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数字党刊
党建数字云
党建展馆
公益广告
首页其他
久违了! 地道的曲艺音乐会 ——四川曲艺专场音乐会《蜀风曲韵》即将倾情上演
2017-09-05 10:26来源:四川党建网
四川党建全媒体记者 张微微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一城一味,一城一曲,一曲一个故事……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原创打造的四川曲艺专场音乐会《蜀风曲韵》将于9月7日晚在西南剧场上演,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民乐队将以老曲牌弹出新韵,用今天的旋律,诉说先辈的喜乐。

这是四川省曲艺研究院60年来第一次举行曲艺专场音乐会,也是首次将曲艺民乐队搬上舞台。

对于四川曲艺专场音乐会的打造,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院长沈军表示,曲艺音乐是曲艺艺术的重要部分,其发展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除了建设民乐队这样的核心力量,还要认识到根植于四川曲艺土壤才是创作的基础,符合时代特征、观众审美是曲艺音乐的发展活力。艺术传承不是将丰富的史料放在博物馆里,而是要在百姓中流传,让人民群众真正喜欢。所以,曲艺音乐的演奏不能完全以传统形式展现,没有活力、张力、震撼力,就没有了表现力和生命力。

正如沈军院长所说,首次亮相的四川曲艺专场音乐会《蜀风曲韵》可谓一台味道纯正、视听唯美的四川曲艺音乐盛宴,“川人有智慧,先辈开拓有功,以致四川曲艺品类繁盛;蜀地多俊杰,后人传承有志,因此四川曲艺后继有人……”音乐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为主题组织曲目,每首曲目创作均取自曲艺曲牌中的音乐元素。据悉,本次节目作曲就有老、中、青三代作曲家共同参与完成,风格不一,独具特色,正如音乐会曲目《师父》里象征的曲艺文化时代的传承。

本次舞台呈现上更打破以往乐员“只奏不言”的形式局限,让乐员和演员在演奏和演唱中实现互补。音乐会表现形式上取消了传统的主持人报幕模式,将捡场师这一幕后工种送入前台,让捡场和主持相结合,突出四川曲艺的民间性、娱乐性。舞美设计采用极简主义的写意表达方式,依托先进的舞台技术手段,于视觉空间中营造出空灵之感,化繁为简,白中着色,光影和谐,至情至极,不管是《剑门春意浓》里的融融春色,亦或是《春夜喜雨》的浓淡相宜,再或是《断桥》中的烟雨凄迷,都可以巧妙的在这个舞台空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音乐会最重要是音乐本质,此次更是打破常态,作曲家先创作音乐,台本写作、导演编排等都是后期为其量身打造。”省曲艺研究院民乐队队长潘薇介绍说,在节目《断桥》中,“人声”也将作为一种乐器融入乐队的演奏,同时扬琴的鼓、清音的唱腔等曲艺种类也将贯穿整场演出。因为曲艺音乐并不像曲艺里家喻户晓的说唱吟诵涉及之深,所以本次音乐会节目都在依托传统艺术的形式上,将曲艺音乐作为主体元素,通过器乐演奏,展示出四川曲艺的魅力,让更多观众接受。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5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