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牢树『四个意识』厚植扶贫情结 坚决有力打赢四川脱贫攻坚硬仗
2017-06-20 15:32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四川省扶贫移民局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安镇勇敢村新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扶贫部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截至去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贫困县从88个减至83个、贫困村从11501个减至9064个,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突出战略布局、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空前重视,特别是东明书记、尹力省长始终将脱贫攻坚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亲自挂帅出征、督战推进。全国第一个以省委全会形式专门部署,出台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颁布全国第一部贯穿精准扶贫理念的地方扶贫《条例》,并与我省扶贫开发《纲要》和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等10个专项方案,以及之后每年细化制定的若干实施方案,形成“3+10+N”组合拳。各地层层立下“军令状”,级级建立“作战室”,形成大干实干、不胜不休的决战态势。

突出党政主导、组织保障。从省到县建立起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分管脱贫攻坚。省市两级扶贫局长任同级政府副秘书长,88个贫困县扶贫局长任同级政府党组成员。各行业部门普遍建立专职领导、专职处室、专职团队和1名脱产扶贫人员“三专一脱”工作机构。省直部门抽派17名业务骨干充实到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贫困县扶贫机构全部单设,省市县三级扶贫机构新增领导职数84个、编制1058个。

突出精准施策、创新机制。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全省先后3次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建成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卷、省有库的“六有”大数据平台,贫困对象实现从“比较精准”到“基本精准”。创新驻村帮扶机制,实现所有贫困村都有1名联系领导、1个帮扶单位、1个驻村工作组、1名第一书记、1名农技员的“五个一”全覆盖。创新财政金融扶贫机制,全国首创贫困村产业扶持、教育救助、卫生救助、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四项扶贫基金”,建立“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四川模式。完善社会扶贫机制,首创无中介、直通车式的“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大型公益扶贫模式,创新实施省内经济较发达的7市35县对口帮扶藏区彝区45个贫困县的工作机制。

突出督导考评、压实责任。强化督导检查,2015年以来,省领导带队开展了7轮全覆盖调研督导,带动省直部门、市县同志深入160个县、11501个贫困村和所有贫困户督导帮扶。先后3次开展全省扶贫《条例》执法检查。启动集中整治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7个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工作。严格考核验收,先后5次召开全省性验收考核评估动员部署会,省市县三级抽派5万余名干部、700多名专家学者,逐村逐户验收考核评估,实行贫困退出达标行业认定机制,保证了脱贫质量。

突出统筹平衡、综合治贫。统筹片区内外脱贫攻坚,深入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持续推进“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和17条特殊政策,着力解决区域整体贫困。统筹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帮扶,在全国率先明确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全覆盖选派帮扶力量。统筹推进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在全省所有贫困村、非贫困村扎实推进“四好村”创建,首批已创建省级“四好村”1481个;在全省开办农民夜校2.38万所。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脱贫攻坚奋斗历程,我们实打实硬碰硬、一仗接着一仗打,全省脱贫攻坚呈现出“五级书记一起抓、全社会合力攻坚”的生动局面,脱贫效益立体显现,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明显改善。(责编:张微微)

编辑:黄薇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