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做人家
2018-01-23 11:03来源:四川党建网
侯泰而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做人家”,爱惜每一粒粮食、每一件衣物、每一样器具。“做人家”,在我们湘西的村语里,是节约、省俭的意思,程度似乎比一般的节省还要更厉害一点儿,有些“主动地去小气”的味道。
念初中时,我到食堂打饭,由于跑得太快,不小心将一坨饭掉了出来。正在维持纪律的老师看到了,严正地喝令我站住:“太不‘做人家’了,这么大的一坨饭竟不要了,浪费粮食可耻,你知道吗?”
父母一辈,或许是体验过饥饿的可怕,对粮食的省俭,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吃饭时,父亲要求我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他会教育我:“要吃光啊,不然,剩几粒饭,脸上就会长几粒麻子!”我不知真假,赶紧吃光。
“家财万贯,抵不上豆豉下饭。”这是母亲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缺菜少油的时节,炒一碗豆豉,一粒豆豉一口饭,一会儿,一大碗饭下到肚子里,省下许多买肉、买菜的钱。
“做人家”渗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家里杀鸡、杀鸭,鸡内金、鸭毛是能够卖钱的,父亲把这些物品积攒下来,拿到村部去卖;家里电灯都是5瓦、10瓦的,只有过年时,才在大房里换上一只40瓦的灯泡,这样一个月下来,用不了几度电。
父母虽然“做人家”,但在有些事情上并不小气。当衣衫褴褛的乞者经过家门时,母亲会给上半升米,或两个糍粑,有时直接把一碗饭给他们,用善良温暖乞者饥寒交迫的身心。
时至今日,我对生活要求仍然极低,吃穿住行过得去就可以了,对一些用过的物件,常舍不得扔弃,感觉总有一日还会用到。我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是否符合这个物欲时代的节拍。但我想,行走在碌碌红尘,在物质上“做人家”,在精神上不空虚,大约算是一种明智选择吧。
(来源:《我听见,那时的月光》)
编辑:索瑶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