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扶贫攻坚应建立思想扶贫机制
2017-08-07 17:05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王德华 许星

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焦点逐步集中到深度贫困人口。尚未脱贫的人口中,致贫原因相对复杂,脱贫攻坚工作难度相对增大,尤其是部分贫困人员的“等、靠、要”思想,严重制约着他们脱贫的步伐。因此,要摆脱贫困,贫困人员的内在意志是决定性因素,扶贫必先扶志

正确认识贫困人员的思想状况,是扶志的前提。目前,我们所接触的贫困群众,那些在思想上不适应脱贫致富的表现主要是:缺乏“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观念,等靠要;缺乏创新意识,对于新技术新门路没有兴趣,也缺乏认识;缺乏法治意识,想咋个做就咋个做;狭隘自私,对社会、周围群众和管理者有偏见,有些还有较大抵触情绪,封闭自己,怨天尤人;只看见今天,缺乏长远眼光,吃完用完了事;有些人还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认为自己“命该如此”。这些状况我们应该正视、重视,因事制宜,对症下药,让他们首先从思想上摆脱贫困。解决好了这部分人员的思想觉悟、思想认识问题,才能提升农村整体法制水平、文明水平,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构建法治文明社会

夯实农村基层党支部,提高党员素质和技能,是扶志工作的基础。我们党有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的优良传统,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扶贫攻坚“火车头”的重任。党支部必须在教育、发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过程中更加有担当。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追求脱贫攻坚最佳效果,先要夯实基层党员这个基础。要在农村党员中实实在在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切实提高农村党员的党性修养、执行政策的水平、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把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当成自己分内的责任。要努力提高党员发展经济的意识、能力,增强生产、经营技能,使他们成为帮助贫困人员脱贫致富的行家里手。在此基础上,才能建设高素质的、富有战斗力的党组织,去实现扶贫攻坚的目标。

建立思想扶贫机制,是保持脱贫致富成效,提升农村整体文明程度的保证。帮助贫困人员具备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思想觉悟、认识能力,才能让他们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主动脱贫致富,保证脱贫效果的稳定性长期化,提高农村社会整体的文明水平。

把思想教育工作列入扶贫议程,贯穿于整个扶贫过程,直至贫困人员产生思想转变,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善于利用现有的党课、夜校、远程教育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从多侧面、多角度开展思想工作。党组织的活动,尽量吸收更多的积极分子参加,扩大传播面。

把思想教育融入生产活动,与各种农村产销协会、合作社、帮扶单位、农技专家、经营人员配合,各自承担一部分教育工作,做到思想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这样的工作方式最灵活,也易被群众接受。

思想教育工作是细致的工作,是长期的工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我们有高度的责任感,有帮扶贫困兄弟的宽厚爱心,有长期坚持不懈的耐力,于细微处见精神。思想工作是最难的工作,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我们要有坚定的信仰,有高远的见识,有实际的措施,有引导的功夫,面对不同的思想认识,都能条分缕析,就人、就事、就物说理,以小见大,正确导向,久久为功。(作者单位:绵阳日报社)(责编:陈晖)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