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其他
第一书记 为贫困乡村带来看得见的变化
2018-03-13 16:30来源:先锋
《先锋》编辑部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都作为四川“首位城市”,被寄予厚望和重托。

新年伊始,成都市召开全市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慰问第一书记,总结交流经验。中共成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元坤出席并讲话,对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开展的大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两年来,全市广大第一书记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与农民群众一道,戮力同心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体现了服务大局、甘于奉献的政治担当;
他们始终牢记组织重托,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聚力抓产业、引项目、谋发展,使贫困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明显改善;

他们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根基层、务实奉献、攻坚克难,为全市116个省定贫困村、7.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100个相对贫困村、2.6万相对贫困人口脱贫摘帽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们自觉服从组织管理,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要求,以过硬作风树立起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

他们中,有许多感人事例:

有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常年驻村,难以照顾家人;有的人新婚不久,便一头扎到基层,孩子出生都无暇照顾;有的人起早摸黑,风里来雨里去,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

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

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全市的第一书记选派已进行到第五批,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按照市委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优的质量推进各项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勇于担当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增强工作本领,科学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锤炼严实作风,切实展现第一书记的良好精神风貌。

脱贫攻坚一线奋战的年轻人——

见证穷乡僻壤向森林公园华丽蝶变
郑文波(成都市政府办公厅派驻金堂县淮口镇龚家村第一书记)

脱贫攻坚工作包含三大要素:领导班子、基础设施、集体产业,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领导班子。为此,我们一是优化组织设置,将原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党总支主抓总牵头,负责总体规划、项目招引;党支部负责产业、新村建设项目落实。二是建强领导班子,选派熟悉农村工作、产业发展的机关干部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通过换届选拔年轻党员进入班子,储备“能人型”后备干部人才。三是改进工作作风,班子实现了年轻化、信息化,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采取盘活村内既有资源与争取上级帮扶相结合的方式注入发展活力,走造血式扶贫道路。将村内资源分为三大类别:耕地和林地、宅基地、道路和蓄水池等资产。为盘活既有资源,一是引进社会资本流转耕地、林地发展油橄榄产业,打造油橄榄主题公园;二是争取土地整理政策,让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上市交易,实现资源变资金;三是使用道路和蓄水池等资源性资产,折价入股驻村龙头企业,让农民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龚家村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起来,群众获得租金、务工收入以及新村建设换得的指标等收益的同时,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得到较好满足,为全村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奠定了基础。
在这里,我见证了龚家村从无人问津的穷乡僻壤向一座远近闻名的森林公园的华丽蝶变。

到一线摔打磨砺是成长必修课
谈梦泽(成都市委组织部派驻简阳市武庙乡团堡村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我切实感到,在一线摔打磨砺,是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
感触尤深的一点,强党建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最大抓手。村村户户致贫原因或有不同,但制约发展的根本往往有三:人力流失严重、产业一穷二白、思想守旧落后。解决之道,同指一个关键——党建。团堡村脱贫最大的保障,是上级党委的坚强正确的领导,政令决策传达通畅,村支部、工作组作用发挥有效、贯彻有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党的组织覆盖和政治覆盖,通过“农民夜校”“坝坝会”走村入户等,一家家地凝聚了全村思想共识;最重要的力量,是全体党员,凭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发挥,通过群众工作、结对帮扶,拉近了党群关系、奠定各项工作的基础。这个过程中,是靠干事把党员拧在一起,靠实干把队伍团结起来,靠服务把群众凝聚在我们身边。
曾经,“以人民中心”对我这个典型的“三门干部”而言只是一个概念。而现在,我有许多故事可以诠释。在团堡村,枇杷李子是老百姓的命根。这些水果,一年有20多道工序,一亩地种七八十株,亩产约1500斤。好的年成,扣掉成本,一亩地不过能挣1500元,1斤1块利。一筐50斤重,60多岁的老人要挑两筐、走20里山路去卖。贫困户一年的全部收入,有的还不到2000元。回想走访过的贫困户的神情,让我深刻感受“人民”的内涵,也促使我不断思考、深化对自身使命的认识。

怀揣真心 学习农村感恩农村
贺春天(成都市老干局派驻邛崃市水口镇李桅村第一书记)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修路的时候,一名党员主动站出来做群众工作,让我意识到,在脱贫攻坚中要切实发挥好党员作用。我们成立了以第一书记、支部书记为组长,基层党员为成员的产业发展党小组,带领组员一起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宣传政策、协调土地,取得了良好成效。柑橘产业从100亩扩张到1500余亩,茶叶从200亩发展到400亩,周边群众通过务工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党员带头冲锋和党小组模式,就打不好脱贫攻坚战。
扶贫先扶志,不等不靠自身拼。在邛崃“精智党建”的指导下,我们将党员干部和贫困户全部结对,引导贫困户积极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结对党员定期定时走访慰问,查看收入、生活、身体等情况,对其收入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结合各户的发展愿望,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帮扶。比如,有些贫困户劳动能力有限,结对党员就帮其代养黑猪,增加收入;有些农产品卖不出去,我们就找帮扶部门“义买”,解决销售问题。工作虽然平凡普通,但是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两年来,李桅村新建了9条村道4.5公里,产业从无到有,形成了以柑橘、稻田养鱼和茶叶为主的产业架构,21户相对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10744元增加到2017年的16800元。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怀揣一颗真心,就会赢得支持。

