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观的几点思考
2017-11-20 15:28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吴满意

作者简介:

吴满意,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法学博士,教授,博导,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12部,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部级以上优秀著作奖8项,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

理论兴则实践强,轰轰烈烈的伟大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伟大引航。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巨大的理论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擘画未来的远见卓识,以历史罕见的精准判断、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情怀、以革故鼎新励精图治的钢铁般意志和巨大魄力,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成果,划时代地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气势恢宏的灿烂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总书记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新的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观提出的依据

第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代中国发展历史坐标的新厘定。
第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源于我们面临的新挑战以及要解决的新课题与新任务。
第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思想和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观的建构框架分析

马克思讲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产生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四层含义: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观的时空逻辑,即指习近平新时代观生成运演的时间矢量和空间场域,是习近平新时代观思维生成的新出发点。首先从时间矢量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思想承接了过去立柱顶梁、协同用力、系统深化、承前启后的五年里中国所进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科学的、精准的、全面的、深刻的改革以及由此所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获得独立到外在的富起来再到内生的强起来的华丽转身,这些为如今新时代观念的呈现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其次从空间场域的角度来看,经过过去五年革故鼎新的巨变,党内生态明显好转焕发新的活力,党群关系更加和谐激发无限创造力。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民生存在短板、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党建国家安全等方面也存在新的问题。因而才呼唤出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界定,对时代使命建设坚持“四个伟大”的新行动指南,对实现时代目标进程的新划分,以及在各个具体领域注入对经济、政治、民生、社会、文化、党建等方面的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新战略、新目标、新思想等。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观的实践逻辑,即指习近平新时代观所指向的巨大现实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观思维的关键点。即它必须能指导实践并能接受实践的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都给我们剖出了一个新的艰巨的时代命题,即在多元价值碰撞、多极文化融合以及发展矛盾丛生的当今,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走向何方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系统地回答了坚持和发展怎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观的理论逻辑,即习近平新时代观所依托的理论建构,是整个习近平新时代观科学与理性思维的落脚点。那么这一切的理论依托在哪里?我们伟大的时代实践又该落脚何处?毋庸置疑是思想,思想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是实践的方向、是发展的灵魂。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理性,呈现出坚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中国性格,突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渗透、理论和实践相互指导的中国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精准更人性化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进行了解析,更科学更实际地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进程进行了规划,更加强调党的建设、新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更强劲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二次理论飞跃的具体展示,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把握的结果,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更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四,习近平新时代观的技术逻辑,即习近平新时代观形成过程中所嵌入的科技力量,是习近平新时代思维的拓展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承接过去五年的历史性巨变,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新时代。这不仅需要全党全国人民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也需要最为坚强有力的物质与技术支撑。审视新时代的五大发展理念,我们不难看到,关于“科技创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前沿技术名词出现在了我们的四梁八柱式的顶层设计之中。这意味着我们发展方式、增长动力、结构构成的根本转向,意味着网上网下空间的进一步深度融合,意味着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协同共进,意味着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的内在对接。科技创新的驱动动力,必将为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贡献出巨大力量,更加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透彻严谨的伟大思想,必然直抵心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胆识、才识和学识,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高举了中国旗帜,开辟了中国道路,完善了中国方略,绽放了中国智慧。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观让我们更加坚定不忘初心的信念,以便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第二,牢牢把握新时代观,更能让全党全国人民矢志不渝地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第三,牢牢把握新时代观,更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方略进行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洞察深邃,全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科学精准把握国家发展脉搏,完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清晰而立体、科学而系统的顶层设计。

第四,牢牢把握新时代观,更能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观的论述,融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深深镌刻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和伟大实践,是中国智慧的象征。

(责编:张微微) 
编辑:夏若云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