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剑指群众身边“微腐败”
2017-03-06 14:57
本刊记者 夏若云

“微腐败”如果不及时遏制,将会成为“大祸害”,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侵蚀党群干群关系,恶化党风政风。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亮剑,是对违纪违规干部的严肃惩处,也是对广大基层干部的有力警示。

“微腐败”大祸害

广安市广安区化龙乡芹菜村党支部原书记付达均等人套取土地补偿款问题。付达均伙同村委会主任张弥弛、村文书付茂善,以虚增公路维修费方式,套取土地补偿款6万余元并私分。3人在接受调查期间,订立攻守同盟,对抗组织审查。3人分别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涉嫌违法问题及款物一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苍溪县龙洞乡普济村党支部原书记彭祖华乱收费问题。彭祖华利用职务便利,在协助上级办理地质灾害避险户搬迁补助事务中,按每户2500元标准,向27户搬迁村民索取“工作经费”共计6.75万元并据为己有。彭祖华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司法机关已追究其刑事责任。

井研县高凤乡星星亮村村委会副主任杨长银虚报冒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问题。杨长银利用职务便利,虚报冒领已故村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1000元,用于个人开支。杨长银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所得被追缴。

近年来,我省各地查处的基层“微腐败”案例,既说明我省基层反腐成效显著,同时也折射出群众身边“微权力”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小村官大腐败,已成了当前最具离心力和杀伤力的腐败。”广安市纪委常委、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唐伦彪说。?

在省纪委十届六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今年要把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点放在“三农”和扶贫领域,严肃查处“小官大贪”、侵占挪用、克扣强占、欺压百姓等问题,对胆敢向扶贫、民生款物伸手和贪污挪用的彻查重处,绝不姑息。

把“微权力”关进“笼子”

“省纪委各督导组明确要求,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必须直面和重视。”一年来,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业主责,省、市、县、乡四级联动,以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为重点。

农村基层干部往往处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关键位置,把农村“微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尤其是建立完善公开透明机制,成为治理“微腐败”的首要问题。为了打造对“微权力”的常态化监督约束机制,全省各地实招频出。

针对村干部权力界定模糊、决策随意、监管薄弱等问题,雅安市雨城区对村级权力运行的依据、范围进行界定,梳理形成了《雨城区“阳光村务”微权清单五十条》等规章制度,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目前已在全区191个村全面推行。雨城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刘滟认为,这一方面晒出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权力,让村干部的“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效预防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同时方便了群众监督,提高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针对群众身边易发的“蝇贪蚁腐”问题,绵阳市游仙区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为突破,在报刊媒体、政务平台及办公场所公布权责清单、负面清单、权力运行流程图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为从根源上治理“微腐败”,成都市纪委下发《关于开展多元化组合式微权力治理试点工作的意见(试行)》,明确编制“微权力”清单、深化基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行基层“微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等六大类治理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要求。

打好防腐“廉洁针”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净化剂,基层反腐工作更是要打好防腐“廉洁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去年5月,全省预防腐败工作视频会议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强调,巩固和深化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成果,“惩”和“防”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要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严明纪律体现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函询,咬耳扯袖、红脸出汗。

去年,我省探索了“纪委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新路径,制发《关于加强舆论监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意见》,在省、市媒体开辟舆论监督专栏,推广全媒体“阳光问廉”。省、市、县三级媒体参与专项监督358次、明察暗访722次,发现问题962个、曝光381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基层防腐新路径。

“方镇长要嫁女,有些同志要结伴去赴宴。”去年10月,当新津县永商镇纪委干部获悉这个消息后,镇纪委对老干部方茂清进行了约谈提醒,指出婚宴可能出现违反“四风”问题和“借机敛财”问题,希望方茂清慎重考虑。方茂清听取了镇纪委的意见和建议,重新进行了申报,婚礼如期举办。

永商镇纪委认真排查廉政风险,深化源头治理,做到防查结合,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违纪行为,完善了基层典型案例“一案一整改”机制,这也是我省全面推进预防腐败工作向基层纵深发展的缩影。

凉山州建立州、县市、乡镇、村组“四级联动”的纪律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廉勤监督员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综合性监督检查,强化暗访抽查,增加对反映问题较多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暗访检查频率,增强监督检查的随机性。

巴州区探索“科技+”预腐模式,建立集纪检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于一体的“家家晓”信息公开监督平台,设立政策法规、惠农资金、政策解答、投诉举报、意见建议五大模块,监督内容涉及全区19个涉农部门6大类68个惠民项目,目前已有18个乡镇及一些重点项目村建有“家家晓”信息公开监督平台。

治“微腐”向扶贫领域延伸

既打“虎”又拍“蝇”,2016年,我省集中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省查处问题4065个、处分5349人,省纪委对问题反映较为集中的县(市、区)直接发函督办,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惩治基层腐败的高压态势初步显现。

据统计,全省纪检机关接受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数在2015年下降32.5%的基础上再下降14.5%。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指数达84.81,创历史新高。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省严肃查处群众身边“微腐败”,坚持把信访举报量下降作为检验工作成效、衡量群众获得感重要标准密不可分。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持续深入推进,脱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也在增加。在省纪委十届六次全会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强调,要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顽症痼疾,集中整治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纪违规问题,对于胆敢向扶贫等民生款物伸手的要坚决惩治、绝不手软。 (责编:刘艳梅) 

编辑:汪伦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