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宜宾县:弘扬“三先”改革精神 建设党建创新先行县
2017-12-20 15:02来源:四川党建网
(原标题:弘扬“三先”改革精神 建设党建创新先行县——宜宾县开启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先行路径)

二十五年前,宜宾县率先在全国突破了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禁区”,创造了闻名遐迩的“国家转让产权,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职工持股经营”的“宜宾经验”。

二十五年后,敢为人先的宜宾县人秉承和发扬“三先”精神,将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城乡联营等深度融合,变过去的简单粗放为精准管理,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赋予了党建工作新的内涵,探索出党建与经济社会相融互动发展的实践路径。 

本刊特约通讯员 阳明

玄武岩纤维项目顺利落户、100万头生猪养殖场破土动工、重啤宜宾新厂启动试生产,一个个项目有序推进。

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国村民小组自治试点县、全省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县,一项项重磅改革试点花落宜宾县。

2017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亿元、全县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一组组数据见证经济强劲发展。

一张张亮丽成绩单的背后,是宜宾县党建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宜宾县委大力弘扬“敢于先想、勇于先试、善于先成”的改革精神,将创新作为党建工作的“引擎”,率先吹响建设党建创新先行县“集结号”,推进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胸前闪耀,党员在岗位发光,探索党建与经济社会相融互动发展的宜宾县路径。

城北新区新貌

铸魂补钙 激励党员干部奋发有为

“自我鞭策,百折不挠,我们要强化宗旨意识,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勇于创新,事事走在前面作表率”“‘三先’精神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就好比眼前的项目,必须要克服非常之困难,确保质量加快推进”……隆冬时节,在宜宾市绕城高速西环线喜捷段施工现场,宜宾县住建城管局机关党员干部围绕“弘扬‘三先’精神、破解三大难题”进行火热讨论。

“弘扬‘三先’精神、破解三大难题”专题讨论,是宜宾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题讨论,旨在为广大党员干部厚植敢于先想的开拓精神、勇于先试的担当精神、善于先成的实干精神,解决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等病症。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宜宾县开展“两学一做·榜样”“建设党建创新先行县,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宜宾县精准扶贫十佳模范人物”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树一批身边典型,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让先进典型有荣誉感、自豪感、幸福感,让广大党员干部对标争先、奋发有为。

观念一变天地宽。广大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把工作标准调到最高、把精神状态调到最佳、把办法措施调到最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心无旁骛干工作,立足岗位作表率。

300余名年轻干部主动到拆迁、项目、维稳等“六个一线”挂职锻炼;选派50名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担当“红领先锋”、党建指导员;332名转岗干部继续在重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等“一线”发光发热……

建强堡垒 强化基层组织核心作用

区域化产业融合党组织建设是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探索,也是建设党建创新先行县的一大亮点。

柏溪、安边、喜捷、高场4个主城区近郊乡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49个旅游景点分布较为集中,但存在相互联系不紧密、同质化竞争较为突出、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设施零星散落、互不联通等不足,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

针对这一现状,宜宾县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力量,建立“两江”全域旅游示范园区党委,按照“农业旅游相融、二产三产并举、产业新村互动”的理念,统筹资源规划,变单兵突击为集团作战;统筹基础设施,变单点建设为互联互通;统筹业态布局,变同质竞争为互补共赢;统筹品牌建设,变无序发展为整体联动;统筹建设标准,变形式创新为成果固化。并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让组织强在产业链、人才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建立景区旅游党支部、特色种植党支部、绿色养殖党支部、康养产业党支部。

参照“两江”全域旅游示范园区党委运作模式,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经济发展、服务党员群众、创新社会治理、促进民生改善等内容,采取“园区模式、片区模式、联村模式”,分别在李场镇大塔荔枝基地、复龙镇蚕桑基地,组建大塔现代农业产业园党委、石城山蚕桑产业党支部。

“李场大塔万亩荔枝园”享有“北半球最晚熟荔枝基地”美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但由于管理粗放、分散,果子产量和质量不高。兴塔村党支部组织种植大户成立绿荔种养殖专业合作社,80余户种植户以3500株盛果树入社,并推行“1216”利益联结模式,即“支部+专合社+公司+农户”,由党支部提供平台和项目,专合社提供产品,农户提供资源,实行统一挂牌、统一培训、统一改良、统一防治、统一监测、统一价格、统一销售,按1:2:1:6比例进行分成,倾力打造大塔荔枝品牌。

“党组织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后,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技术指导、产品销售,我都成了‘甩手掌柜’,根本不用担心技术、销售问题。同时,果子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今年增收1万余元,专业合作社就是好。”李场镇兴塔村果农王刚对“1216”利益联结模式赞不绝口。

精准施策 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宜宾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依托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积极鼓励村级组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支部+龙头企业+基地”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服务,获得集体收入。喜捷镇宰龙村通过与幸福公社建立“支部+协会”整体联营模式,将其入股利息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年收入4万元。

鼓励各地整合政策、项目和资金,建立村集体股本,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市场化的办法和手段,参与收益分配,激活资源要素,增加集体收入。喜捷镇新联村通过基础设施折资400万元和财政奖补资金100万元入股碧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占股10%,经营利润按比例分红每年有经营性收入3.8万元。

“以前村上没有钱,说话办事没底气,开大会时除了党员和村民代表外,到会普通群众屈指可数,会场稀稀拉拉的。自从村里有了集体经济收入后,这种现象就一去不复返了,群众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投身到各项建设中。”新联村党支部书记李明华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仅仅依靠原来的集体资产发包老模式,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创新发展思路,才能让村级集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宜宾县党建办副主任王仕杰介绍,该县对全县53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进行全覆盖调查,梳理289个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的发展模式,开出“折资入股”“金融扶持”“产业带动”等“十剂良方”,力争2018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绘就了乡村新蓝图。”宜宾县委书记丁应虎表示,下一步,宜宾县将实施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大发展行动,以基层党建与农村经济相融互动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产业壮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增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基层的凝聚力和领导核心作用。 (责编:周文波)   
编辑:蒋筱青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