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激活”土地经营权的 彭山之“变”
2017-02-07 17:06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
【背景】

2016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扎实抓好全面深化改革,着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农业农村改革要深度谋变。怎样谋变?“抓住放活土地经营权这个‘牛鼻子’不动摇”是关键。省委早在2014年就提出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的农村改革主攻方向,变简单流转为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最终激活土地经营权这一核心要素。两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正确领导下,我省统筹整合各方力量,确保农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动摇、力量不分散,形成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工作合力。

 李勇军 本刊特约记者 邱文清   图/梁卫东

“农民怕业主‘跑路’,业主怕农民‘难缠’,政府怕无限‘兜底’”。这是当下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实际问题,农民、业主、政府各有各的担忧,各有各的难处。

农业农村改革如何深度谋变,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体系、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是解决之道。作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农村改革实验区”和全省唯一的“全国两权抵押速效贷款试点区”——眉山市彭山区近两年来以此为路径,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上取得了实效,趟出了一系列可复制的“彭山路径”。2017年1月中旬,记者对“彭山路径”的探索过程进行了梳理。

找准“痛点”——“四步流转”机制解决三方之忧

“土地流转给业主,由于市场或者天灾原因,最后垮台跑路的不是没有,农民就怕这个。”彭山区江口镇双合村支书徐建认为,农村现在多数人都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农村土地如果有人来流转当然最好,但能不能拿到钱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采取传统流转方式,需要挨家挨户谈价格、量面积、田边地角扯皮等都令业主头痛不已,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时间成本也浪费不少。如此一来,业主想要扩大规模,特别是牵涉跨村、跨镇租地的情况,更是越发困难。

“土地流转,其实政府是有压力的。”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副主任李国成告诉记者,如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业主经营不善无力支付租金的情况时,农民就会带着问题找政府。而传统流转方式中,政府会兜底,无限兜底势必会带来压力,同时,这也关乎民生利益,关乎基层稳定,是大事。

面对现实难题,彭山区经过先期深入走访调研,广泛倾听各方意见,采取先行先试的方法,积极探索“三级土地预推—平台公开交易—风险前置审查—出险应急处置”的土地流转“四步机制”。  

2015年初,彭山区由财政出资5000万元,成立国有正兴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运用市场化办法,收集全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并开展地块整合、包装推介和风险防控等业务。公司成为农民与业主间的“桥梁”,也是土地流转业务的“保姆”。目前,这个公司已建立起覆盖全区12个乡镇子公司、80个村组的服务站。

正兴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斌解释,“四步机制”就是土地通过村组、乡镇、公司预先整合包装,在专门的交易平台进行竞价,由政府部门对业主进行资质审查,出现风险由公司进行应急处理,从而实现了“业主少跑路、群众得实惠、政府服务更公益”,实现三方受益。

截至2016年12月底,该区实现集中流转土地面积14万亩、流转率高达58%。占地54平方公里的岷江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流转率更是高达95%。其中,全区1200多宗流转土地中,100亩以内的占40%,100亩—500亩的占50%,500亩以上的占10%。

“双权”抵押——唤醒沉睡资产激发农业活力

1月17日,绵绵细雨令人感觉寒冷刺骨,位于岷江现代农业园区彭山区域的四川明都花卉种植有限公司基地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现场负责人刘胜国介绍,公司种植的非洲菊在四川市场占比高达70%,以往从来没有贷过款融过资,但此次公司从第一产业的种植转向一三产融合的“凤鸣花谷”观光旅游体验农业项目,投资需求增加,不得不进行贷款融资。

其实,类似四川明都花卉种植有限公司等从事农业的业主,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农业产业投入大,见效周期长,畅通融资渠道,保证农业企业和业主资金链充盈是激发其活力、控制风险的必要条件。但长期以来,农业企业面临无抵押物等现实难题,导致金融机构不愿、不敢对其进行贷款。

