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刊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四川党的建设
学习强国
首页
笔墨意趣入画帘
2016-12-01 14:59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农村版
本刊记者   陈 晖

“竹丝画帘的价值,就在于艺人精细的手工制作和画工。”广安市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竹丝画帘产业协会理事长陈美勰指着一幅画介绍道,过去依靠流水线生产画帘,产品质量不是很高。现在改为由单人包干纯手工完成整幅作品,“比起以往,现在的竹丝画帘无论是竹帘的编织、图案设计,还是作画的工艺都有很大提升,一些精品可以卖到上万元。”    

 在竹丝画帘展馆,几位绣娘正在竹帘上飞针走线、竹帘上新绣的熊猫或仕女栩栩如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竹丝画帘用的就是本地的慈竹,我们先将竹子拉成细如头发的竹丝作纬线,再用蚕丝作经线织成帘子,然后在竹帘上或画或绣花鸟人物、山水风景。”陈美勰介绍说。竹丝画帘最主要的特点是细如丝、密如绸、光泽如绢,融工艺和绘画于一体。“我专门研究过竹丝画帘的文化起源,可以上溯到汉代。”武胜县祖金竹丝画帘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祖金介绍说。

汉代是竹丝画帘起源的重要时期,据刘歆的《西京杂记》记载:“汉诸陵寝皆以竹为帘,皆为水纹及龙凤像。”北宋年间,竹丝画帘被列为皇家贡品,饮誉天下,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

“现代的‘竹丝画帘’起源于康乾盛世,为四川梁平(现为重庆市梁平县)画家方炳南所创,他将竹帘进行技术处理,将其漆成朱红色,中部堂心漆白,并在白色堂心上作画。”武胜县文广新局文化遗产保护股股长扬于丹介绍说。方炳南晚年曾任成都、重庆和梁平等地“劝工局”局长,培养了不少工艺人才,竹丝画帘也进入到了寻常百姓之家。

新中国成立后,在朱德、陈毅、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推动下,竹丝画帘成为国礼。1974年,邓小平出席联合国大会,将竹丝画帘带往大洋彼岸赠送外宾,大受欢迎。竹丝画帘由此大规模走向海外,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成为出口创汇的中国特产。

武胜的竹丝画帘国营工艺美术厂由唐友余(国画家,武胜人,画帘第一代传承人)担任负责人。改革开放后,企业改制为民办企业“飞龙工艺美术厂”,郑才贵(国画家,武胜县飞龙镇人,改制后承包经营,画帘第二代传承人)任厂长,产品销往全国及海外,并荣获多项荣誉。1998年武胜县飞龙镇被四川省评为省级特色文化乡镇;2000年又荣获文化部“全国民间艺术(竹丝画帘)之乡”称号,并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竹丝画帘)”。

陈美勰回忆说,14岁那年,厂长郑才贵见陈美勰确实喜欢竹丝画帘,便收她为徒,在假期教她做竹丝画帘。从此,陈美勰便与竹丝画帘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0年,因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出口锐减和人工工资大幅提高,竹丝画帘市级传承人郑才贵老人年事已高也被女儿接到北京生活,武胜最后一家竹丝画帘生产企业也关了门。同时期,成都大邑、南充、重庆等地的竹丝画帘企业也相继倒闭,竹丝画帘产业濒临消亡。

“这么好的一项传统工艺如果就这样失传,好可惜哟!”陈美勰对当时的状况记忆犹新。

近年来,武胜县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竹丝画帘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这让陈美勰感到十分欣慰。2013年,响应政府号召,陈美勰和丈夫许祖金毅然辞去工作,重新创业制作竹丝画帘。

夫妻俩四处走访,请回30多位老艺人,成立了竹丝画帘专业合作社,让竹丝画帘在武胜这片沃土重生。他们也成为竹丝画帘的第三代传承人。为了提高工人技艺,陈美勰还专程邀请年过七旬的“祖师爷”陈锡邦出山,严把产品质量关。

 2013年10月,卢山村竹丝画帘馆正式开馆。合作社成立短短一年时间,竹丝画帘产值超过了400万元。“现在,光我们飞龙镇就有300多人从事竹丝画帘生产,除了竹丝画帘馆里专职的绣娘,镇上还有几十名绣娘,农闲时为展馆刺绣。”40多岁的村民文小琴告诉记者,做“绣娘”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

在四川创意农业精品展上,竹丝画帘作品“国宝”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金奖,这让陈美勰和许祖金深受鼓舞。“尽管通过个人抵押房产、滚动发展等方式我们先后投入了700多万元,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我们还是想挽救这项民间艺术,并且用画帘产业来带动全村乃至整个示范区创意产业的发展,相信未来画帘一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许祖金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为广安市小平纪念馆设立竹丝画帘销售点办理各种手续,“虽然程序复杂,但在目前销售下滑的时候增加一些份额总是好的”。

扬于丹表示,虽然由于文化部暂停了非遗项目逐级申报,竹丝画帘申报省级非遗项目受阻,而且市级传承人郑才贵事实上不再传承却占有传承人名额,但是近期他们将会为陈美勰、许祖金夫妇申报县级传承人,以支持他们对非遗项目的传承。
 
责编:冯雅可
编辑:陈艾婧
扫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09601号-3  © 1958-2024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川)字第02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120190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99号