视连续剧中青年马克思在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上激情演讲、用羽毛笔奋笔疾书等镜头,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年我上大三,一系列纪念活动加深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对马克思生平事迹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马克思学说的兴趣。

马克思学说博大精深,尤其是 《资本论》 等著作深奥难懂,有时因句子太长,倒装句、复句太多,理解起来费时费劲,没有必要的基础理论难以入门。

时间进入大学快毕业的那个学期,党组织在讨论我入党的一次支部会议上,党支部书记对我说:“从申请书看,你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还不清楚,需要再学习、再提高。”党支部书记是教政治经济学的老教师,信仰忠诚、知识丰富,平时戴着金边小框眼镜,像一个老先生,这次他摘下眼镜,说话表情很是严肃。

会后我认真地去体会他的话语,后来我渐渐明白,老师之所以严肃地指出这个问题,那是因为这不是一般的知识问题,这是一个涉及理论清醒、信仰坚定的问题。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入党与认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原来有如此大的关系,我遵照老师的要求,把政治经济学中资本主义部分学习了一遍又一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会被一种更先进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所代替,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一个基本规律。

经过再学习再认识,加上党组织的培养,我在大学毕业前入了党。在这之后,马克思这个光辉的名字,成了我心生的敬仰;马克思的故乡,也成了我心驰神往的地方。

马克思故居纪念馆外景 图/新华社


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

马克思的诞生地特里尔,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位于德国西南一隅,离卢森堡20余公里,是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城市之一。特里尔城风景秀丽,整座城市由绵延的山峦、弯弯的摩泽尔河尽情装点,显得格外宁静、优美。蓝天白云之下,绿水青山环绕,葡萄园布满山坡。

别看这座小城仅有10余万人口,但它却因马克思而闻名天下,也因辉煌历史而享有盛名。它比罗马城早建1300多年,历经战争风云,于公元287年成为西罗马的首都之一,有“第二罗马”之誉。公元前16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将这里建成后方重镇。罗马帝国时期是特里尔的黄金时代,至今遗迹尚存,特里尔也因此是德国现存古罗马时代遗迹最多的城市。

进入特里尔,看到古罗马时代的建筑还屹立原处,仿佛诉说着漫长历史长河中的城市辉煌。我们一行顾不上去欣赏特里尔黑城门的建筑艺术,也顾不上去参观代表典型古罗马生活的凯撒浴场,怀着崇敬的心情径直赶往马克思故居。

沿街向市中心走去,来到布吕肯街10号,眼前就是久仰的马克思诞生之所。一幢临街的灰白色楼房,淡黄的墙壁、咖啡色的门楣和窗沿以及乳白色的窗扉、淡青色的屋顶,这个三层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马克思故居在街道一排建筑的中间,左右紧挨着别的楼房,高度相差不大,是当时德国莱茵地区典型的巴洛克式民居。小小的门牌上写着10的编号,门的右侧挂着方块型的马克思故居纪念馆牌,再右边镶嵌着伟人的铜质头像,那是熟悉的“大胡子老人”浮雕,金字镌刻着“在这栋房屋里,1818年5月5日,诞生了马克思”。仔细端详之际,心中升起特殊的情感。

进入故居大门,几名工作人员在入口处忙碌而友好地张罗着。我们领了语音解说器,有中文、德文、英文等语言可供选择。有关马克思的书籍和纪念品,摆放整齐。说明书有中、德、英、俄等多种语种,中文有简繁两个版本。

随着轻柔的语音解说,我们依次出入各个展室,仔细看着、听着,不时驻足停留,每每被一件件实物用品、一份份著作手稿、一段段文字介绍所吸引。

在马克思故居第一层,陈列着马克思生前用过的桌椅、书柜等用具,放映着有关马克思的电视片,还有一间会议室供举办讨论有关马克思话题的各种活动。

在第二层,有马克思家庭成员的照片、各种证书和一些珍贵史料,介绍了马克思的出身、青少年时代和他所受的教育,他和燕妮早期的联系,作为年轻律师和政治哲学家的发展过程,和恩格斯一生友谊的开端,以及1848年欧洲革命后的流亡生活、与工人运动的关系等等。

在第三层,主要展出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手稿等史料。一路参观下来,展室虽然不大,但满屋弥漫着思想的味道。这些珍贵的陈列品,让我的灵魂再次受到洗礼,心中最高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为人类幸福而工作”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有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人生梦想。记得曾经读过马克思的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一文,此次参观更是对此仔细领悟,深为青年马克思的远大理想所折服。

马克思从小在家中接受父亲的良好教育,一直到1830年秋,12岁的马克思进入特里尔高级中学。1835年秋毕业前夕,马克思和同学们面临升学和就业的问题,大家都在考虑自己的前途。但马克思的择业观与众不同,他的毕业作文阐述了选择职业的独到见解,表现出思维的理性框架,远远超出那个时代他的同龄人。

有一段至理名言,为我们耳熟能详,他在毕业作文中阐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一名十七岁的中学毕业生,已经把自己的职业同为人类服务联系起来,阐明选择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赋予人生价值的职业。这是何等高远的志向、何等豪迈的境界!这段启迪心灵、动人心魄的经典话语,激励了多少热血青年啊!

