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干部论坛
发展成都文创经济 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动力系统
2017-10-17 11:22来源:成都《先锋》杂志
马健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力争2022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才能在未来若干年间大幅提升成都文创的行业首位度、产业融合度、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进而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奠定坚实的基础,动力系统的顶层设计可谓重中之重。

政府服务力:成都文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文创经济的发展和文创中心的建设最需要具有包容性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座城市的包容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该城市的文化创造活力和文创经济活力。对于文创经济这类以人为本的新兴经济形态,政府在文创经济发展和文创中心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角色,是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为文创人才和文创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服务。所谓前瞻性,是着眼于长远和大局;所谓创新性,则要体现出文创中心的格局。

作为西部文创中心,成都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自己具有西部地标意义的城市发展定位。建设西部文创中心的立足点,是成都要充分利用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设成能够推动整个西部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中心城市;建设西部文创中心的出发点,则是成都至少要在西部地区的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和文创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方面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成为西部地区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的标杆城市。

为了推进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文创经济包容型发展模式,成都有必要在已经成立的成都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基础上,组建成都市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领导小组以及承担其日常工作职能的文创经济发展办公室。究其原因,在推进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过程中,首要工作是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文化管理工作,将成都建设成西部地区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和文创经济发展的示范区。这就需要站在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高度,成立统筹和协调全市相关工作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更好地在充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因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所导致的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问题,形成全域思想大解放、文化工作大创新、政府服务高质量的良好局面和环境优势。

成都市文创经济发展办公室之所以以“文创经济”而不是“文创产业”来命名,旨在强调文创同城市、工业、商业和旅游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对相关产业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的提升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发挥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探索和总结以创意普遍化、创新常态化、产品美学化为特征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成都经验。

人才文创力:成都文创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对于文创经济而言,人才是毋庸置疑的第一生产力。在文创经济的各类生产要素中,作为高级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要素的重要性也远远大于作为初级生产要素的文化资源要素。成都能否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引、留住和激活文创人才,直接决定着成都文创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短期而言,须从尊重人才、吸引人才、依靠人才和善待人才着手,不断壮大成都的文创人才队伍。从人才需求切入,深入调查和全面了解文创人才的需求,切实解决文创人才关怀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强成都对文创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长远来看,须从深刻理解文创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高度,营造良好的成都文创人才成长环境。从学校教育切入,探索艺术教育和文创教育的结合点,推动“文创教育进课堂”,养成文创思维,营造文创氛围,改变传统的艺术教育中“厚文而轻创”的局面。

为了推进成都的西部文创人才高地建设,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充分调研成都文创人才需求与合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从发现、引进、培养、使用、服务五个环节入手,由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横向比较而言最有含金量、最具可操作性和最受人才欢迎的加快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第二,在全面调研成都现有文化类场馆的基础上,改造开辟若干个具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创空间(社区),有效整合与充分发挥各个文创空间(社区)在文化传承、创作交流、文创孵化、创意训练和跨界合作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创造和保护好成都文创生态环境,在留住成都本土文创人才的同时,吸引海内外文创人才的自发流入。

第三,在有效整合驻蓉高校和企业相关资源的基础上,成立旨在实现资源共享,强化应用研究,面向社会服务,推动跨界融合,培养文创人才,建设新型智库的成都市文创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各类资源,提供智力支持,解决现实问题。

企业全创力:成都文创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笔者认为,文创经济是指从个人文创力和企业全创力中获得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优势,创造市场需求和就业机会的融合创生型经济发展模式。与文创产业的提法不同,文创经济更强调的是文创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从品质、设计和创意等方面提升相关产业的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创造需求和有效满足日益挑剔并且愿意为之付费的消费者,从而在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方面发挥核心带动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创经济的涵盖面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创企业,而且包括已经和可能将科技、商业同文化、创意进行有机融合的各类企业,企业的这种有机融合和创新能力即所谓的企业全创力。

充分发挥成都企业的全创力,从品质、设计和创意入手,以外观、结构和功能为重点,通过文化植入、创意融入和设计提升,设计、研发和生产具有高品质、多样化和原创性的产品,是实现由“成都制造”向“成都创造”和“成都智造”转变,塑造成都制造业新优势和加快成都文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推进成都的西部文创经济示范区建设,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整合驻蓉高校院所和海内外先进企业的相关资源,成立旨在引导成都企业更新文创观念和提升企业全创力的天府文创商学院,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超前战略眼光、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意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文创经济领军人才及全创力强的本土龙头企业。

第二,整合政府、高校、院所、企业和社团的相关资源,打造旨在推进文创同相关产业融合与联动的天府文创经济信息平台,即时共享文创信息资源,智能匹配企业供需关系,全面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深度激发企业的全创力。

第三,在已有的部分区县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基础上,改组或组建由文创经济发展办公室直接领导,以服务为导向的两级文创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树立“积极作为”的服务意识,形成“为企服务”的良好氛围,迅速和高效地解决或反馈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问题,构建“亲”上加“清”的新型政企关系。

作者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西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转载自成都《先锋》杂志)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