我们的决心 就是群众致富的信心
高丽萍(成都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派驻大邑县金星乡雁鹅村第一书记)

扶贫首先要扶志,核心是强组织转作风,增强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决心。到村第一个月,我做了两件事,一是带领村干部深入所有贫困户家中走访,走遍雁鹅村每条路每片山。既是为了后期工作做准备,也是为了转变村干部作风,带头示范干事创业的决心。二是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和带头致富的决心。村里的党员种养殖户纷纷主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成立合作社,教技术,主动帮销产品,村民收入逐步增加。
扶贫工作要用心,用实际行动和成效来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我们用心画好扶贫蓝图,根据雁鹅村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专业化做好村庄规划。我们用心“扶智”,让“微党校”上山入户,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了解扶贫政策,学习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实用课程。我们用心精准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精细化解决贫困户用水用电等实际困难。我们用心发展产业,党员示范带头,吸纳贫困户发展羊肚菌种植、乌梅种植等特色产业。2017年,为每户贫困户带来直接收益超5000元。群众得到了实惠,致富信心更加坚定。
对我个人而言,走上扶贫的路是党性锻炼的过程,是一段历练能力的经历。只有把村民当亲人,把贫困户当家人,用真情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增强扶贫工作后劲。

拜师基层 掌握农村工作“手艺”
蒋青淞(简阳市纪委派驻平窝乡火烧庙村第一书记)

作为第一书记,有幸参与并见证脱贫攻坚这项伟大事业,我十分珍视这段经历。
要想当好第一书记,首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找到贫困的根源。火烧庙村是省定贫困村,有贫困户77户、249人。通过2轮全覆盖走访后我发现,火烧庙村同许多贫困村一样,表象上是一个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收入偏低的村,但根子还是在于基层党建薄弱、班子队伍不强,党员干部作用发挥不充分。为此,我把扶贫的重心调整到“建强班子、带好队伍、聚拢群众”上来,通过严格“三会一课”制度、组建村民议事会、办好农民夜校等,不断强化村级治理,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了抓党建促脱贫的良好格局。
要想当好第一书记,关键是掌握基层工作方法,练就“三农”工作手艺。刚下村时,一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老领导就郑重地告诉我,“农村工作很考手艺”。那时,我认为无非就是懂得扶贫政策、团结干部群众、做到公道正派。工作中,我慢慢发现这个“手艺”更包括精通群众语言、会做群众工作,进得了群众家门、坐得上同一根板凳、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为此,我虚心向优秀第一书记请教、主动向基层党员群众拜师,定期到贫困户家中走访,逐渐学会了农村工作方法、群众工作技巧,掌握了民间习俗、乡村俚语,摸清了贫困户的脾气秉性、困难需求,这些都为我“绣花”功夫推进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铺路 实干兴业兴村
柏松江(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派驻董家埂乡蝴蝶村第一书记)
村党支部是永不撤走的扶贫工作队。我们把党支部自身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打造一支善于创新、敢打硬仗、作风过硬的班子队伍。一是配齐建强班子队伍。通过积极推荐,为村党支部物色了1名大专学历年轻副书记,优化了村“两委”班子结构;去年“七一”前夕,从回乡创业农民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组织在家19名党员成立先锋模范队,协助村“两委”工作,注重从中考察后备干部。二是着力提升队伍素质。组织党员代表外出考察现代农业基地和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增长了村组干部干事创业的知识、见识和胆识。牵头筹办农民夜校,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重点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推动党支部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创新特色党建活动,以党员小组和老年协会、妇委会为依托,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党群文艺活动,加强党员群众感恩教育。
群众参不参与、满不满意是脱贫攻坚的“引擎”和“试金石”,这要求我们主动融入农村。在工作中,立足普通党员、普通村民“两个定位”,学习运用农村思维和农村方式推动工作,交好党员干部、贫困群众、致富带头人“三个朋友”,切实为民办事服务,逐渐从群众眼中的“外人”变成了“家里人”。与此同时,推动干部群众共同治理,以公开促公正,凝聚了党心民心。

