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综合报道
四川:软文化啃脱贫攻坚“硬骨头”
2018-02-09 10:08来源:四川党建网
四川党建全媒体记者 陈艾婧

“弯弯的路,宁静的树,进村道上泥,扶贫汗滴土……弯弯的路,宁静的树,披星戴月走,旭日出朝露,新村二月烟雨时,初心总与同甘苦……”2017年,广安市广安区文化馆已带着这首承载着扶贫工作者回忆的《那条路 那棵树》下村到院坝演出56场次。而这只是我省文化扶贫的一幕缩影。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脱贫路上,文化不可忽视:文化自信是最深层次的自信,文化自觉是最长久的自觉。一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千村文化扶贫行动”,通过补齐贫困地区文化阵地与设施短板,利用资源特色,传承发展乡村文明,加强创作实现文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文化扶贫扶志。在脱贫攻坚路上,到处都留下了深深的文化足迹。

镜头一
地点:阆中市河溪镇白堡村
主题:补齐硬件短板 丰富群众生活

每天晚上6点半,忙完一天的张大妈总会早早地把音响搬到村委会的坝子里。音乐一响,村里的老姐妹们很快就齐聚在坝子里开始他们每天的“必修课”——广场舞,不到8点都不会散场。在大妈们身后的文化长廊上,“脱贫攻坚改旧貌 崇学尚文树新风”的牌匾在灯光下格外耀眼。

白堡村地处偏远,长期闭塞,文化基础薄弱,2016年以前没有任何文化设施,更没有文化队伍,群众文化生活几乎空白。如何补齐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成了帮扶干部们心头思考的问题。为此,白堡村启动“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项目,新建新农村文化院坝1000平方米。紧接着,是建立标准化文化室和图书室,新建群众文化长廊,打造集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有了“阵地”,村民们相继组建了白堡村曲艺队和腰鼓队,自发在村里开展曲艺大联欢、扶贫文化惠民演出。曾经思想闭塞的穷山村,逐渐转变成了如今这个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眼下,秦巴山区虽已寒风凛冽,而白堡村文化小广场却一片火热,乡亲们载歌载舞,笑语连连。图书馆延伸到村,让贫困群众闻着书香学知识、谋划脱贫致富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让贫困群众通过网络看世界、学习致富新技能;农民文化广场,让贫困群众有了好去处,心里乐开了花;群众自发组织文艺队伍,让贫困群众发展才艺、心有寄托……“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城里人跳广场舞,没想到咱们村上也能跳,咱们这山清水秀,比起城里人还更安逸。”张大妈骄傲地说道。

镜头二
地点:邻水县九龙镇羊鹿滩村
主题:挖掘文化能人 村民从看客变成主角

如何破解基层有阵地、有设施无人管理问题?如何让已有的农村文化设施不再闲置?如何让新建的场馆“转起来”?羊鹿滩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做大增量的同时,更在文化活动常态化上做文章,成立了以第一书记张建文任组长的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培育文化志愿者,挖掘本土文化能人、文化演出队伍,建立文化管家、群众文化理事会等制度,让农村文化设施充分转起来、转长久。

蜿蜒起伏的山势穿乡走村,将一座座村落连在一起,羊鹿滩村一间平房内传来悠扬的琴声。推门而入,火炉子的热气扑面而来,七八个或站或坐的男女正在排练即将在文化大院上演的曲目。这些平日里务农的庄稼汉农闲时扔下锄头,学起了吹拉弹唱。

“慢!慢一些!”一旁来自邻水县文广新局文艺股的余波指挥着节拍。在村“两委”的支持下,通过下派文化志愿者到农村,免费给当地文化演出队伍进行指导,提升农村文化活动的水平。“现在村里有了场地,硬件也好了,我们来就是按照专业的水准去教,不仅要让大家演奏得有板有眼,还要挖掘文化能人,发展壮大队伍。”

繁荣乡村文化,既要将“送”文化制度化、常态化,鼓励和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流动,又要深“种”文化,搞活民间艺术、挖掘文化能人,增强乡村文化自身“造血”功能。村“两委”看准这一点,大力引导群众组建文艺队伍,两年内组建了坝坝舞、快板、声乐、鼓号、秧歌五支文艺表演队伍。羊鹿滩村闻名的文艺“大咖”、75岁的刘丹全盘坐在沙发上,精通吹拉弹唱的他像变戏法般变换着手里的乐器。二胡、笛子、手风琴……他说,“我从小就喜欢文艺活动,现在每天和大家一起练练琴,心里舒坦,精神也好。”

镜头三
地点:仪陇县安溪潮村
主题:“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

走进安溪潮村村民聚居点,青瓦白墙朱窗的现代川北民居错落有致,“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村党支部书记彭灵贤指着标语说:“是党和人民对我们贫困村的特别关爱让我们懂得感恩,懂得奋进!”

