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刀尖上的舞者
2018-01-02 11:15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 李雪梅

 

雅江县公安局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不惧危险,冲锋在前,哪里危难,他们就在哪里出现,哪里凶险,他们就往哪里进发,他们是通宵守望的红色警灯,是无声穿行的巡逻步伐,是慷慨蹈火的美丽凤凰,是眷恋疆土的一朵小花,他们是公安队伍的“刀刃”,是雅江公安的“尖兵”,他们能够屡立战功除了局党委的坚强领导外,还得益于有个能打战、善领兵的大队长——余贵松。

 

余贵松,男,藏族,甘孜州丹巴县人,19787月出生,大专学历,199612月入伍,199912月至今就职于雅江县公安局,2000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见余贵松,你定不会想到这样一个谦虚有礼、幽默风趣的男人会是一个身经百战、屡立战功的特勤大队长。他为人谦和、热情,接触起来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松哥”。“松哥”个子不高,但身体敦实,脸上是常年风霜侵蚀后的坚毅神色。“松哥”是一名部队转业军人,如果说3年的部队生涯将他锻造成了军事过硬、作风过硬的军人,那么18年的从警生涯则是将他历练成了一位有血有肉、勇猛果敢的铮铮铁汉。

 

康巴警棍创始人独特的带兵理念

 

“我要的是将你们锻造成能思考、会打仗、有勇有谋的战将,而不是一个只知道打仗的机器。”作为传奇特勤大队长的余贵松,这是他经常对特勤队员们说的一句话,也是他的带兵理念。按照这样的理念,余贵松在平常的教育训练中,更侧重于实战训练,他熟读各种战术队形排布教材,并将其结合雅江实际进行修订完善,在每次制定作战计划之前,他都要召集全体队员,鼓励队员们积极思考、发表意见,将自己的整个作战思路及排兵布阵方法毫无保留的一一讲授给特勤队员,并时常教导队员们每一次的任务都是全新的考验,即使前期的作战计划制定得再详细、再完善也定有疏漏之处,大家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好变通和应对。他是这样教导队员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自2011年担任特勤大队长以来,余贵松一直在思索作为公安队伍的一把尖刀,如何发挥其尖刀作用,如何使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面对建队伊始队伍人员单薄,经费、装备匮乏等一系列实际困难,大队长余贵松不惧挑战,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坚持“从严治警,苦练精兵”的带队方针,在紧抓队伍管理不放松的前提下,未雨绸缪、倾心管理,苦练内功,有效地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全力锻造和弘扬“特别讲政治,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特勤精神。不仅如此,他还根据雅江公安工作的特点,发明了一种警棍,这种警棍的主体材料为钢筋,在制作时,将前端设计成Y状。比起普通警棍这样不仅更耐用而且还兼顾了钢叉的作用,在甘孜公安中广泛使用,取名为“康巴警棍”。

 

寂寞时为兄弟而歌

 

每年的5月是虫草采挖的季节,也是特勤队员们最辛苦的时节,为了防止老百姓在虫草采挖的过程中引发纠纷,一到采挖期,特勤大队全体队员就兵分几路前往多个虫草山驻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虫草山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虫草山上条件艰苦,气候恶劣,队员们白天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到了晚上不仅要耐受寒冷的天气,还得忍受极度的寂寞,这里没有电、没有信号,用队员们的话说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队员们基本都是20出头的小伙子,都是被父母宠大的孩子,虫草山的日子让他们极度不适应。为了缓解队员们的寂寞之情,余贵松自编自创了一首特勤大队的队歌,一到晚上就组织队员们唱歌。自那以后“相信传奇就是相信明天”的歌声常常在虫草山上回荡,悠扬的歌声打发了寂寞难耐的日子,也悄悄聚拢了队员们的心。

 

一个都不能少

 

每次执行任务前,余贵松都会让队员们整队集合,集体报数完毕后,他总会不厌其烦的说:“兄弟们,此次执行任务我们所有人都一定要平安回来,你们一定要记住,你们的父母家人都在家里等着你们,你们千万要注意安全”。在每次执行任务时,余贵松总是拼尽全力保护队员们,任何危、难、险、重的任务他都是首当其冲、身先士卒,宁愿以身犯险也不让队员们陷入一丝危险的境地。他常常都说他最怕的事情就是队员在执行任务时受伤。

 

20155月,队员扎西次仁在虫草山巡逻时,摩托车不小心侧翻导致腿部受伤,无法行动,当时余贵松在虫草山另一边巡逻,从对讲机中得知这一消息后,他赶紧跑到队员受伤的地方,二话不说背起扎西次仁就往山下走,在海拔4000多米的虫草山,光是走路都会让人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更何况还背个人。在3公里的山路上余贵松不停地喘着粗气,豆大的汗水从他的额头渗出再滴落在山路上,扎西次仁见队长如此辛苦,十分不忍强烈要求自己下来走,却被余贵松一口回绝,把扎西次仁背到乡卫生院时,余贵松的后背完全被汗水打湿。余贵松对待自己的队员比亲人还亲,过年值班,饭店不开门,余贵松就在家和妻子一起做饭给队员们吃,从年三十到年十五,余贵松和妻子每天早上起来揉面、蒸馍、打茶,余贵松的妻子揉面揉起了茧子,给余贵松看,他笑笑说:“这些都是我的兄弟们,我们是他们的哥嫂,只要他们吃高兴我们辛苦点没什么。”余贵松一点一滴的付出,队员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无论工作中、生活上有事总找余贵松商量,有什么喜事也是第一时间告诉他,在他们的心里余贵松就是他们的亲大哥。

 

缺一人的团年饭

 

“一家不圆万家圆”,这是对公安民警春节值守岗位的真实写照,对于余贵松而言,这句话显得尤为沉重。自成立特勤大队到现在,余贵松已经7年没有回家过过一次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不仅是余贵松思念家人,家人也十分挂念他,每年春节,家中年迈的父母总希望余贵松能回丹巴,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过个年,可每到春节大家放假的时候就是公安民警们最忙的时候,特勤大队是雅江公安队伍中的“尖刀”,自然肩负重任,而身为大队长的余贵松当然责无旁贷。父母见余贵松忙回不了家,为了能和儿子吃一顿团年饭,今年春节,年迈的父母,从丹巴到雅江专门陪儿子过春节。大年三十那天,一家人做好了团年饭,刚坐下来准备吃饭,余贵松就接到电话要执勤,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余贵松心里五味陈杂,他举起手中的茶杯,对着围坐在桌边的家人说了一句新年快乐后就匆匆出了门,等值完勤务回到家的时候,已是深夜,父母不顾舟车劳顿专门过来陪余贵松过年,一家人还是没能吃一顿团年饭。

 

这就是特勤大队长余贵松,在他的身上还有许许多多感人、动人的故事,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虽然他没有多少的丰功伟绩,但却如春风般滋润着雅江这片土地,凝聚了特勤队员们的心,也温暖了无数群众的心。(作者:雅江县公安局)

编辑:范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