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其他
巴中:“把改革政策落实到了我们心坎上”
2017-03-29 11:13来源:四川党建网
今年初,包括省委农工委、省委组织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试行意见》,将农村产改确定为农村改革硬仗。这项改革事关全省6000多万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社会治理和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记者在巴中市恩阳区调研了解到,在改革试点中,万寿村探索建立的“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农民承包土地股份合作制”、“资产收益扶持机制”三种机制,充分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向广大群众释放更多更好的改革红利。
         
图/文  四川党建全媒体记者  陈晖

“找到了,找到了!”3月23日,在巴中市恩阳区观音井镇万寿村一组,贫苦户马志芳边说便从屋里走到院中,小心翼翼地打开塑料袋给记者看两个红本子。“她家共有户籍人口两人,也有两份集体资产量化股份,去年集体财产分红情况为214X2(集体收入两份建档贫困户)+200(残联扶贫资金股份马志芳分红1股)+200(农机专合社贫困户保底分红)=828元……”观音井镇副镇长张刚明话音还未落,就听到马志芳纠正道:“不对,我是残疾贫困户,分了双股400元,总数应该是1028元。”一席话引得大家都笑了。“是嘛,我享受到党和国家、人民政府这么好的政策,应该实事求是。”74岁的马志芳认真地说。马志芳的邻居77岁的廖红元家有5口人,他说他家也分到了2100元,“这项政策真是做到我们的心坎上了。”

长寿村村主任王廷修给马志芳讲解集体经济相关政策

盘活家底:唤醒“沉睡”的资产

马志芳手中的红本子,是万寿村为村民发放的“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股权证显示集体资产量化时间是2016年4月22日,发证时间是2016年5月22日。

“今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喊响了,其中集体经济资产改革被纳入了专题。”巴中市农业局副局长刘中山感慨地说。

恩阳区抓住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机遇,以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探索。2014年,万寿村在全区率先开展了以农村集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要发展集体经济,首先要深度盘活资产。”恩阳区委城乡统筹办公室、农工委副主任母洪波介绍说,全区开展了新一轮集体资产清理,“唤醒”了闲置的土地、山地、林地、滩地、塘库、房屋等“沉睡”资产。

“我们村是一个农民仅靠传统种养业和外出务工养家糊口的贫困村。真没想到,通过清产核资,原来我们村身价也值5000多万元。”观音镇党委副书记兼万寿村党支部书记韩开林指着为全省发展集体经济现场会制作的展板给记者逐一算账:万寿村经营性资产账面应收款360895.59元,账面应付款205788.33元,账面余额155107.28元;非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9宗5638.2万元;资源性资产16宗,其中堰塘13处,水库1座,集体林地两处20亩。

“我们先行先试的一项创新就是把财政投入农业生产的发展资金25万元、扶贫专项资金118.4万元,也纳入到集体资产中,把上述所说的四项资产打捆进行股权量化,壮大实力。”张刚明介绍说。

股权量化:变资源资产为“活跃资本” 

“固化股民身份和固化股权份额是抓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两个关键,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决定了改革成功与否。”刘中山分析说。

 万寿村随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了《万寿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成员界定细则》,成立以村组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为主的万寿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组,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公认”的原则,到组到户对成员身份界定、核实、登记。通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万寿村原有农业人口1697人,增加婚迁成员20人,农转非成员29人,新生成员61人,减少(死亡)成员32人,基准日前享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1775人。“成员名单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布,由村民代表讨论表决通过后,将股民身份固化,编制万寿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花名册。”万寿村村主任王廷修说。

在万寿村试点中,根据村情,经群众讨论决定采取按照份额制方式量化股权,只设置成员股,实行“等额量化、固化份额、量化到人、颁证到户,可继承”的原则,实现了集体资产从“共同共有”向“按份共有”的转变。

“科学量化股权是我们推行改革的标尺。万寿村是贫困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在股权量化之所以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值’的份额制方式,建立与股权份额制相适应的股权固化管理制度,是为了实行股权量化到人、固化到户。”刘中山解释说,以户为单位‘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不因家庭成员户籍、人口发生变化而调整股权,可以让农民拥有长久稳定的集体资产收益权利,“这是我们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

马志芳们持有的《股权证》上明确了集体资产量化方式是份额制,并且汇总了村集体四项资产明细。“这让我们有了当家做主人的感觉。”王廷修由衷地说。

创新经营:“打捆经营”释放改革红利

本钱有了,怎么产生效益?

根据《四川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方案》,万寿村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建立与股份制产权管理相适应的法人主体,成立了万寿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由区农林局颁发了《巴中市恩阳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

“针对脱贫攻坚的实际情况,万寿村探索出资产收益扶持机制。”张刚明坦言,是现实条件催生了改革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实施路径。 

在改革试点中,万寿村探索建立的“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农民承包土地股份合作制”、“资产收益扶持机制”三种机制,充分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向广大群众释放更多更好的改革红利。

来自仪陇的游客在万寿村即将建成的景区玩耍

2015年,万寿村回乡创业人士张云生投资5800万元创办了巴中市三棵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变个体生产为“打捆经营”,万寿村183户农户将418.72亩承包土地入股到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将土地整体打包流转到公司,发展芦笋产业,实行租金保底、效益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收入从单一的“土地流转费收入”变为“土地流转费+务工收入+效益分红”三种收入,增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农民身份也由单一的“土地流出方”变为“土地流出方+产业工人+合作社股东”三种身份,获得了更多权益。

不仅如此,万寿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还同三棵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出资100万元和124万元,共同组建巴中市恩阳区万寿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按出资比例,采取股份制管理模式,三棵松公司占股55.4%,村集体占股44.6%,实行“按股分红、二次分利”的利益联结机制。

“我耕种一亩地可以获得40元钱。”万寿村四组的漆涛是合作社的拖拉机手,他说去年9-10月他先后外出耕种300亩地,获得了1.2万元的收入。

2016年农机服务专合社实现收入19.8万元,盈利38957元,其中,村集体实现股权收益17375元。虽然合作社仅仅成立5个多月,村集体收益还是按照村集体20%、贫困户30%、其他农户50%的比例进行了分配。马志芳得到的200元贫困户保底分红就来自合作社。

“不要小看这200元钱的意义。2016年万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3775元,人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4.7元,是恩阳区6元标准的4倍多。”刘中山分析说。

万寿村从两年前还是全区典型的无集体经济收入、集体资源缺乏、农民无固定的收入来源、无新居的“四无村”成为市级“四好村”,是恩阳区践行“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助推全域脱贫攻坚”思路的成功案例。

【记者观察】
在巴中市恩阳区调研时,记者发现全区发展村集体经济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表现在:其一,集体资产运营路径窄。全区集体经济收入的实现大多以资源性资产承包经营和少量的经营性资产租赁经营为主,资产运营路径窄。其二,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资格地位确认难。虽然试点村由区农林局出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明书》,但无法在工商部门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因而无进入市场的合法身份。对此,基层部门与群众都期待这些问题能够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
编辑:陈艾婧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