过去,贫困户心不思进,群众心不思齐,让扶贫工作举步维艰,这是制约着安溪潮村脱贫摘帽的“内梗阻”。为改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安溪潮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组把文明新风建设、感恩奋进当作“口头禅”,会议讲、入户讲、田坎讲,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春风化雨,久久为功,一次次的宣讲,一次次的教育让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44户贫困户通过“公司+农户+贫困户”模式入股蛋鸡养殖场,每年保底分红15000元;9户贫困户入股大棚蔬菜,并保底分红;五个合作社在村上的劳务费用有80余万元……从前的贫困户们在家门口就能脱贫致富。村民谭显克算了一笔账,参与入股蛋鸡专业合作社的分红,加上自己在合作社当保安的收入,再加上土地流转以及自己要养猪养鸡,每年的收入从之前的2000元到现在能接近20000元。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文化既可以起到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又可以成为转变思路的突破口、另谋发展的加油站。安溪潮村的新晋业主安溪潮农家乐老板娘王金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4岁的王金涵是黑龙江人,当她了解到安溪潮村的发展后,离开家乡来这儿安了家,邀上其他几个朋友,投资200多万,做起了农家乐。“我们的菜是村里自己种的,厨师手艺也好,除了吃饭,还有棋牌、垂钓等。”王金涵介绍,除了自驾来安溪潮村过周末的游客,还有不少仪陇当地居民乘公交来采风游玩。“以前从仪陇县城过来要3个多小时,现在交通方便了,公路直通,坐公交车半个小时就能到安溪潮村,自己开车更快,10多分钟就到了。”4月开业至今,农家乐每月营业额达10多万元。

村支部副书记彭杰介绍,目前安溪潮村正在打造乡村旅游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3A级农村观光旅游景区。除了农家乐等配套,村里还将打造钓鱼场、游乐园等休闲游玩项目。“除了格桑花,还会种上芍药、草莓等,加上现在有的葡萄、柑橘、枇杷,保证每年3到10月全村有花,让游客到了安溪潮就到了花海。”

镜头四
地点:广安前锋区龙塘街道黄锋村
主题:“文化+”助力精准扶贫
 

“太阳出来罗儿,喜洋洋欧郎罗,挑起扁担郎郎扯,光扯,上山岗欧罗罗……”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文化广场内一大群孩子正在进行宕渠双竹连响日常的训练,热闹非凡。宕渠双竹连响是渠江流域自远古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娱活动,在广安前锋区域传承下来,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黄锋村,刚刚成立了前锋区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宕渠双竹连响”基地。为了做好非遗传承工作,让连响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在得胜小学培育了连响表演传承队伍,并在各乡镇举办连响文化艺术展演。

然而,坐拥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文化资源的黄锋村一度被贫困包围。为解决这种“富饶的贫困”的问题,近年来,黄锋村依托其特色文化资源,把乡村优秀文化遗产融入文明创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与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取得了成效。

“以前村里都是些手艺人,村‘两委’便结合当地特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二字精心打造传统文化大院,通过房屋建筑、院落景观、物品设施、墙绘展板等展示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该村党支部书记况新军介绍道。除此之外,还从农户家收集了大量具有深厚农耕文化底蕴的藏品,建成村史陈列室,记载村史脉络,展示黄锋村风土人情,彰显脱贫攻坚新成效。

村史陈列室外,一群有着传统竹编手艺的当地村民们趁农闲之时,熟练地编织着提篮、箩筐、背篓等具实用和观赏价值的竹编工艺产品,以此增加家庭收入。“一堆竹条一把剪,坐在家中把筐编,不误农田家务活,一天多挣几十元。”81岁的曾光友大爷一边摆弄着竹条,一边说着。经他的巧手,竹条很快“摇身一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竹编小鸟。

近年来,黄锋村充分发挥当地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和非物质文化项目资源丰富的优势,挖掘非遗、民间工艺项目,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打造优势手工艺项目链条,建立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将本土手工编制产品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拓宽了贫困人群致富门路。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如今,在跳坝坝舞大妈专注的眼神中、田间地头农民辛勤的汗水里、老百姓喜悦的脸庞上,始终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幸福与自信,满满的都是美好生活的“获得感”。而文化扶贫带来的改变远远不止在白堡村、羊鹿滩村、安溪河村和黄锋村。目前,文化扶贫正在我省贫困地区“开枝散叶”,让群众充分享受文化扶贫带来的快乐生活,增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为四川文化扶贫助力。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