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干部论坛
盘活闲置农房 助推乡村旅游
2017-10-20 09:32来源:成都《先锋》杂志
中共金堂县广兴镇党委

近年来,广兴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围绕“一三互动,农旅融合”发展思路,以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这一“沉睡”资源作为脱贫攻坚切入点,充分利用闲置农房,通过发展农家乐、农家旅舍、手工作坊等新业态统筹发展乡村旅游业,有效促进农村闲置要素流动,实现农旅融合,产业升级,脱贫增收。

一、主要做法

利用闲置农房发展农家乐、农家旅舍、手工作坊,大力提升接待能力,已是广兴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现实需要。通过集成精准扶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示范点建设等政策,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实现农民增收。2015-2017年广兴镇在宝塔村成功举办“花田广兴”乡村赏花节,吸引近200万余游客前来赏花休闲、观光体验,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全镇成功脱贫摘帽156户。

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旅游经济。结合打造6平方公里以赏花观光、农耕体验、亲水休闲为特色的“花田广兴”旅游景区,引导景区核心区宝塔村部分有条件的农户将闲置农房通过租赁、入股等形式,提供给经营能手,改造成农家乐、乡村酒店、特色民宿,发展“吃住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经过引导,宝塔村樱花人家院落3户贫困户将自家农房租给经营能手,现该院落共发展农家乐3家、特色民宿1家,全镇共发展农家乐15家、乡村酒店1家、特色民宿2家、农村旅舍8家,可提供住宿床位200个。2017年“花田广兴”赏花季累积接待游客100余万人,农家乐、农家旅舍等创收达2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1500元。

利用闲置农房发展庭院经济。依托广兴镇“百年竹编村”非遗文化底蕴及传统手工业基础,利用闲置农房发展竹编、藤编,通过引导农户将闲置农房、院坝、竹林盘等资源整合起来,建成编织作坊、产品堆场,同时通过培养壮大手工匠人队伍,有效解决“5060”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目前,宝塔村有竹编合作社2家、竹编加工作坊20余个,核桃剥壳、私房盐菜等手工作坊8个。近年该村竹编产品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等地,实现从事竹编工作家庭户均增收7-8万元。

利用闲置农房发展电子商务。通过闲置农房建成农产品展示厅1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3个,在提高闲置农房利用率的同时,提高了“广兴造”农产品的销售量,广兴品牌影响力也获得极大提升。目前,“花田广兴”淘宝网店、“兴广众农”众筹平台实现按节令上线农产品20余种,促进了“花田广兴”旅游经济发展。仅2016年,通过平台达成私家认养协议金额20余万元,销售收入近千万元。

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到位。遵循“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发挥宣传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村广播宣传发动、召开坝坝会、逐户走访、示范带动、培训推动等工作举措,充分激发农户发展农家旅社、农家乐、手工作坊的内在动力,努力提高群众认可度、满意度,让更多农民群众深入了解并主动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

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到位。积极树立金海园生态农庄等一批从事乡村旅游业的先进典型,借助多种媒体,大力宣传樱花人家、芍药人家农户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实干诚信的创业就业热情,以闲置农房提档升级为契机,发展农家乐示范户15家、农家旅舍示范户6家;发展竹编、藤编传统手工业作坊3家,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以畜禽私家认养为特色亮点,发展农产品私家认养10户。

通过实施奖补激励到位。集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项目,组织农户反复讨论,制定奖补激励方案,鼓励农户利用闲置房屋升级改造并自主投资经营,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统一扶助标准、财政奖补、农户投工投劳等方式,帮助完善基础设施,统一农房提升风貌,统一室内改造标准,统一旅游配套设施,使政府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并让农民成为投入和受益主体。目前,利用闲置房屋自主改造升级200余户,群众自筹资金达600余万元。

二、几点体会

利用闲置农房统筹发展乡村旅游业是一条帮助农户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更是一项盘活农村资源的系统工程,只有把握工作规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近两年来的探索,我们认识到:抓好组织保障是前提,抓好规划引领是保障,抓好项目支撑是核心,抓好利益联结是关键。

抓好组织保障是前提。组织保障到位是干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为此,广兴镇成立了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镇属相关办公室和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闲置农房改造提升领导小组,统筹抓好政策制定、工作规划、协调组织和推进落实。一方面,领导小组下设调查摸底、宣传引导、政策指导、监督考核4个工作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一方面,根据工作安排,梳理编制工作目标,细化分解责任,定期通报进展情况,使整个工作持续有序有力推进。

抓好规划引领是保障。围绕“稳妥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业、适度发展传统手工业”的思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财政奖补、市场运作”原则,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聘请科研院校和专家教授,结合旅游功能要素布局,突出川西民居特色,保留“宗祠”文化,把改造闲置农房、发展传统手工业和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有机衔接,充分融入金堂全域旅游综合发展规划,保障了资源整合利用效率的最优化。

抓好项目支撑是核心。集成省、市、县政策,打捆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统筹城乡示范镇试点”“四改六治理”等项目资源,编制闲置房屋升级改造项目,通过统一奖补标准、风貌标准、设施标准等,可最大程度帮助农户配套基础设施,形成区域特色风貌,盘活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促农增收。

抓好利益联结是关键。盘活农村闲置资产的目的,是要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为此,广兴镇制定对专合组织、合作社、作坊业主带动农户发展乡村旅游的奖补标准,完善“农家乐专合组织+农户”“竹编、藤编公司(合作社)+农户”“核桃剥壳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搭建经营者与农户之间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释放乡村旅游业的增效空间,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

(转载自成都《先锋》杂志)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