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2017-11-14 11:04来源:成都《先锋》杂志
董振华 温凤毛

董振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承担《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基础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创新实践论》等学术专著十余部。

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主要矛盾的情况发生变化,其规定的工作重心和任务就会改变,必须据此调整任务、策略,否则发展就会停滞或偏道。如果发展阶段还没向前推进,就超越发展阶段,强行实行跳跃发展,制定的方针政策将不能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发展也会陷入停滞。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探索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分析、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并据此确定了正确的革命任务和策略、方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顺利完成三大改造,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因为我们党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判断。在此基础上,我们党确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任务和总路线,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改变。

在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们党在“文革”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误判的教训,认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和提出一百年不动摇的基本路线,带领人民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此后,我们党继续坚持第二代领导核心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基本国情,准确判断时代新特征,提出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并表现出了一些新特点。

在人民需求方面,由追求生存型转向质量型,且呈现出多样化、全面性的特征。改革开放近4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十九大报告指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以下,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由此可知,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已经超越了生存性的消费,更加注重享受性和发展性资料消费,对质量更高的美好生活有更加迫切的需要。

在社会生产方面,生产力水平极大提升。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但是,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对全面性科学发展要求更加迫切。

上述阶段性的变化,决定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在新发展理念下实现科学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认清中国基本国情最重要的是要分析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阶段。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清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通过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绿色发展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通过开放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通过共享发展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创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揭示了改革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规律性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推进创新发展战略,以创新引领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发展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基本规律。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必须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自然是人类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的无机身体。所以,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发展,节约资源,生态环境友好的发展,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发展理念体现了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发展规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对外开放也成为了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我国对外开放的经验表明,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是为了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性经济,实现全面开放的新格局,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共产主义事业是解放全人类的事业,共产主义社会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享发展理念指明了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价值问题。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造福人民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即人民立场,它影响着价值追求。坚守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追求,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就要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发展为了人民,就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时代新特征,满足人民对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迫切需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增强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奋斗的目标。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摆脱落后,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升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坚持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不断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民族复兴和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在人的发展上。在“发展为了谁”这个问题上,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人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入手,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领人民走进全面小康社会,不断发挥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幸福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是党治国理政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就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依靠人民推动科学发展,汲取人民智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是唯物史观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要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也是发展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亿万人民的伟大事业,需要依靠中国人民力量,挖掘中国人民智慧,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毋庸讳言,由于目前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只有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发展成果、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也才能更好地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进而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稳步前进。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为了共享。只有牢牢把握共建与共享的辩证法,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环境,以共享引领共建、以共建推动共享,才能厚植发展优势、凝聚发展伟力、提升发展境界,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转自成都《先锋》杂志)


编辑:蒋筱青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