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策马扬边”铺就便民利民智慧路
2018-04-09 15:05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郑万湖 刘彦
 

马边苗寨  供图/马边县委宣传部

 
马边县地处四川省小凉山腹地,山高路远、沟壑纵横,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信息传递相对迟缓滞后。该县坚持科技引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党的建设,聚焦全县1.02万户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目标任务,依托电信IPTV在全县20个乡镇123个村(社区)全覆盖创建应用“策马扬边”党建信息平台,有力推进“数字电视+互联网”与服务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全国首例实现融媒体平台全覆盖的贫困县。2018年1月,马边县“策马扬边”党建信息平台被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印发专刊信息推广经验。
 
数字平台 畅通信息渠道
 
“打开电视就可以了解到县里的大事和扶贫政策,真是太方便了!”马边县劳动乡福来村群众周元雨自接通了电信宽带数字电视“策马扬边”党建信息平台后,足不出户就把马边的大事小事“一网打尽”。将宣传阵地、公开公示、远程教育等传统平台移植到群众家庭电视平台,马边22万彝汉群众真正实现了“人不出门百事通,足不出户知全国”,彻底改变了马边信息闭塞、通讯不便、办事效率不高等制约和束缚。
 
这一改变,也许在经济发达地区并不新鲜,但对于马边县广大彝族群众而言,却是一种革命性的探索和全新的体验。
 
2017年6月,马边县委常委会决定启动“策马扬边”信息平台项目建设,要求县委组织部组织技术力量攻关攻坚,聚焦便民服务重点,最大限度服务彝区群众。“当时,县委给我们1个月时间,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按照本土化、便民化、通俗化的要求,从领受任务到初具模型、再到调试使用,我们3名研发同志整个月待在办公室,反复琢磨、全心投入。”马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王海斌回忆道,“得知‘策马扬边’平台为广大群众所认可时,我们感到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便民平台 服务生产生活
 
服务彝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是开发“策马扬边”平台的初衷。为此,平台从栏目设计、内容筛选、服务方式等方面全方位体现便民理念,彰显为民情怀。为构建便民化栏目模块,县委组织部会同全县26个职能部门、20个乡镇和部分群众代表,先后4次召开座谈会,磋商平台栏目设置方案。结合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最终确定了党建马边、脱贫马边、民生马边等10个模块,将各类党建信息和惠农政策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展现在群众面前。
 
“以前群众对办事流程、所需材料不清楚,有时为了办个证要来来回回耽搁几天的时间。自从‘策马扬边’平台开通后,办事群众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在家就能掌握详细信息并把相关的材料准备齐了,既让群众少跑路,又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平台开通后,我们一次性办结率达到了98%以上。”政务大厅服务中心主任李帆说起平台,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便民”是平台生存的核心,为了让平台不沦为“僵尸平台”,县政府办统筹农业、林业、人社、公安、民政、教育、卫计等部门,将群众经常办理的50余项办证事项和办事程序制作成简易流程图、漫画等形式在民生马边栏目上公开,并全面公布各类便民事务办理咨询热线,落实专人全天候提供在线咨询服务。针对路途遥远、行动不便的群众,相关责任单位提供“全程代理”,并及时反馈办理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已为10348名群众代理办结事项12596件,全县群众社会满意度评价排名较2016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无一起因办事办证而导致的线上或线下投诉。
 
阳光平台 接受全面监督
 
“以前到乡上、村上办事,认不到人,不晓得找哪个。现在通过电视,我就晓得该找哪个了,每次跟他们打电话过去,态度都很好。”说起干部作风的转变,马边县三河口乡星星村村民阿克格付感慨道。
 
营造全民参与监督管理的“阳光生态”成了马边县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常态,“我们把全县的村组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姓名、职务、照片、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在电视上进行公开,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让党员干部时刻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辖区内的老百姓认得到人、叫得出名、联系得上。”王海斌介绍,通过村组干部和党员的集体“亮相”,让他们时刻铭记自己干部和党员的身份,规范言行举止,改进工作作风。
 
除此之外,马边县创新“双向监督”监管模式,进一步增强监管实效,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每季度县纪委监察委都会督促各乡镇将每个村(社区)的党务、村(居)务、财务等资料及时公开。“依托平台后台管理功能,我可以随时对村务管理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在线远程监督,通过基层群众和上级组织的双向监督,彻底扭转了以往村上一年报一次账,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也因此持续好转。”县纪委、监察委干部封飞介绍。截至目前,阳光乡村栏目共上传“三务公开”信息3846条,征求意见281次,及时纠正了“程序上没走到位”的村(居)务处理事项489件,完善运行方案2067个。
 
致富平台 传授脱贫本领
 
“我们村上不少村民都发展了茶叶,今天的农民夜校就是让大家一起学习茶叶的种植和管护技术。”湾儿沟村第一书记彭文君点开信息平台中农技服务的内容,电视里县农业局的专家从茶叶的育苗、栽植、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结合课件PPT,图文并茂地为大家远程授课。这一幕发生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湾儿沟村,通过信息平台开展技术培训已成为全县114所农民夜校的“必修课”。
 
针对贫困群众产业发展缺技术、脱贫致富缺门路等问题,县委组织部结合以往开展远程教育的经验,制作上传符合本地实际的种养技术教学视频80余条,并多渠道收集发布企业招聘信息60余条。“以往是看电视,现在是用电视了,春节后,我们村就有40多位村民看到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到外地务工了。我们平常遇到产业发展技术上的问题,打电话给专家团队,他们还要上门服务,共产党瓦吉瓦(彝语:好得很)!”建设乡湾儿沟村村民曲别彝古说,自从有了平台,他们再也不为脱贫奔康发愁了。
 
曲别彝古所说的专家团队,是信息平台的成果之一。通过设立意见反馈板块,广泛收集贫困群众各类涉农技术指导需求,县委整合农业、林业、畜牧等专业技术人才建成了20支专家团队,根据技术需求和种养时令节气、地形土壤酸碱度、生产生长特点,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开展技术指导。“线上+线下”的“双线培训”不仅限于农技服务方面,通过和碧桂园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深度合作,马边县开展彝族刺绣、厨艺、电子商务等订单培训8697人次,有效提高贫困户就业技能。
 
“策马扬边”党建信息平台搭建起了党群服务“连心桥”,不少党员群众纷纷表示:党的脱贫攻坚政策越来越贴心,干部服务意识越来越强,办事容易多了;村里的事越来越公开透明,心里敞亮多了;致富门路越来越广,脱贫致富更加有信心了。 (作者单位:郑万湖/乐山市委组织部;刘彦/马边县委组织部) (责编:余娜)
编辑:范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