为解决业主发展资金问题,彭山区稳妥推进包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房抵押贷款在内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试点工作。在2015年,彭山区就建立了1000万元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基金,并与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共同确定了农房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机具抵押、蔬菜大棚抵押、保险资金直贷等多个创新业务,有效确保了“两权”抵押贷款工作的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彭山区的“两权”抵押贷款总额已达到1.5亿多元。

得益于彭山区“两权”抵押融资贷款的成功试点,越来越多的农业业主及农民从中获益。“经过初步对接,我们能贷到300万元—500万元,这放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刘胜国介绍,相关机构通过对公司流转的700余亩土地经营权及基地已经投入的基础设施和农业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公司2017年至少能从金融机构贷款300万元,不仅融资额度较高,而且融资程序和手续也非常简便,效率大大提升。

为拓宽供需双方信息渠道,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盘活农村各种资产资源,彭山区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成立了由金融、财政、农业、林业、水务、国土、房管以及新型经营主体中的带头人等80人组成的全区首个农村产权价值评审专家库,形成了农村产权价值评审评估平台,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更加公正透明。业主和农户只需要在这里做个登记,明确抵押物、抵押方式,银行就会根据自身的产品需求,主动找到业主和农户对接,一个贷款十几天就可以办好了。

抱团取暖—— 家庭农场联盟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临近春节,记者在彭山区家庭农场联盟会直营店内看到,成堆的新鲜桔橙已经包装完毕,正在等待快递公司取货。该店负责人张玉宏介绍,联盟会成立半年来,虽然各项工作都还在起步中,但其中的效益和好处却已初显。

“目前,我们每天线上线下的交易额有5万元左右。”张玉宏坦言,总额虽然不大,但对于刚刚起步的联盟来说,已是一个不小的成绩。

“市场,市场,还是市场。”彭山区农村深改小组负责人、县委副书记郭红表示,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我们唯有与市场对接,农产品才会有销路,业主才会有收入,农业才会有转型升级的前提条件。然而,彭山区305个种植和养殖方面的家庭农场,他们虽然绝大多数都实现了规模经营,然而在销售环节却各自为阵,势单力薄形不成品牌和影响,更有甚者为了竞争而相互杀价。

“形成统一品牌,统一产品质量,规范市场价格,良性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源于这样的呼声,2016年6月8日,彭山区正式成立“眉山市彭山区家庭农场联盟会”,以“绿色、生态、品牌”将分散的生产、经营力量聚合,并邀请“褚橙”策划团队,打造了“彭山田野·礼”生态农产品品牌,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等专业经营性活动奠定了基础。305家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家庭农场走上了抱团发展、提标提质、对接市场、节支增效的抱团发展之路。

“以往我们自己销售,始终在担心价格波动,常常出现低价卖出后价格一涨再涨,或是高价时候等待观望,最终价格一落千丈,水果砸手里的情况。不能理性科学销售,也就做不到收益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彭山区乐谊家庭农场主费万平介绍,今年她将自家的3万斤春见通过联盟会来销售,家庭联盟统一采摘、包装,成本下降带来利润,关键是品牌价值上来了,“解决了我们规模不大、销售渠道不畅、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话语权、不能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等实际问题”。

张玉宏表示,不仅要让众多农业业主“抱团取暖”,联盟也会在入盟标准上设定门槛,倒逼家庭农场提高各自种养殖水平和质量,引导家庭农场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生态化、品牌化生产和经营的道路,实现信息共享,利益共得,每个农场都做大做强,增产增效的新目标。“把彭山区打造成响当当的成都平原大都市农产品‘中央厨房’。”张玉宏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观察

有序高效流转土地、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石。创新放活各类农村资产,使其进入市场交易变现,则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配套。过去几年时间里,彭山区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进程中打牢了基石,同时也细化了配套,使其成为在深化农村改革探索道路上的先行先试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彭山区始终将深化农村改革的眼光放得远一点,思考深一度,行动快一步。(责编:张微微)

编辑:sky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