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帮扶: 我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2017-09-05 17:11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南部县兴盛乡二龙场村第一书记 张林

【编者按】
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现在扶贫工作面对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是解决好“谁来扶”问题的根本路径。同时,领导干部也要殚精竭虑、昼夜兼程,把脱贫攻坚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坚决防止走过场、“数字脱贫”等不良现象。内生动力足、创业创新能力强的贫困户也要率先发力,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全面脱贫攻坚中,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九牛爬坡、个个用力的生动局面,就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

两间破旧的教室,黑色油漆涂染的黑板、坑坑洼洼的木质长条课桌、一名老师,几十个孩子,分别围坐在教室里烤火取暖,木材燃烧的烟雾在整个教室里弥漫着……当我作为第一书记第一次走进南部县兴盛乡二龙场村这所简陋的学校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扶贫要从孩子抓起

不一会儿,有孩子发现了我,告诉了其他同学。孩子们齐刷刷地转过头来看着我,对他们的老师说:“老师,有人。”这位老师抬起头,放下批改的作业,走向我,问道:“同志,你找哪个?”我连忙向他作了自我介绍。

在随后的聊天中,我了解到老师姓高,五十多岁了,一直在该村教书。在村小学撤并中,该村小被撤销了,现在学校是他们夫妻用村委会的旧校舍办的,他负责教学,妻子负责给孩子们做午饭。学校有幼儿园到小学三个年级,共计36名学生,采用复式班上课。因该村离乡中心学校较远,在家的老人无法接送孩子,于是这些老人就找到村委会,村委会就将村小无偿提供给高老师教学。听完高老师的讲述后,我的心情很沉重,有一种声音在告诉我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个情况。

一方面我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向社会各界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积极筹措资金,为改善二龙场小学硬件设施条件到处奔波。功夫不负有心人,社会各界对二龙场小学很关注,送来了不少物资,峨眉集团四川省电影公司投资数万元为二龙场小学购买了课桌、黑板、讲桌等教学设备;积极发动公司员工为孩子们捐书近千册;孩子们从来没有看过电影,更不知道电影后产品是什么,我就利用公司资源为孩子们带来了拥有电影元素的各种玩具,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通往学校的道路有近200米,坡陡路烂,一遇到下雨天,孩子们上学容易摔跤。为了让孩子们能安全到校上学,我积极向公司争取,硬化了通往学校的道路,确保孩子们上学安全。

利用网络“轻松筹”平台,我筹款4.8万元,利用暑假时间,将原本破旧的学校翻盖一新,洁白的墙壁、平整的地面、崭新的饮水机……彻底改善了孩子们上学的环境。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我深知,要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必须从孩子抓起。

沉下身子 拿出点子 干出样子

二龙场村基础设施欠账多,致贫原因复杂,生产发展后劲不足。村民们遇见我都会拍拍我的肩膀说:“我们二龙场脱贫就看你们的了”。每每听到这句话,我既感动也头痛,感动的是我们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头痛的是,如果村民都是“看你们”的想法,那上啥项目扶谁都没用。 
  
群众才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力量,只有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才能真正取得脱贫成效。刚开始,“好处大家得,要平分帮扶物资”“我是贫困户你就应该给我拿钱”、好吃懒做、不孝敬老人等思想严重。有的贫困户在城市有房屋,却故意将老人留在老家破屋里要求评贫困户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极大地阻碍了脱贫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专门开展了“习惯教育、风气教育、感恩教育、法纪教育、脱贫光荣的自尊教育”五大主题教育活动,历时4个月,通过召开群众大会、上门宣讲、身边典型教育、“四好星级户评选”等方式,教育引导村民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自立自强、讲卫生、养成好习惯,成效明显。现在,群众通过自己双手勤劳致富更加主动。

贫困户高海先,过去家里脏、乱、差,经过宣传教育,现在去他家,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连以前弄成一团的铺盖也折叠成了豆腐块。贫困户高林先一直不愿意脱贫,觉得贫穷“有钱赚”。经过宣传教育,现在他也主动外出务工,挣上了“硬气钱”。

群众观念的转变,主人翁意识的提升,大大激发了我们干事的动力,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通过“国家先建后补资金”“一事一议项目”“革命老区”等项目争取资金300余万元,修建了通村、通组、通户公路13.2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也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目前全村发展养殖大户6户;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青见300余亩。全村94户、282名贫困户全部入股合作社,当起了股东,通过大户、合作社带动的方式,实现了户户有带动扶持、有产业发展、有充足收入。

回首一年多的扶贫征程,有艰辛、有委屈、有泪水。但我很高兴,因为能有这样的机会能为贫困户做一些事儿;我很幸福,因为能有这样的机会能为贫困户做成一些事儿;我很骄傲,因为我还有这样的机会去做更多事儿。(供稿: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责编:陈晖)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