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2017-07-07 10:38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徐斌

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举措,必须坚定作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

党的政治路线决定组织路线,组织路线始终服务政治路线。组织工作也需要树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把握大势、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突出问题导向,做到靶向更明确、措施更精准、办法更管用、成效更明显,为“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选贤任能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不断催生各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四个不适应”,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改进、切实加以解决,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排好兵布好阵、调好兵遣好将。

突出专业化配备提供有效供给。各级各部门肩负的职责使命和目标任务不同,对班子配备的要求也不同,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县区、园区、部门、企业的发展定位,以专业化思维、专业化方式,甚至聘请第三方机构,逐一完善领导班子功能结构模型,实行对标管理;当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坚持以事择人,确保人岗相适、选好人用对人。

突出专业化培养扩大有效供给。一方面,围绕泸州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优势产业发展、自贸区建设等,选派30名干部到商务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等地挂职学习,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和熟悉跨境金融、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的专业人才和干部,扎实开展自贸区建设、脱贫攻坚等19个重点专题培训,实现学历能力“双提升”工程,提升各级干部的专业化素养;另一方面,加大干部上挂下派、双向挂职等力度,每年选派300名以上的优秀干部到中央部委和省级机关、“五个一线”挂职锻炼,在实践中增强干部的专业化本领,切实解决“万金油”干部多、专业化干部少的问题。

突出专业化考评减少无效供给。改进干部日常考核方式,加强与目督办、项目推进中心等部门的联系对接,及时掌握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和专业化素养;改进干部年终测评表一般看“德能勤绩廉”的情况,根据每名干部岗位特点、分管负责工作,增加专业化推进工作情况,通过考核测评全面了解干部的专业化能力本领,切实解决评价使用干部“翻简历”、勉强配的问题,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做到用人所长、用当其时。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强基固本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面临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分类施策、分类推进,增加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有效供给,实现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标准化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有效供给。针对农村基层、城市社区、产业园区、社会组织、国有企业、学校、党政机关等领域党的建设特点及党组织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既突出共性要求,又兼顾个性发展,制定“1+7”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重点从组织体系设置、班子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内组织生活、工作载体建设、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基本工作保障等7个领域、8个方面明确细化标准,彰显不同领域、不同党组织的特点,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

常态化提供党员学习教育有效供给。针对机关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农村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对学习教育的不同需求,积极改变过去党员学习教育读报纸、念文件等传统方式,探索创新党员学习教育模式,分类推出机关党员使用手机APP、离退休党员参加固定党日(学习日)、农村党员上“农民夜校”、流动党员建立党建微信群等学习教育模式,分类设置学习内容,既让形式易接受,又让内容合“胃口”,切实增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有形化提供党组织服务供给。根据不同基层党组织承担的服务功能,推行“服务清单+责任清单+时效清单”制度,采取网上办理、窗口一站式办理、上门代办等方式,把群众的实际需求变成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要求,实现群众需求的有效供给,树立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扎实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引导群众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步奔康,决不能“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聚智引才

发展的竞争、区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着眼于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紧扣发展大局,突出关键重点,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需求的有效供给。

围绕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供给。白酒、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大数据)、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是支撑泸州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立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编制《紧缺人才目录》 《人才工作白皮书》,制定《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实施细则》,在海内外设立一批人才工作站等,全力推进酒城人才新政“1+N”文件落地落实,聚集一批领军型、实用型人才,为加快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围绕脱贫攻坚提供人才供给。针对贫困地区人才短缺,尤其是农业科技、教育、卫生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空编率高的实际,制定脱贫攻坚农业农村人才、教育人才、卫生人才集聚工程实施细则,对引进或服务国定贫困县的人才,在安家补助、岗位激励、生活补助等方面予以更高标准激励;鼓励优秀退休教师、退休医卫人员到基层支教、支医,每年从市级部门和三个区选派医疗、教育、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等专业人才100名以上赴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开展援助服务,加大与职业院校、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力度,“订单式”培养人才,为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同步奔康提供人才支撑。

围绕人才需要提供服务供给。针对人才引进靠政策、比环境、看服务的实际,我们在人才政策、人才激励、人才服务等方面提出不搞“一刀切”,看学历但不唯学历、看职称但不唯职称,以能力和业绩为标尺唯才是举、招贤纳士;对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团队采取“一人一策”“一团一策”“一企一策”等形式灵活引进人才;在人才出入境、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社保结转、医疗体检、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等,充分体现对人才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需求,在全社会营造爱才识才用才、拴心留人的浓厚氛围。(作者系中共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编:史瑞)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