用心扎根 实干就是“试金石”
李俊霆(成都市档案局派驻彭州市白鹿镇白茶村第一书记)
彭州市白鹿镇是一座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法式风情小镇。在我的想象中,白茶村也是风景如画、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报到那天,我才了解到,这是一个偏远山区村,距彭州市区47公里,仅803人。
长期从事机关工作,我对基层工作并不了解,思路、理念也跟村“两委”存在很大反差;村民对我这个城里来的年轻小伙子不抱多大希望,认为我“镀镀金就回去了”。如何打开工作局面?正感到很迷茫的时候,白鹿镇党委领导察觉到我驻村工作并不顺利,多次找我谈心谈话,帮助我理清发展思路。逐渐地,村民也开始主动找我拉家常。大家的关心让我感到格外温暖,也让我的心与村民的心贴得更紧,我下定决心,与基层干部携手同行,全力以赴做好扶贫工作。
我们采取“支部带+上级帮+群众干”三方驱动共扶方式,加快推进扶贫工作。配合镇党委,认真编制了村庄规划、乡村旅游规划,把白茶产业发展作为扶贫重点项目,新栽白茶600余亩,建设高标准观光茶园1个,建设茶加工厂1个,发展民宿(茶家乐)12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投资940万元建成16个基础设施项目和7处茶文化景观。经过不懈努力,白茶村党支部被评为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也被评为彭州市级“党员示范标兵”、白鹿镇“优秀共产党员”。

甘当脱贫攻坚的“自行车书记”
杨雄(成都市国资委派驻蒲江县寿安镇吕石桥村第一书记)
怎样才能当好第一书记,个人感触很多。
首先,学懂弄通政策,才能做实做好扶贫工作。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只有不折不扣地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才能把扶贫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我们通过召开坝坝会、挨家挨户走访等方式,及时宣传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全村形成了“脱贫奔康不忘党恩”的新风正气。其次,积极沟通协调,才能赢得各方支持。我原来“脸皮薄”不愿意求人,当了第一书记以后,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只有多方争取支持,才能确保项目顺利落地。现在,我经常奔走在市县部门对接协调工作,市农委一位处长见到我就说:“你又来了啊……”第三,紧紧依靠群众,才能做好群众工作。最初到村上的时候,群众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觉得我是来走过场的,是来贴金的,都不太愿意和我交谈。于是,我买了一辆自行车走家串户与群众拉家常、摆故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慢慢地跟他们打成了一片,成了家人,现在,大家都亲切地叫我“自行车书记”。
为了巩固扶贫成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即,进一步建强支部堡垒,着力锻造“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继续抓好新村建设,积极争创省级“四好村”;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积极打造电商产业示范村。

当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娘家人——

砥砺同行 并肩战斗
成都高新区董家埂乡党委
成都高新区董家埂乡辖13个村,其中省定贫困村6个、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5个;共有11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通过努力,实现了6个省定贫困村如期摘帽、全乡770户2433人脱贫。
董家埂乡的第一书记平均年龄33.5岁、平均党龄11.2年。乡党委一班人毫无保留地传授农业农村工作经验,要求第一书记做到四点:加强学习,先当学生,再当先生;理顺关系,先做朋友,再做书记;摆正角色,先做当事人,再做领路人;勇于担当,先做明白人,再做带头人。同时,乡党委用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关爱,陪伴着这批优秀人才的成长。一是知人善用。让他们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全方位、多层次地锻炼提高。二是强化保障。为第一书记提供了较好的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并邀请他们参加党委会议、工会活动、文体活动等。三是关爱到位。乡党委定期与第一书记谈心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突出问题导向 提升干事能力
中共简阳市委组织部
简阳市高度重视第一书记的选派管理和教育服务,始终突出问题导向,最大化激发其干事创业动能,确保真正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
综合实施“提能”行动,一是全员覆盖做“加法”。坚持每年对第一书记开展全覆盖多轮次培训,并着重强化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专门宣讲、脱贫政策专题解读、群众方法专场交流,着力提升第一书记能力素质。二是针对个别做“减法”。针对少数人能力不胜任、身体吃不消、群众不满意问题,结合轮换调整、年度考核,对其开展履职能力、工作状态、群众口碑、身体状况全方位体检,对个别不履职、不在工作状态或家庭身体有特殊原因的,坚决调整“召回”,并责成相关单位“派最能打仗的人”,充实到攻坚一线。三是典型带动做“乘法”。针对个别任中疲软、过关思想、激情不够问题,强化正面激励、典型示范,引导广大第一书记见贤思齐、对标赶超。

当好第一书记坚强后盾
成都市教育局
2016年,成都市教育局在40余名中青年干部中选派了一名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年轻干部到金堂县三烈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切实推动扶贫攻坚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机关党委直接指导、帮助第一书记切实抓好社区党建工作,组织机关党员与当地贫困户结成“连心对”;二是划拨扶贫资金120万元,为扶贫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建起留守儿童之家等,对31户贫困户提供各类生产生活物资;三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给予教育资助、农技传授等多方面的工作支持;四是按照相关政策,足额为驻村第一书记发放津补贴,帮助解决生活住宿、交通出行、办公用品等方面的必要需求;五是主要领导每季度、分管领导每月到实地,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了解和关心第一书记工作和生活情况;六是把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列为当年公务员评优重点对象,在干部选拔任用时重点考虑,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本组稿件资料由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提供)

责任编辑
傅可

转自成都《先锋》杂志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