《共产党宣言》

激发我们志向的还有展出的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这部不朽著作时,他们分别只有29岁和27岁。

专栏里,可以见到 《共产党宣言》 多种重要版本和早期译本,当看到陈望道首译的中文版 《共产党宣言》 时,不禁肃然起敬。1920年3月,29岁的浙江籍青年陈望道,在他的老家义乌县分水塘村,钻进逼仄的柴屋,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废寝忘食地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第一次出版,首印1000册。斯时,距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合著出版 《共产党宣言》 指导世界工人运动已经72年。《共产党宣言》 中文版的出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崭新一页。

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有一本泛黄的 《共产党宣言》 中译本,其封面清晰可见“周恩来,一九四二.十二.卅,延安”字样的签名。从版记看,这是成仿吾、徐冰翻译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一排大字“共产党宣言”标题之下是稍小的德语标题,右上角书写有“R3484”字样的编号,右下角印有繁体字的版记辑数、著作者、翻译者、出版年份。这是第一本从德语直接翻译的中译本,1938年在延安作为马恩丛书第四辑出版。

伟大的 《共产党宣言》 无疑是展览的一个重头内容。1845年2月至1848年3月,年轻的哲学博士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流亡三年,他与恩格斯共同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出席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他们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而被大会完全接受,并被委托负责起草一份准备公布的同盟纲领。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他们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用德文写成了这份世界上最早的、完备的理论与实践的党纲。宣言最初以23页的德文小册子形式印刷,只印了100多份供同盟成员使用。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后来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共产党宣言》是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这份伟大党纲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标志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尽管世界经历风云变幻,宣言的科学洞见和真理力量仍是不可撼动的。

德国时间20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游客在马克思故居参观 图/东方IC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

展室内还陈列了不少马克思的雕塑、画像。有一个印有马克思头像的瓷盘引人仔细端详。一尊塑有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一起的塑像,更是令人感动万千。这尊塑像表达了两位革命导师最伟大最亲密的友谊。马克思与恩格斯并肩而立,两眼向前、目光炯炯,透出对人类命运的深邃思考,强有力的手势宣示着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共同意志。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一次见面是1842年11月在《莱茵报》编辑部,两人成为终生挚友的故事从此开始。马克思在思想上是富有者,在经济上却常常贫困交加。在晚年写作《资本论》的紧张日子里,他以超乎想象的坚强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在穷困潦倒中笔耕不止、坚持战斗,在恩格斯的无私帮助下写就不朽的《资本论》。恩格斯的父亲是工厂主,家境比较富裕,为了共同的事业同马克思走到一起,不仅在经济上不遗余力地对马克思一家慷慨解囊,而且在事业上与马克思志同道合,亲密战斗40年,共同研究学说,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共同办报编杂志,共同撰写 《共产党宣言》 等光辉著作,共同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继续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夜以继日整理、编辑、出版《资本论》最后两卷遗稿,几次累得病倒,花了整整11年时间,终于完成这一鸿篇巨制。列宁评价说“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各样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后来的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友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越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伟大的,也是谦逊的。他们把友谊建立在共同的理想追求之上,相互欣赏、心心相印。马克思说自己总是跟着恩格斯的脚印走,恩格斯则认为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

参观至此,我已被这种伟大友谊所感染。再看看现实生活中,那些争名夺利、沽名钓誉的人和事,可以说比比皆是。相比之下,高尚与渺小,差距立现。有关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伟大友谊,真是一段感人至深、令人动容的颂歌。参观至此,已是灵魂如洗了。

欧洲名人的故居一般作为纪念馆被保存下来,马克思的故居也一样。据介绍,布吕肯街10号的这所房屋,是马克思之父亨利希·马克思于1818年4月租下的。亨利希·马克思长期从事律师工作,和荷兰籍妻子罕丽达都出身于犹太家庭,在社会上素有名望。房屋的一楼作为律师事务所,其余供全家居住。一个月后,在二楼靠楼梯的小室里,一个男婴诞生了,他叫卡尔·马克思,成为影响世界历史的伟人,这一天是5月5日,成为人类所铭记的日子。

马克思诞辰200年来,人类社会发生历史巨变,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018年4月13日,一座高4.4米、重2.3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远渡重洋,在特里尔市中心的西蒙教堂广场落成,在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正式揭幕。从此,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小城,增添了一处瞻仰伟人风采、追寻理想源头的处所。

当我们一行依依不舍地离开马克思故里时,思绪万千。千里迢迢来到特里尔,只为在马克思故居呼吸思想的空气,浸润“千年第一思想家”的品格与灵魂。这次追寻初心之行、精神补钙之旅,催人奋进、终生难忘。(文金)
编辑:易贝羽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